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左宗棠以古稀之龄,平陕甘收新疆,立下不世之功。除了他的雄才大略,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帐下有一群能征惯战的带兵官。

左宗棠选拔将领,只看“公、诚、廉” 三条。

“公”即选拔人才公开公正,杜绝用人唯亲,赏罚公平。

“诚”即正直坦诚,不弄虚作假。

“廉”即“廉干”,廉洁、能干,不贪钱,能干事。

在“公、诚、廉”三条标准中,左宗棠用人的关键在“廉”。按照他多年的官场阅历,不贪钱的人,人品、德行各方面大都不会差。而贪钱的人,毛病绝不仅仅停留在贪钱,其他品行劣迹必多。因此 “廉干”成为楚军一条最重要的选将标准。

左宗棠认为,“廉”虽然是读书人祟尚的节,武人也必须这样要求。如果将领贪财好利,平时就不会专心带兵;将领不廉.士兵的军饷一定出问题,不是被克扣就是被冒领,将领自身不洁,战场上会想着法子冒功领赏。这样的将领,上马不能杀敌致胜,下马在士兵中威信扫地,即使有一些本领,左宗棠也坚决不用。

但是哪个朝代都一样,有能力的人很多都过不了一个钱字关。左宗棠对贪腐最为痛恨,下手丝毫不留情, 但左的部下很少有人因违纪被制裁,这就是他的防微杜渐之功。一方面严明军纪,一方面体恤下情,为此不惜自己掏腰包。

左宗棠用自己的养廉银来奖励两类人:一种是打仗卖力的将领,家贫穷到难以度日。他将心比心地说,军人都有家有室,家人要花钱.如果薪俸太少,有时条件会逼得人贪污。我给予接济,以防止这类极端情况发生。还有一种是战场上立功的将领。

比较曾左两人治军,曾国藩选拔将领要求 “才堪治民”,与左宗棠“公、诚、廉”的标准各有特点,在方法上也完全不同。具体考察时,曾国藩看相,左宗棠看气 。

曾国藩流传下来的相面口诀是:“邪正看眼睛.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左宗棠不信面相之说,注重看表现,从细微处观察人的品行。

正因为左宗棠选将任人唯贤, 严以考察,宽以录用,手下聚集了同光年间最有边功的一批能将,在广阔的西北战场,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

进军新疆时,乌鲁木齐都统景廉 虽素称正派亦有学问, 但泥古不化,无应变之才,危局来临难当戎机,左宗棠便将其调京供职。

满族将领金顺曾被朝廷撤职,左宗棠见他胆识过人,久于战阵,仍保举其为关外统帅;淮军将领张耀目不识丁,但有勇有谋,被左宗棠任命为进疆的开路先锋。

刘锦棠年青气盛,作战勇敢,但胜利后容易骄傲,左宗棠仍把指挥新疆战事的全权交给了他。刘锦棠兵锋所向,踏遍了新疆三山两盆。

在用人不询私情方面,左宗棠在清朝封疆大吏中亦堪称表率 。他在西北时,许多族人故旧前来求事,都被一一拒绝。并且一再告诫部下,一律不准录用自己的族戚。远近亲属无一人沾光。

最根本的,还是左宗棠自己为官清廉,一生从不谋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