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年2月7日,吕布兵败,陈宫、高顺、张辽等人随同吕布一起被曹操俘获。张辽降曹,吕布欲降而不能,陈宫、高顺坚决不降,三人都被斩首示众。

高顺倒还罢了,曹操对陈宫却十分欣赏,一再劝说他归顺自己。


史书《典略》记载,吕布一干人等被缚到曹操面前,曹操得意地对陈宫说“你不是向来以为自己智谋出众吗?现在如何?”陈宫恨恨说“吕布从不听我的建议,事情才会到这一步。但凡他听一句,我们都不会被你擒住。”

曹操又笑道“今天这事儿,你看怎么办?”陈宫大义凛然地说“为臣不忠,为子不孝,死自分也。”意思是作为臣子我不忠,作为儿子我不孝,死是应该的。

虽然陈宫说自己不忠不孝,但这只是临死之前的一种哀伤之言,并不代表他真认为自己不忠不孝。

曹操舍不得杀他,说“你要是死了,你的母亲怎么办呢?”

陈宫说“我听说以孝天下的人,不会杀害别人的母亲,我母亲能否存活,在于明公你。”

曹操又问你的妻子儿女怎么办,陈宫都是一样的回复,大意是我相信你的人品,他们怎么样就看你了。然后陈宫对曹操说“请出就戮,以明军法”,从容赴死。

注意,这里陈宫对曹操的称呼是明公而不是曹贼,可见为了亲人,他还是对曹操服了软,毫不吝啬的送上几顶高帽子。

曹操大概也体会到了,哭着目送陈宫,此后供养照料陈宫的家人。

看到这里,可能有些朋友会觉得奇怪,陈宫对曹操貌似也没那么反感,曹操更是一心想要招贤纳才,为何陈宫非要陪着吕布一道死而不愿投降曹操得条生路呢?三国时期的人,换几个主公根本不是什么大事。何况再怎么看,吕布都不是明主。

这么说吧,陈宫甘愿就戮可不是为了吕布。如果抓住他的是刘备或其他人,陈宫或许有可能投降,唯有曹操,那是绝对不降的。


为啥?因为他已经背叛过曹操一次,没有脸面再回去。而且在内心深处,陈宫并不认为曹操真的是“明公”,死前这么称呼曹操,不过是为了拿话将住他,好让他放过自己的家人。

无论《三国演义》还是正史中,陈宫追随曹操的时间都很早,但后来也都背弃了曹操。

《三国演义》里是这么描写的,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后,改装逃走,董卓发下海捕文书。曹操逃到中牟县,被县令陈宫所擒。但陈宫是忠义之士,本就不满董卓,对敢于刺杀董卓的曹操很是崇敬,官也不当了,跟着曹操跑路,准备干一番大事业。

两人到了成皋(今河南荥阳),投宿于曹操父亲的结义兄弟吕伯奢家,吕伯奢很高兴,吩咐儿孙杀猪待客,他自己去西村打酒。

但曹操疑心病重,听到吕家人说绑住了再杀,怀疑要杀自己,先下手为强,杀了吕家男女8口。然后才看到了那头被绑起来的猪,方知杀错了人。


事已至此,也没别的办法,两人匆忙上马打算离开,谁知出门没多久,恰好遇见打酒回来的吕伯奢,曹操又把他给杀了,还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陈宫大为恼怒,知道自己看错了人,离开曹操投奔徐州的陶谦。

正史中有没有这个情节呢?有的,曹操的确在逃跑路上杀了吕伯奢一家,但没陈宫什么事儿。

陈宫首次出现在史料中就是曹操的手下,192年,兖州刺史刘岱在讨伐青州黄巾时战死,陈宫帮助曹操争取到了济北相鲍信的支持,得以接任兖州刺史,被曹操视为心腹。

后来,曹操杀害了兖州名士边让等人,而边让是陈宫的朋友,陈宫本身也是位名士,因而兔死狐悲,对曹操生了反心。


194年,曹操率兵讨伐徐州牧陶谦,陈宫说动了陈留太守张邈、张邈之弟张超、从事中郎许汜及王楷等人,背叛曹操,迎接吕布入主兖州。曹操赶紧撤军反攻,双方打了一年多,吕布不敌,带着残兵剩勇逃往徐州投奔刘备,陈宫也在其中。为啥是刘备而不是陶谦呢?因为陶谦已经死了,死前让刘备接手徐州。

所以,陈宫怎么能投降曹操?

从感情上说,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陈宫,是一名典型的封建士大夫。在他的意识里,杀名士就是不对的,是对士大夫这一阶层的残害,乃暴君所为。说白了,他和曹操道不同不相为谋。

从实际情况来看,他的背叛让曹操险些失去了兖州,在与吕布的交战中也损失许多将士。曹操真能不计较这些,对陈宫一如从前吗?不太可能。


况且,能背叛一次,就能背叛第二次。曹操也许没听过这句话,但道理是懂的。陈宫若是投降,就算保得住性命,也是坐冷板凳的命运,说不定还得承受曹营将领们的嘲笑讥讽。

这么一想,还不如死了算了。跟吕布同生死,至少还能留下个忠义的名声,若是降曹,可就成了彻头彻尾的小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