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幾檔說唱音樂綜藝節目連年的推波助瀾下,HipHop文化在最近幾年成爲了人們熱議的話題。一間市井小店可以因播放嘻哈音樂,秒變時尚小型音樂展演空間,這正是嘻哈文化迅速滲透至中國普通人生活的縮影。

與此同時,說唱音樂的價值似乎在一夜之間被大衆重新認知,數量空前觀衆被這種文化俘獲,成爲了“新晉嘻哈粉”。

幾年間,這些“嘻哈粉”們在不同的平臺大量輸出觀點,但擁有同一個統稱的他們,卻出現了嚴重的內部分化,有的甚至完全對立。今天,我們就爲大家來盤點一下這些形形色色的“嘻哈粉” 。

打開各大說唱資訊博主,但凡是提到有爭議的說唱歌手,就少不了“背祖訓粉”。這種粉絲的顯著特徵是:沒有思考能力,甚至沒有語言能力,只有Ctrl+C和Ctrl+V的能力,拾人牙慧是他們最愛做的事情。

這種沒有思考和判斷能力的粉絲,往往能做出最搞笑的事情:如果同一個人在更高兄弟的微博下面刷“海爾妹妹”、又在大傻的微博下面刷“兄弟們上”,那他顯然就是個純粹的“背祖訓”愛好者,他壓根不知道Beef這回事兒。

曾經Diss PG One的輝子也受到了這個待遇,PG One的粉絲對他展開了曠日持久的“背祖訓”,內容多來自《輝飛湮滅》。同樣,躋身主流的GAI也沒能逃脫被跟風背祖訓的命運。

時至今日,GAI依然是最受背祖訓粉青睞的說唱歌手。他被攻擊得可能不像輝子那樣頻繁,但“Gay爺只打字”、“殼,我就是這麼真”仍舊是能輕鬆高讚的熱門詞彙。

跟風粉哪兒都有,說唱圈的特別多。很多人可能都聽到過這樣一句話:聽民謠和嘻哈是同一批人。雖然這句話已經被說爛了,但招不在新,管用就行。跟風粉越來越顯示出其“水能覆舟”的一面。這就使得說唱產業上下游都試着做出調整,避免自己成爲那個被“城門失火”殃及的池魚。

抖音作爲時下最火的短視頻平臺,使得不少領域蓬勃發展。說唱音樂人們也愈發倚重抖音,通過抖音打歌、進行可視化宣發也已成爲趨勢。其中,很多rapper都願意把自己的歌傳到抖音上讓大家作bgm使用。而這也使得“跟風粉”們大量出現。

對於抖音熱歌的忠實愛好者來說,他們對說唱的瞭解就是“她會跟我分手然後say nono,我也不會在意還會點coco”、我當吳亦凡,你當鹿晗”、“I'm 賣保險 I'm interesting”、“我是上!學!威!龍!”......一年前討厭聽的《flexing so hard》突然在抖音上大火,跟風粉們就都開始賣保險,一邊賣一邊推銷,來彰顯自己“緊跟嘻哈潮流”。

最喜歡玩爛梗的,也當屬跟風粉們,法老就是其中的受害典型。從最早的“法老抄襲殺人狂魔鼠尾草”、“砍死法老”,再到“活死人解散”、“法老暗戀馬思唯”,再到“保安”、“法老=楊和蘇”……法老的微博評論區和網易雲評論區,永遠都在有人玩爛梗。而要問這些人聽過多少法老的作品,可能都不超過10首。

說到法老,還要提到一種直男直女無法理解的嘻哈粉:“CP粉”。拉郎配是這些粉絲的愛好,而法老成爲了重災區。他的CP對象不僅有同廠牌的小精靈、楊和蘇,兄弟廠牌的光光、高天佐,甚至有beef的馬思唯和DZknow也能被拿來炒CP。

這些腐屬性拉滿的粉絲會爲他們熱衷的CP創作同人文、同人圖,甚至採用“泥塑”的方式重新定義CP雙方的性別後再進行二次創作。除了法老之外,之前節目播出時的“貝萬(貝貝和PG One)”、“百萬(小白和PG One)”也擁有大量的CP粉。

說完了跟風粉,就該說說跟風黑。如果說跟風粉只是喪失獨立思考能力,那跟風黑就是名副其實的過於苛刻和故作姿態。“這個rapper變商業化了”、“他不real了,這不是以前的他”......除了被扒黑料,好像每個rapper成名之後就會被瘋狂吐槽代入。

一些粉絲好像比rapper們自己還了解他們,專注於黑他們的“轉變”。從“社會GAI”到“社會主義GAI”,GAI被吐槽了無數次;曾經的硬核之王法老轉型成《生於未來》的走心敘事和《上學威龍》的喜劇說唱後,也免不了被跟風黑們羣起而攻之。

然而,這些看似有道理的跟風黑,根本就不知道GAI早年的那首《垃圾話》簡直不能再“社會主義”,也根本不知道法老早年的那首《小赤佬》就已經喜劇到被聽衆認爲是“喝了假酒”。缺乏見識和思考能力、卻又看似有理有據能煽動人心的跟風黑,可以說是說唱音樂發展的毒瘤。

在跟風粉和跟風黑之外,還存在一種“逆風黑”,法老稱這種人爲“衛道士”。這些人既鄙視着跟風粉,同時也看不上那些跟風hater。他們的顯著特點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別人身上。他不喜歡的rapper,別人也一定要不喜歡;他接受不了的東西,別人也一定要接受不了。

如果有人與他們不一樣,就一定要爭個長短高下,證明他們所喜歡、所接受的是最好的,別人的喜好不同在他們眼裏都是“錯誤”,不然就直接攻擊你是個“僞嘻哈粉”,還總是以說教者的姿態去強迫對方接受自己的理念。而且在他們看來,這不叫強迫,這避免你“誤入歧途”的善意提醒。

逆風黑們的所作所爲,就像“指望花一兩百塊LiveHouse的門票錢,買斷一個歌手的所有權”。他們牴觸跟風粉的無腦行徑,可現實是主流音樂永遠控制在主流聽衆手中,被主流聽衆接受的音樂就是主流音樂,況且非主流和主流一樣也是不斷更替的,逆風黑又比跟風黑酷到哪裏去呢?

隨着一些顏值高的偶像和練習生們湧入說唱圈,顏值粉也成了“嘻哈粉”中的新興勢力。他們的特點是:看臉就完事兒了,作品隨緣聽,現場隨緣去。而且不同的人喜歡的顏值千奇百怪,外型出衆的吳亦凡有顏值粉可以理解,但是連法老這種長相普通的也有顏值粉,就着實令人費解。

顏值粉將顏值作爲唯一評價標準,也讓“歌紅人不紅”的現象愈演愈烈。《官方回答》在抖音大火後,氾濫的翻唱導致原唱O.WEN被埋沒了。他把自己的版本拿去給別人聽,別人卻說這不是原唱,以至於他本人要親自去證明。

而且這樣一首優秀的作品,卻要跟“茶藝照”搭配在一起才能火起來,抖音rapper的生存現狀也是令人堪憂。其實大家都是程度不同的“顏控”,只是有的粉絲能夠認清“好看≠有實力”,而有的粉絲卻不行,他們一接受那種人設,就會開始不可自拔的追捧。

不光是歐文,許多rapper也面臨着同樣的問題。而到底是應該漠然忍受粉絲的苛刻“管理”,還是應該挺身反戈用自己的力量將他們驅逐,這是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

跟“顏值粉”、“跟風粉”都有所相似的“吹捧粉”,也是一種奇怪的存在。他們帶來了熱度,可是他們對說唱歌手的顏值或作品無止境的、方向錯誤的吹捧,卻讓rapper陷入了一種難以消化的尷尬境地。

在上週的《說唱新世代》上,C-Low最後一個出場,表演了《一塊膠布》。歌詞唱道“你用一塊膠布封住了我的嘴,我其實不是叛逆的孩子,也許你不愛我了,但我是愛你的”,可謂是振聾發聵。

然而依據實時彈幕的反饋來看,大部分觀衆都沒聽懂這首歌想表達的到底是什麼,反而是在談論他的衣着和髮型和其它不着邊際的吹捧。

這種現象讓C-Low本人也有着些許的無奈。當大多數話題都圍繞作品本身展開時,才能讓音樂的意見市場多些思考,而一味的追捧只會讓作品真正的內涵與價值被消解 。

和“吹捧粉”類似的,是老資歷的“優越粉”。在他們眼裏,聽的時間早、看的現場多、聽過外國歌,全都是堆砌優越感的磚石。愛好站在鄙視鏈頂端的他們,也被嘲諷爲“懂哥”、“懂王”。

“優越粉”們往往是半吊子水平,嘴皮子卻很快。他們以爲只要自己是rapper的老粉,就自動獲得了比新粉絲高貴的身份。什麼都不瞭解,或者只瞭解到了一點表象,就敢把“流量rapper”批判一番。

那些實力強的OG,他們未必有多喜歡,也未必都聽過作品,但依然能理直氣壯擡出這些前輩來無腦貶低後輩rapper以及後輩rappr的粉絲,以彰顯自己的品味和優越感。

要是新粉敢反駁,他們就能十分把自己當回事:“呵呵,三年嘻哈粉趕緊滾,不要毀了我愛的hiphop,地下rapper不需要你們跟風狗的粉......”

想讓說唱音樂變得大衆化,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給新粉做科普和推薦,讓新粉更進一步的瞭解這種音樂類型,而不是仗着自己的資歷老就開始無止境的嘲諷和攻擊。“優越粉”的本事就是勸退新粉,阻撓說唱繼續破圈。

在魚龍混雜的說唱圈裏,也少不了“喫瓜粉”的存在。無論在哪個圈子都少不了喫瓜羣衆,更何況是態度表達相當直接的說唱。而尊崇“牛肉是第一生產力”的說唱圈,一旦產生beef,就會有大量的喫瓜粉們湧入。

rapper們其實更多把beef當作“炒作手段”,也更注重歌曲的產量和質量,可喫瓜羣衆們並不消停。他們不會、也不想靜下心來“只聽歌不站隊”,刻意引戰、煽風點火纔是他們的最愛。

如果其中再混入幾個深諳抽象文化的“狗粉絲”,那就更難破案了。如此一來,便不難理解爲何在節目播出後的各種beef事件裏,beef事件的主角們本來沒什麼事,粉絲卻使局面亂上加亂。

《中國有嘻哈》的成功捧紅了節目選手,而選手中有不少人都是Battle MC出身。所以在B站上,他們的battle視頻點擊率一直居高不下。而與此同時,也滋生了一些特殊“Battle粉”的出現。他們往往綜合了以上粉絲羣體的各種特徵,變得更加強大。

你正看着過癮的battle視頻,但彈幕卻讓你分分鐘窒息:兩家粉絲的撕逼和罵戰,遠遠不如rapper“下臺就peace”的態度來得灑脫;有的粉絲只是因爲喜歡battle選手的顏值,就瘋狂敲擊鍵盤攻擊另外一位選手;還有一些只管罵得髒不髒、狠不狠的,越髒越愛看,越狠越叫好,靠聽battle中的罵街來達到快感,根本不看內容和思想是怎樣的。

《娛樂至死》中有這麼一句話:我們的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願地成爲娛樂的附庸,毫無怨言,甚至無聲無息,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

毋庸置疑,說唱節目擴大了嘻哈文化的影響力,讓不少普通人喜歡上了嘻哈,成爲了“嘻哈粉”。但也就是看似普通的“嘻哈粉”,卻會影響整個中國嘻哈的走向。

“顏值粉”想花錢打Call,“喫瓜”粉想看熱鬧,“口碑粉”想控評......粉絲都爲rapper事業而戰,選擇的方式千差萬別,價值觀也各異,可在外界看來卻是同一羣人,需要承擔共同的行爲責任。

其實,盤點了那麼多形形色色的嘻哈粉,也不能說“他們的種種行爲是在毀滅這種文化”。畢竟,說唱作爲小衆文化,在向主流發展和靠攏時,經歷一定程度的改變是必須的。

沒有變化的事物註定滅亡。嘻哈文化本身就是充滿變化的融合文化,rapper們的開拓進取和優質hiphop聽衆的支持,都會爲hiphop的未來注入無限活力。所以,把心放寬,希望嘻哈這陣風吹過去之後,沉澱下來的是真正熱愛嘻哈的聽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