吳用的計策成功了,在他的策劃下,晁蓋、公孫勝、劉唐等人在黃泥岡,利用白勝賣酒的機會,麻翻了楊志和挑着擔子的軍士。楊志苦心押送的價值十萬貫的生辰綱,就此被劫。當晁蓋等人歡喜而去時,楊志等人還沒醒呢。

等楊志醒過來時,他失落到了極點。這個時候,他想法十分極端,直接想自殺。

“如今閃得俺有家難奔,有國難投,待走那裏去?不如就這岡子上尋個死處!”撩衣破步,望黃泥岡下便跳。

所幸,楊志在臨死前醒悟了。他沒有自殺,認爲死了就啥也沒了,不如先活下去。可是,這裏有一點讓人難以明白,就是楊志的選擇問題。

按理說,生辰綱是梁中書給老丈人蔡京送的禮物,只是梁中書的私事,不在楊志提轄職責範圍之內。楊志丟了生辰綱,爲什麼會極端到自殺呢?爲什麼他丟了花石綱敢逃跑,丟了生辰綱卻嚇得自殺呢?

其實,在我看來這個問題不難回答,我們只要聯繫楊志家庭和他前半生的經歷來看,就能明白他那時候的心情。

楊志是楊家將後人,楊令公嫡孫(注意這個孫不是孫子,而是泛指孫子以後的輩分)。楊家將早年非常風光,報國邊疆,人人敬仰。但是等到楊志這一輩時,楊家已經沒落,楊志家庭也非常貧窮,他早年流落到關西,在那裏長大,所以才一口一個“灑家”。(宋元時,關西一帶的人自稱灑家)

因爲祖上十分光榮,所以楊志有個心願,能做大官,能爲國立功,這樣就能官光宗耀祖,恢復祖上榮耀。

爲此,楊志十分努力,年紀輕輕就中了武舉,並且官至殿司制使。後來,宋徽宗愛上了石頭,朱勔等人奸臣爲了迎合徽宗皇帝,派人四處蒐羅奇石,楊志等十位制使官就負責押送石頭。可惜,楊志時運不濟,其他九位制使官都很順利,偏偏他過黃河時遇到了風浪,結果石頭落入黃河中。

楊志害怕回去被罰,所以乾脆逃跑了。後來皇帝大赦天下,楊志的罪過被赦免。爲了做官,楊志弄了一擔子錢物,到東京去賄賂高俅,準備花錢買官做。爲了見到高俅,他花了很多錢打點關係,疏通上下,錢花得差不多了才見到高俅。高俅也不願意給他官做,反而把楊志臭罵一頓。

錢花完了,沒做上官,還被臭罵,楊志別提多鬱悶了。

日子還得繼續,楊志不得已,打算賣掉家傳寶刀,換點盤纏用。偌大的東京城裏,楊志抱着刀,四處吆喝轉悠。沒毛大蟲牛二來了,楊志以爲遇到了買家,可惜牛二不僅不買,反而糾纏無賴,強行要刀,還逼着楊志殺人,證明“殺人刀上沒血”。楊志本就鬱悶,這下更來氣,一怒之下,他殺了牛二。

本來做不了官,至少還是個清白人。這下可好,做不了清白之人,還成了罪犯,刺配大名府。那種鬱悶和痛苦,一般人很難理解。

當楊志以爲就此要成犯人時,希望出現了。梁中書得知他中過武舉,做過殿司制使官,有心提拔他。經過校武場和周瑾、索超的比武,楊志一勝一平,梁中書大喜,於是提拔楊志做了提轄官。

楊志感恩戴德,小心做事。很快,他被梁中書派去押送生辰綱。如果能夠成功,楊志肯定還會被提拔,這樣,一步步就能做大官,光宗耀祖。

新的希望出現了,楊志很努力,很用心。但是,楊志萬萬想不到,黃泥岡一桶酒,自己就被藥暈了。生辰綱被劫,不僅僅意味着沒完成任務,還意味着楊志前程毀了。

我們梳理一下楊志的經歷:家族沒落,努力中舉,做官,丟失花石綱,失敗一;無官,花錢買官,失敗二;一無所有,鬥殺牛二,成了犯人,失敗三;提拔做提轄,押送生辰綱,丟失生辰綱,失敗四。

每次都是剛有點希望,就又變成了失望。如此反覆四次,任誰恐怕也受不了,即便放在今天,一箇中年人連續四次做生意失敗,恐怕也會崩潰。事實上,即便臨死醒悟,楊志其實還是心如死灰。

(楊志)尋思道:“爹孃生下灑家,堂堂一表,凜凜一軀,自小學成十八般武藝在身,終不成只這般休了!比及今日尋個死處,不如日後等他拿得着時,卻再理會。”

楊志那時也沒想過“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更沒想過“落草受招安”,反而覺得以後還會被抓到,等被抓了再說。這種心理,其實還是“破罐子破摔”的感覺,連僥倖心都沒有了。

所以,楊志之所以要自殺,就在於他多次失敗,希望破滅。若不是後來遇到曹正和魯智深,楊志恐怕還不會落草,而只是逃亡江湖。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十萬貫生辰綱本就是鉅款,又關係到梁中書和太師蔡京。楊志丟了生辰綱,無論如何都不能自保。再加上老督管等人添油加醋,楊志百口莫辯,回去也只能一死。原著中,梁中書聽了老督管等人的污衊話後,一點不懷疑,反而要說“我若拿住他時,碎屍萬段”。

可見,丟失生辰綱是要命的事,楊志瞭解這一點。

還有一種解讀,我認爲更好一些。

押送花石綱是替皇帝辦事,而押送生辰綱是給梁中書、蔡京辦事。給皇帝辦事辦砸了,楊志不怕,後來還赦免了,可見皇帝不可怕;而給蔡京梁中書辦事,同樣辦砸了楊志卻嚇得自殺,這說明什麼?說明某種程度上,奸臣比皇帝還可怕。這不正說明當時的官府可怕嗎?

總之一句話:楊志之所以想自殺,是因爲他自認爲無路可退,毫無希望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