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你为什么越来越不爱逛屈臣氏?

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招呼都不会打,屈臣氏就是这样。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屈臣氏是品牌推新品、国内消费者认识各类日化新产品的风向标。

后来,屈臣氏逐渐沦为购买日化洗护用品的卖场,购买理由也不是物美价廉,而仅仅是距离近更方便。

但现在,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人都出现了一种集体意识——越来越不爱逛屈臣氏。

这中间,一定发生了什么。

80后的逃离,90后和00后的陌路

在主力消费人群里,对屈臣氏最有感情的莫过于80后。

在那个洗护知识相对匮乏的年代,屈臣氏的导购就是他们的私人护肤医生,导购推荐什么就买什么,没有喋喋不休,只有循循善诱。

然而时代变了,屈臣氏却没有跟上。

随着电商爆发、内容平台的层出、护肤知识唾手可得,人人都能为自己的“门面”负责,屈臣氏的导购却越来越水。不仅不够专业,反而成了消费者眼中最让人诟病的一环。

“一进屈臣氏就被导购盯上了”

“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导购闭嘴”

“人生皮肤最差的时候就是进入屈臣氏的那一刻”

类似这样的吐槽声浪越堆越高,大家对屈臣氏导购形成了群体性厌恶。

至于90后和00后,屈臣氏并没有伴随他们成长,他们直接越过屈臣氏,进入到了更广阔的天地,学习专业的护肤知识,从专业代购或海淘平台购买更好的产品。

如果说80后对屈臣氏是两个字“爱过”,那90后和00后则是 “陌路”。

屈臣氏的症结到底在哪

要想知道屈臣氏病在哪,我们还得看消费者骂在哪。

首先是消费者口中讨人厌的导购,其实导购个人行为和屈臣氏利润构成、业绩捆包的薪资体系直接挂钩。

长期以来,屈臣氏都以本土品牌和自有商品为主打,其中自有商品占据屈臣氏七成左右的利润。既然自有品牌是下金蛋的鸡,屈臣氏自然不遗余力推自有商品,这对其他品牌形成了挤压。

之前屈臣氏员工爆料过屈臣氏强迫第三方品牌必须销售35-40%的屈臣氏自有商品后才能卖自家产品,也就不足为奇。

而其他品牌想要入驻屈臣氏,除了入场费外,还有承担促销费、条码费等一系列运营费用,“没有一个品牌可以在屈臣氏赚到钱”这句话在品牌商之间一直流传。

导购销售压力大,提成收益低,带着强买强卖自有品牌的销售任务,自然没办法提供让人舒适的服务。

曾经某屈臣氏店,就因其强迫员工喝水打申请、午休时间被压缩、上下班翻包检查等强压管理方法而爆发冲突。

再者,屈臣氏主打本土品牌产品和低价自有品牌,拉低了屈臣氏的定位,这本身就不符合现在的消费升级理念。

定位低端,上新速度慢,购物体验差,这都是消费者投入例如丝芙兰怀抱或转战线上购买的原因。

屈臣氏的自救

2016年屈臣氏中国区销售额209.14亿港元,同比降幅达4%,随着2017年新帅上任,屈臣氏开始了自救。

首先对屈臣氏店面进行了升级改造,其次是本土和自有品牌都相继被缩减,取而代之的是国际品牌的彩妆,除此之外还设置了体验区,提供AR虚拟试妆,皮肤测试服务等,2017年还上线了一款名为“莴笋”的具备美妆问答功能的购物平台。

一系列操作下来,屈臣氏业绩有所提升,2017年中国区销售额217.38亿港元,同比增长4%,之后2018年、2019年也分别实现10%、3%的增速。

但这种改变和增长仅仅是一种表象,2020年上半年中国区销售额同比下降29.2%,甚至不及转型前的业绩。

这就不禁让人疑问,这是为什么?

屈臣氏的改革仅仅停留在了品牌调整,加开新店、店铺升级等表面功夫上,而对于新业态在速度上的冲击则毫无反应。

现在的线下美妆实体店有着极强的互联网思维,上架的产品都以消费者喜好为依据,消费者喜欢的爆款第一时间出现在店铺内,反之的产品则快速下架。

合作的品牌不止有欧美日韩大牌,还兼顾到很多小众但口碑好的小品牌,顾客选择多,有惊喜,自然时常光顾。

不能说屈臣氏的自救完全失败,但越发冷清的店铺似乎都在告诉我们答案。

我们曾经吐槽屈臣氏牌子杂、价格贵、结账慢、瞎推荐。吐槽是因为还光顾,还想着让它变好,现在吐槽的声音变小了,这样的沉默远比吐槽更可怕。

当消费者和竞争环境都在改变时,屈臣氏的不变就是一种倒退,“屈臣氏没有变,是我们变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