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一开口说话就令人心生喜欢,愿意和他多说话,而有些人则截然相反,一开口就让人不舒。在社交问题上,他们通常难以处理好,容易令人生厌。而这种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情商低,不会说话。

没有人喜欢和情商低的人交往,原因很简单,就是他们的言行举止往往会让人感觉不舒服。

情商低的人,说话时往往有这几种表现。

1.说话爱贬低别人,抬高自己。

习惯通过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完全不考虑对方的感受。

在生活中,这样的人很多,他们说话时会想方设法地炫耀自己。

他们总喜欢在别人的伤口撒盐,而以此证明自己的生活的多么好。

他们的“无心之言”,他们的“善意提醒”,其实是包裹了自大和骄傲的糖衣炮弹,看似在同情别人,其实是想通过贬低别人的不幸事,来提高自己的幸福感。

有一些人,在体验到自己的优越感的时候,一定要显摆出来:有些人写了几篇文章就自以为了不起,有些人买了几件名牌衣服,就肆意贬低别人穿的地摊货,有些人有了高学历就嘲笑别人的低学历,有些人有点钱就随意取笑那些家境贫寒的人。

如果说优越感是让我们体验到存在感,那么显摆优越感,本质上来说就是特意在刷存在感,也就是由于内在的匮乏,急需自己被他人看见,只有被更多的人看见,他才能体验到自己的价值。

那些拼命显摆自己优越感的人,其实是潜意识里认为自己极其没有价值的人。

但实际情况是,一个人越是爱抬高自己,越是炫耀自己,结果就越难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其形象反而越容易受损。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男作家,在宴会厅上见到了一位女作家,因为其衣着简朴,沉默寡言,男作家内心猜测她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家,心里莫名产生了优越感。

在交谈中,他带着炫耀的口气说道:“同样是写作者,我已经出版了339部小说了,请问你出版了几部。“

女作家回答道:“一部。”

男作家有些鄙夷地说道:“哦,你只写了一部?请问名字叫什么?”

女作家:“《飘》。”

男作家目瞪口呆,心虚不已。

别在别人面前去秀自己的优越感,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优越感,可能在别人眼中就如跳梁小丑一般可笑。

那些真正高情商的人是绝对不会这么说话的,他们往往都很谦逊低调,习惯抬高别人,而不是自己。

总是喜欢通过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的人,他们是自私的,自大的,同时也是情商低的。

这个世界,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无论是物质上,精神上,或者学识,和眼界上,总有比你更加厉害的人。

情商高的人,跟别人相处时,不让人难堪,不让人自卑,不让人产生心理压力,也不会通过贬低别人的劣势,来抬高自己的优势。

情商高的人,总是会站在别人的立场去考虑问题,即便不能做到感同身受,也要做到推己及人。

2.说话总喜欢争对错。

为什么有些人的人际关系很差?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喜欢逞口舌之快,始终要在言语上胜过别人,不让分毫。

始终要在言语上胜过他人,情商低的行为。

生活中,有些人凡事都要争个对错,无论别人说什么都要反驳,在言语上从不让步。

有的人在和别人意见不同时,总是要把对方讲到哑口无言才罢休。

一来二去,谁也不愿意与他相处。

在言语上从不让步,其实是一种低情商的表现,表面上看赢了口舌之争,实际上是输了人心。

始终在言语上胜过别人,除了满足一点虚荣心,获得一点虚妄的成就感,还有什么意义呢?

总想着在言语上胜过别人,证明自己正确别人理亏,只会换来双输局面。

为什么我们总是忍不住要在言语上胜过他人呢?这是人的天性,人都天性喜欢胜过别人,相比落于下风,人们更喜欢在各方面占上风。

人天性喜欢别人认同自己,当有人反对或质疑,就会不由自主地维护自己,用自己的声音压过反对和质疑的声音。可是这种方式却在相处中,把你与别人拉得越来越远。

人生中,遇到事不妨大度些,把眼光放长远些,吃点小亏,损伤点儿小面子,也不是什么坏事。

不争,不是示弱的沉默,是不计较,也是不把自己的宝贵时间浪费在无谓的争执上,是采取最好的方式保护自己,寻找更好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甚至,即使遇到恶人,也不妨退一步。

有句话说得好:“被狗咬了,还能咬狗一口”。

有些争论,不仅内容毫无营养,还容易产生摩擦,影响情绪。这种争论,没有必要,也毫无意义。

某一天早上,孔子的学生子贡正在打扫院子,有人过来找他聊天:“你说一年有几季?”

子贡回答:“四季。”

那人反驳:“瞎说,只有三季。”

于是子贡就和他争论起来,争论了一上午也没有结果。

后来,两人去找孔子评理。孔子了解原委后说:“一年的确只有三季。”

那人很高兴地走了。子贡很不服气:“一年明明有四个季节。”

孔子笑着说:“刚才那人,一身绿衣,是田间的蚱蜢幻化成的人形。蚱蜢者,春天生,秋天亡,一生只经历过春、夏、秋三季,哪里见过冬天?所以在他的思维里,根本就没有冬季这个概念。你跟这样的人那就是争上三天三夜也不会有结果的。那为什么不顺着他说,赶紧将他打发走呢?”

与这个说“三季”者争论四季,是无意义的。

很多情况下,对错和输赢并不是最重要的,反而越是争输赢,最后越是输的惨。

夫妻之间,很多事情就没有对错之分,更多的应该是包容、体谅、理解夫。妻之间,越是懂得认怂的家庭,越是不逞口舌之快的家庭,往往争吵就越少,感情就越好。那些时常争吵,一地鸡毛的家庭,总有一方是非常强势且好战的,没理争三分,得理不饶人。

和认知水平不同的人聊天,虽有对错之分,但没有争论的必要,很难争出个结果,即使争赢了,也是输家。

很多关系的破裂,往往就是这么开始的。

情商高的人,真正高明的地方在于他们懂得权衡利弊,比较理智,不会被情绪牵着鼻子走。

那些真正高情商的人往往都懂得察言观色,审时度势,知道什么情况下该争对错,什么时候要认怂、不计较。

3.说话尖酸刻薄,爱挑别人的毛病。

生活中有这么一种人,不管你做的有多好,他们总能挑出毛病来,这不好那不对,习惯否定别人,各种看不顺眼,总之从他们的嘴里,很少能听到中听和肯定的话。

这种人说话刻薄,总喜欢挑别人的毛病,更重要的是,他们又说不出具体的解决办法,总之你不好就是了。

生活中,不乏有这样一些人,仗着彼此的关系亲密,抑或是性子直,丢了说话的分寸感,口出狂言,伤了别人还不自知。

也有一些人,明明很在意,却不知该如何表达心意;明明想关心,却说出反语让人心寒;明明受了委屈,却说话尖酸刻薄,误会不断......

讲话不要过硬,不要口是心非,更不要戳人痛处。别总是挖苦嘲笑别人,总是盯着别人的弱点,要知道人不是十全十美,你在别人的眼中也是浑身弱点的。

说话幽默不是尖酸刻薄抖机灵,你给别人难堪,别人日后也可能给你难堪。

有些人未必有那么坏,但就是心胸狭窄、嘴上缺德。

为了秀一秀自己那浅薄的优越感,为了彰显自己的言辞“犀利”,极尽嘲讽之能事。

不留口德的人,每一句话都能直击别人要害;但伤完别人,自己也不会好过。

古代有个老秀才,说话尖酸刻薄,人称“赛商鞅”。

看到有人捐款做好事,他就说,世上哪有什么好人,不过是沽名钓誉,以后可以攀附钻营罢了。

有位贫民的母亲病死路旁,他跪在遗体旁,声泪俱下,想乞钱安葬母亲,赛商鞅看了嘲讽说:

这是发死人财啊,那躺在地上的,是不是他妈还难说。

赛商鞅一辈子没做什么大恶事,但都坏在一张嘴上,人人唯恐避之不及。

他一辈子郁郁不得志,穷困潦倒,还连累妻子儿女流落街头。

冷嘲热讽的话不论正确与否,体现的都是自己的狭隘,损人不利己。

没有人愿意跟一个语出伤人,自己刀子嘴还怪别人玻璃心的人在一起。

说出口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再怎么弥补,始终都留下了心结,成为彼此之间关系的一个难以迈过去的坎。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和好容易,而如初太难。

不是每一句恶意中伤的话,都来得及道歉和补救;不是每一句尖酸刻薄的话,都能换来别人的原谅;不是每一句语中带刺的话,都能得到对方的理解。

《增广贤文》里有句话:“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语言所给人带来的伤害,是无法估量和弥补的,就像是扎进心里的一根针,身体上的伤疤亦有愈合的那一天,但心灵上的伤害永远没法释然。

4.爱随意评论别人,对别人指手画脚。

《了不起的盖茨比》里有一句话:

“每当你想要评论别人的时候,你要记住,不是世上所有人都拥有和你一样的优越的条件。”

意思是说,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所拥有的条件也不同,不要轻易地评价别人。

《庄子》中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意思是说在不了解他人的情况下,不要按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对方,更别提随意评价议论别人了。

生活中,有些人仅仅看到整个真相的一角,就妄下结论,攻击评判别人,让别人深受语言暴力的伤害。

这世上多少人与事,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所以,才有了“饱知世事慵开口,看破人情但点头”的处世哲学。

人性复杂,世事难料,尤其不要轻言善恶,擅自给一个人盖棺定论。

你的未必就总是对的,别人的也不一定就是错的。这个世界很大,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这世上总有这样一类人,习惯以自我想法来猜测事物本身,喜欢怀着恶意和揣测的目光去伤害别人。

殊不知,世事难料,很多事情能看到的其实只是冰山一角,他所谓的真相也只不过是他以为。

有时候,我们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眼睛常常会欺骗人,别急着下判断。

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有一次被困于陈蔡两国之间,七天都没有米饭吃。白天孔子睡觉保存体力,弟子颜回出去讨米,好不容易讨到一些米,赶紧回来煮饭。

米饭快熟的时候,孔子闻到香味,抬起头,刚好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

没过多久,饭熟了,孔子假装刚才没看见颜回偷吃的事,开口说:“刚刚梦见我的父亲,这一锅米饭还没动过,先拿来供奉先人之后我们再吃吧。”

颜回赶忙说:“不可,这饭不干净。刚刚煮饭时烟尘飘进了锅里,抓出来丢掉的话太糟蹋粮食,我就抓来吃了。”

孔子这才知道,颜回并不是背着他偷吃饭,感慨地对其他弟子说:“都说眼见为实,但眼见不一定为实;都说遵从自己的内心,但内心往往也会欺骗自己。弟子们记住,了解一个人是很不容易的。”

有时候你所看到的,并非就是事物的全部真相;你所了解的,不过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

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理所当然,不要总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评价别人的生活,在你眼中平常无奇的事情,可能需要别人费尽全力才能得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自己的故事,也有自己要走的方向,不要用你自己的眼光随便去评价别人的生活,因为你并不懂别人的生活,根本不了解别人有过怎样的经历。

如果总将自己的想法投射到他人身上,说轻了是三观不同,说重了就是偏见、不尊重别人。

王小波曾说过:“口沫飞溅,对别人大做价值评判,层次很低。”别人的生活,不去轻易评价好坏,那是别人的选择。

不了解事情真相,尤其是自己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不妄加评论。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所拥有的条件也不同,所以轻易评价别人,对别人的人生指手画脚,不仅很没有修养,而且还是非常低情商的一种行为。

之所以说这种行为情商低,是这样的行事方式非常容易得罪人,往往也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有些人习惯站在自己的角度,以自身的认知水平对别人指手画脚,品头论足。

这是非常令人反感的,哪怕是出于好心和善意,这种自以为是容易让双方不欢而散。

喜欢对别人指手画脚,有一种心理就是通过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显得自己更高明、更厉害。

再好的朋友,再亲密的关系,也不要指手画脚干涉别人的生活。尤其是在感情问题上,不要给朋友充当指导者。

“交浅言深”,不要掏心掏肺的说心里话,也许你说的,在别人听来是个笑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