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友手札 普通心理諮詢師

之前在當地的服務大廳辦事兒的時候,恰好一對夫妻正在辦理離婚手續。當然了,這跟我並沒有什麼關係,只是男方當時說的一句話我記得特別清楚,就是“你不是我們,不知道我們相處起來有多難受”。

我想他之所以這麼說,肯定是基於兩個人曾經有過太多激烈爭吵,以及現在兩個人互不說話只想早些“分開”的共同訴求;同時也大概率是在工作人員的好言相勸之下,才這麼說的。

好心人確實很多,但基本上每個人都忽略了,中國式婚姻中的雙方往往都是在傷害存續了很久之後,才產生了那麼一丟丟的勇氣去選擇辦理離婚,這自然不是旁人隨便幾句話就能勸好的。

當然了,因爲爭吵、持續爭吵而分道揚鑣的例子,並不是只侷限於情感與婚姻範疇,在家庭、社交、工作上也普遍存在。就好比,希望得到理解和支持的孩子,在父母持續的控制下,不得已只能離家出走、本來挺好的朋友,因爲對方並沒有誇讚自己的偶像而變爲陌路、工作的同事因爲意見不合而大打出手……

而類似的情況我想你已經經歷、見證過很多次了,並且可能因爲這些經歷與見證開始逐漸認同“出現爭吵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人啊,還是要多和三觀一致的人一起”、“圈子不同不要硬容”、“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等想法。

不可否認的是,吵架確實是正常的,後面這些觀點也具有一定的道理,同時它們也確實在現實生活中存在、確實有一些事情是按照這個規律發展的。

但在這裏我覺得其實有兩個比較重要的問題,第一個呢,就是當我們越來越認同這些想法的時候,我們就會使用這些想法約束自己、使用這些想法看待當下的生活,並越來越要求他人、外界適應我們,那我們便會因此失去適應性;第二個呢,則是我們對這些的認同,會讓我們活在“吵架不是一件好事”、“這些就是唯一規律”、“事物只按照這個規律發展”的狀態裏,會自然忽略同時存在的“我們也可以去適應他人”、“吵架並不是壞事”等客觀事實。

不過,可能你覺得這並不是什麼大問題。但試想一下,在自己越來越覺得吵架是件壞事、越來越要求外界和他人適應我們的時候,外界與他人真的能適應我們嗎?

雖然看起來,只要我們和三觀一致的人在一起就不會鬧太大的矛盾,可問題是,我們也從來沒有想過去調整自己的三觀,讓自己的三觀能夠與更多人一致、被更多人接納,以及更容易被接納,那在外界與他人不可能絕對適應我們、我們的三觀也特別具備“個人特色”的時候,接下來會出現什麼呢?

這時候可能你會想到諸如越來越孤獨、越來越失望、越來越焦慮等答案。我也覺得這些會出現,不過在這裏探討的不是“會出現什麼”,而是“如果萬物皆可利於我們成長,那吵架爲何不能,以及我們如何利用吵架成長”。

“吵架會帶來很多難受”、“誰想吵架啊”、“吵架代表着兩個人不合適”等想法,可能這會正在你的腦海裏盤旋。

我覺得這些想法描述的都是客觀事實,因爲吵架確實會帶來難受、確實代表了兩個人在精神和思想層面存在差距,以及確實沒有人想要吵架。

那麼由此,我們其實已經窺探到了“吵架爲何不能助力我們成長”的一角,那就是,我們可能習慣性的想要避開難受和衝突,希望自己的生活、與他人的關係總是和諧的、能滿足自己期待的。

但看到這些其實還不夠深入,還應該稍微再增加一些思考。

小時候我們是脆弱、缺乏生存能力的,一些很小的衝突就可能威脅到我們,所以我們會本能的逃避它們。這便帶來了我們在潛意識層面對具備“利己”屬性東西的追求,比如外界的保護、父母的愛、身邊人對自己的關注與滿足等。但是當時的我們並不知道自己具有這樣深層次的訴求,只會以“我有什麼樣的感受”、“我是否開心”、“我的訴求有沒有被滿足”等標準來評判自己和當下。那麼由此誕生出“舒適都是好的,難受都是不好的”這樣的認知也並不奇怪。

當然了,難受不帶來不好的體驗,也就不叫難受了。只是在我們越來越認識到“難受的產生其實和我們自身有非常緊密的關係,甚至我們單方面就能決定哪些帶來難受,哪些帶來舒適”的時候,也就代表着“事物本身是沒有屬性的,是我們賦予了事物屬性,並且被自己賦予給事物的屬性影響”,就好比,在我窮困的時候,我給心愛的人送的定情信物可能僅僅只是自己手工做的東西,這在其他人眼裏頂多算個裝飾品,可我的愛人卻會視之爲珍寶。

那麼,既然“難受與否”由我們決定、我們也受“賦予它們的意義”影響,“吵架”就未必會帶來難受、“吵架”也就未必會讓兩個人的關係惡化。

當然,我不知道你怎麼看待這與一般觀念不同的說法,但從我的角度,我覺得這其實代表着我可以對自己、對自己的人生有更強的掌控力,可以通過一些調整來讓我不再對一些東西感到難受、我的社交和情感關係可以更穩定的發展,由此我覺得這其實挺好的。

所以,我們再一起往下面看看吧。

在我已經對某些事情貼上“好”、“挺好”、“喜”等標籤之後,如果生活中出現了這些事情,那相應的標籤就會觸發相應的感受,就比如我很期待、很想要、很想得到一些東西,那麼爲了有更多動力追逐這些,我們便在追逐的過程中給它們貼上標籤,標籤帶來了東西,最終在期待兌現的時候標籤也觸發了好的感受;

如果是一些新接觸的事情,那在我看到其中一些“已經被貼上積極標籤的因素”後,我也會感覺很好,就比如社會文化和輿論氛圍對愛情的烘托帶給了我們一些影響,而當我們初次進入一段感情時,這些影響就會悄悄誘發更多的東西;

如果是已經經歷過的事情,我們往往習慣性的將事情與曾經的經歷聯繫在一起,從而認爲曾經的感受這次也大概率出現,就比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被天蠍男傷害過,就會一直避開天蠍男。

那麼這三種模式其實代表着:我們已經將“吵架”歸類爲“不好”的,所以會努力避開;身邊的人、社會的主流氛圍都在告訴我“吵架”是不好的,所以我努力避開;我的實際的經歷告訴我,吵架是不好的,那我自然會努力避開。

但就像前面提到的,我們這時候並不能看到一些深層次的東西,僅僅是以“我的感受如何”、“我是否開心”等爲判斷標準,並且也還是服從於趨利避害的本能、繼續延續由父母寵愛帶來的“世界應該圍着我轉”這樣的認識。

那麼,自然看不到“在我有一定能力之後,要從‘爭吵’學到一些東西”、“人只有在爭吵的時候,纔會展現出相對真實一面”、“我持續避開‘不好的’,也使自己缺乏對‘不好’的耐受性,所以一有不好的,我就必須逃離”等信息和問題。

可我們能避開所有不好、所有難受、所有不如意嗎?如果不能,而我們又活在這樣的狀態裏,持續的逃避苦痛與衝突,那自然不是一件好事。

沒錯。我耐受不了痛苦,所以在爭吵時和爭吵之後,我的感受只會是不好的,並且可能越來越不好、我面對不了衝突,所以爭吵對我而言不是爭吵,而是對我的攻擊,那我自然要奮起反擊,去保護自己、保護自己的世界。

而這樣下去會獲得什麼呢?

爭吵被我貼上了“不好”的標籤——不好的標籤誘發難受——對難受的耐受性很差,所以因爲“難受”而出現的難受便越來越多——內心壓力增加、想要反擊的慾望增加——爭吵持續升級——爭吵停不下來——爭吵由語言層面上升到行爲層面——互相傷害

這樣的過程對於耐受性很差、對美好十分執着又期待過高的朋友來說,經歷一次就要脫層皮,那多次經歷之後,爲了不讓自己再這麼難受而選擇分開,便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但我們只能這樣嗎?

而說到這裏關於“怎麼做”也有了一些眉目,畢竟,既然標籤是我們貼上去的,我們就能夠將其摘下來或者貼新標籤、對難受的耐受性是可以提高的,同時也可以提高自我調節的能力、反擊在內心壓力逐漸減少和新標籤的作用下也會減少,由此我們就不會出現太多的負面情緒。當我們不被情緒束縛的時候,就不會總陷入內耗和想要“找回場子”的衝動中,就能試着冷靜的去看待吵架本身、吵架時的自己和對方,以及其中那些被我們忽略的東西。而有了新的收穫,吵架便不再只是“帶來難受”。基於這樣的經歷,吵架在我們內心中的定義也會自然豐富,並且因爲新標籤和實際經歷之間產生了聯繫,我們便會擺脫“明知道‘吵架’也有好的一面(新標籤),但依舊不能面對(缺乏相應經歷支持)”的狀況裏。

所以,如果你想要加速這個過程,可以由自己嘗試消化自己的情緒、告訴自己“吵架”也有積極的一面,以及試着看到“吵架過程中”展現出的自己忽略掉的東西這三個方面開始,去做一些努力。

當然,在此之前,可能你也需要一段時間和自己內心中已經存在的刻板印象有一段博弈,但我覺得“看進去這篇文章”這個行爲本身,便是認知改變的一個開始。

感謝朋友你的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