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馮小剛變了。

而且變化還挺大的。

從兩件事可以看出。

一件,新戲開機了,竟然是一部網劇。

還是他此前從未涉獵過的都市女性題材。

放在兩年前,不可能想象,馮小剛作爲內地一線導演,會跑去拍網劇的。

早在1997年,馮小剛拍完《月亮背面》之後,就再也沒有拍過劇了。那一年,他還拍了《甲方乙方》,奪得了中國電影年度票房冠軍,之後,就不混電視圈了。

另一件是,爲傳奇遊戲代言,甚至還爲它拍攝了一支TVC。

有人開玩笑的說,這側面說明今年電影行業不景氣,遊戲行業是在幫影視行業過2020年的難關,不挺正能量的嘛。

這事的荒誕在於,馮小剛之前給人的印象都是天懟地、牛氣哄哄的京圈老炮,怎麼可能爲了錢而降格,那一定是傳奇給出了他無法拒絕的價格。

直到我看了他拍的TVC(抖音天天推,想不看還挺難的),才發現,原來他借這支視頻來緬懷過去,給自己立flag。

不信,讓我來拆解。

整支TVC長4分鐘,馮小剛採用了一鏡到底的拍攝手法,轉換了多個場景和多個時空,其中推了兩次門。

每一次,都是他的人生裂變

第一次推開門,從廝殺的道場,到市井的娛樂場。

你或許不知道,馮小剛在拍攝市井娛樂片成名之前,拍的是現實主義題材。

第一次獨立執導的電影,就是悲情色彩的《永失我愛》。

接着連續執導了兩部電視劇《情殤》和《一地雞毛》,視角也都頗爲辛辣。

《一地雞毛》中的陳道明

好在,這三部作品都順利播出了。

但接下來的《過着狼狽不堪的生活》開機僅10天,就被緊急叫停

原因是「暴露醜惡而不鞭撻醜惡,有違社會公認道德標準的價值觀念」。

馮小剛在韓三平的辦公室裏苦苦哀求,韓三平只是告訴他:

「改也沒用,這片子你們拍不成,趕緊回去吧。」

當天晚上,馮小剛讓美工組拆除了所有佈景,自己喝得爛醉。

那天正好是1996年4月1日,愚人節。

事兒還沒完。

緊接着馮小剛執導的電視劇《月亮背面》,以及他主演的《我是你爸爸》也遭到封殺

馮小剛在《月亮背面》拍攝現場

600萬元投資打了水漂。

那是馮小剛最灰暗的日子,無戲可拍,前途渺茫。

關鍵時刻,還是韓三平拉了他一把。

讓他拍一部喜劇片救市。

對於這部電影,投資方提了八個字的要求: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馮小剛着手開拍《比火還熱的心》,改編自王朔的小說《你不是一個俗人》。後來投資方給電影改名爲《甲方乙方》

接下去發生的事,我們都很熟悉了。

作爲內地第一部賀歲電影,《甲方乙方》獲得了3000萬元的票房,成爲年度票房冠軍。

電影結尾留下了一句經典臺詞:「1997年過去了,我很懷念它。」

也正是從1997年起,國產電影進入「賀歲片」時代。

但,這裏面有個小插曲。

就像很多成功故事那樣:馮小剛成功了,卻和朋友反目成仇。

當初在發行《甲方乙方》時,馮小剛怕被王朔「連累」,因爲學界聲討王朔「流氓文學」的呼聲不斷,所以他在編劇一欄只署了自己的名字。

這件事也成了馮小剛的一個心結。

後來在自傳《我把青春獻給你》中又一次註明:我向讀者鄭重申明,電影《甲方乙方》改編自王朔小說。

《甲方乙方》之後,馮小剛繼續將娛樂片進行到底。

1998年帶來第二部賀歲片《不見不散》。

收穫了4300萬的全國票房,毫無懸念地成爲當年票房冠軍。

1999年,馮小剛遇到了王中軍。

背靠着華誼兄弟,取得了商業上的進一步飛躍。

這一年的賀歲片《沒完沒了》,片中植入了大量的廣告,還沒上映,就已收回了一大筆錢。

最終拿下3300萬元票房,位列內地票房排行榜第二。

隨着跨世紀賀歲三部曲相繼推出,千禧年前後的這段時間,對馮小剛來說,無疑是一場美夢。

馮氏喜劇,賀歲先鋒,他成功混成了京圈大佬。

第二次推開門,從娛樂場,到衚衕口。

從熱鬧到了清冷,從幽默到了懷舊。

近年來,馮小剛開始放棄擅長的喜劇,轉而拍攝《芳華》這樣懷舊而沉重的題材,他又回到了他想表達的現實主義。

這種端倪,最早出現在2004年。

此前,他已經拍了5部賀歲喜劇,部部大賣。

但這些電影,風格大同小異。

無不是調侃、諷刺、苦中作樂。

拍多了,馮小剛也膩了。

於是就有了《天下無賊》

這片的出現,標誌着馮小剛從馮氏喜劇向類型片的轉變。

打破了賀歲片閤家歡、大團圓的套路。

而且他在演員的選擇上也更開放,爲的是打破地域限制。

既有港臺和內地大牌演員,還發掘出了王寶強這個新人。

這部電影擺脫了過往馮氏喜劇「南冷北熱」的短板,真正走向了全國。

一句「黎叔很生氣,後果很嚴重」,更是成爲年度流行語。

馮小剛可以用喜劇在市場上呼風喚雨,也可以用悲劇來延展個人情懷。

透過他的賀歲片,甚至可以窺見新世紀前後中國社會的變革。

那是屬於他的時代。

證明他是最具票房號召力導演的作品,要數《集結號》。

這片打破了人們對馮小剛所有的固有印象,沒有任何馮氏喜劇的痕跡。

啓用當時完全沒有名氣的張涵予作爲主演,竟成了年度國產電影票房冠軍,觀衆完全就是衝着馮小剛的名字去的。

票房,口碑,獎項,《集結號》都有了。

從那之後,馮小剛徹底自信了。

接連拍攝了兩部宏大的歷史題材電影,《唐山大地震》和《1942》。

馮小剛說:「現在拍電影,動機非常純潔,不再爲錢拍戲了。」

那種狀態,彷彿回到了他在拍攝《過着狼狽不堪的生活》的時候。

願景很美好,可現實卻給了他當頭一棒。

投資了2.1億元的《1942》,在票房上遭遇了滑鐵盧

可以說是馮小剛生涯最慘烈的一役。

爲了還人情、補虧空,他和王朔冰釋前嫌,聯手一部《私人訂製》。

最終票房7.17億元,創了他的生涯新高。

馮小剛當時的困惑是,「我隨隨便便拍一部電影就賣錢,我認認真真拍一部電影就不賣錢。」

《私人訂製》後,馮小剛沉寂了很長時間。

2015年的時候他在微博上說:

「我不願意妥協了,因爲時間。」

不願妥協的馮小剛,再次迴歸是2016年的《我不是潘金蓮》。

然後是2017年的《芳華》。

迴歸文藝片,重現了那段跳貼面舞的文工團歲月。

《芳華》之後,又拍了一部文藝片《只有芸知道》。

這次不是獻給自己,而是獻給曾經的老友,紀念一段相濡以沫的愛情。

向來張揚的馮小剛,近來很低調。

許久未在公衆面前發聲,迴歸就拍攝了這支TVC。

他想表達的,其實就在這裏。

「一鏡到底」的形式,就像一場人生,回顧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片中出現了兩次推門的動作,三次時空的轉換。

這正對應着馮小剛的三次轉變。

第一次轉換:從廝殺的道場,到市井的娛樂場。

對應着賀歲片時代的開啓,他脫離了自己曾經並肩的兄弟,隻身一人進入名利場拼殺。

後來他在《非誠勿擾》中,也表達了這種轉變的感觸:

「最好的那幾個都各奔東西了,有時候真想你們,心裏覺得特別孤獨。」

第二次轉變:從熱鬧的娛樂場,到冷清的衚衕口。

對應着賀歲片時代的結束,馮小剛厭倦了喜劇片的歡騰,一連拍攝了幾部懷舊而沉重的電影。

就像他在拍攝《芳華》時所說的:「我們不能老是重複,不能老是靠着過去的經驗做安全的事。」

第三次轉變:從夢幻的衚衕口,回到現實的演播室。

如夢初醒。

他從90年代初的現實主義墳場走進浮華的名利場,二十餘年後,又回到了起點。

他在短片裏說道:

「2001年過去了,我很懷念它。」

這句臺詞復刻了《甲方乙方》裏的經典臺詞。

只是將時間從「1997年」換成了「2001年」。

2001年,很特別。

這一年,馮小剛拍攝了《大腕》,獲得百花獎最佳電影,他的賀歲片除了獲得市場的認可也獲得了獎項的認可。

這一年,傳奇誕生,成爲風靡一代人的遊戲。或許馮小剛就是用這支TVC,說出了他和他的傳奇。

的確,馮小剛變了,還有,時代也變了。

人會變,時代會變,而有些東西是不會變的

回到開頭的一句話——

「馮小剛變了嗎?」

變老了,也變得圓滑了。

但仔細看,會發現,通過兩次變化,又變回來了。

他又想拍自己想拍的東西。

姜文曾這麼評價馮小剛:

「導演拍的東西是葡萄,電影應該是葡萄酒。小剛啊,你不能僅僅滿足於做一杯又一杯的鮮榨葡萄汁。」

在拍完《集結號》之後,馮小剛他認爲《集結號》應該是杯酒了。

最早期,他是想釀酒但是釀不成;

後來葡萄汁榨多了自個兒也反感;

現在的馮小剛,已經無所謂是酒還是葡萄汁了,他只想盯着眼前的這串葡萄。

因爲不管是紅酒,葡萄汁,還是葡萄,也無所謂電影、電視劇,還是遊戲。

能夠表達自己想表達的,就夠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