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五味# 第一期的文字版,供大家對照視頻觀看。

南京保衛戰是抗戰史上一場重大戰役,從本期開始,我們將用幾期來分析抗戰初期的南京保衛戰過程中,國民黨軍最終失敗的原因,並通過這些分析來展示國軍統帥部在決策、指揮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而幫助大家來理解國軍抗戰爲什麼會一敗再敗。

在抗戰戰史上,南京保衛戰在軍事上雖然重要性一般,但在政治上有很重要的地位。首先是因爲南京當時是國民政府的首都,首都淪陷對任何一個國家抵抗侵略的戰爭來說,都是具有標誌性意義的事件。自1927年北伐成功之後,國民政府就定都南京,所以南京當時在全國的政治意義是非常重大的。南京如果被日軍攻陷,對全國的抗戰決心、士氣都會造成沉重的打擊。

其次是因爲在南京保衛戰之後,就發生了南京大屠殺。日軍在攻陷南京之後縱兵燒殺搶掠,大肆屠殺南京城中的普通老百姓,三十多萬人被殺,成爲震驚中外的重大歷史事件,而且在之後也一直是中日關係中非常敏感的話題。這也讓南京保衛戰的意義與其它抗戰期間的會戰很不一樣。

第三,南京保衛戰之前是淞滬會戰,當時國軍的精銳部隊大部分都投入進去了,尤其是相對來說裝備比較好、戰鬥力比較強的中央軍,當時都已經分別在南北兩線參戰,傷亡慘重,大部分失去了戰鬥,需要經過整頓和補充才能重新投入作戰。而當時留下來參加南京保衛戰的,核心是教導總隊,這也是當時中央軍碩果僅存的一個相對比較完整的部隊。因此,南京保衛戰的失敗,也意味着以中央軍精銳爲主體的抗戰大體上結束了,之後的徐州會戰參戰部隊絕大多數就都是地方軍閥部隊了。

所以,雖然南京保衛戰和抗戰初期的其它會戰相比,規模不算很大,部隊損失的數量也不算太大,但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一次會戰,我們在這裏對這次保衛戰進行一些覆盤和分析。

我們來看一下南京的地圖以及當時南京周邊的交通、地理情況,對戰場的基本環境有個初步的瞭解。通過地圖,我們可以很直觀的看到,南京的地理條件實際上很不適合大兵團作戰,尤其是防禦作戰。

長江自西南向東北方向而來,在南京這裏拐彎,然後向東,最後匯入東海。南京歷史上多次建都,也正是因爲它的這種特殊的地理條件,也就是有長江作爲一道天然的地理障礙,可以對自北而南的進攻起到防禦的作用。

在歷史上,在南京建都的政權大多數是偏安一隅的政權,威脅也主要來自北方。而在南京的北邊,除了長江之外,還有大別山在戰略上進行掩護,防止對手從上游太近的地區渡江,順流而下,進攻南京。所以,歷史上從北方向南方進攻南京,一般都需要至少從兩個方向進攻,一個師從安徽銅陵渡江,截斷南京與浙贛之間的聯繫,另一條則是從鎮江一帶渡江,向西進攻,同時在長江以北堵住渡江的出口,南京就沒有什麼戰略上的迴旋餘地了。

但南京的弱點顯而易見,外圍除了紫金山、湯山等比較小的丘陵之外,缺乏地理上的掩護,再往東就是一馬平川的長三角平原,只有很少的一點丘陵,絕大多數地區都是非常平坦的平原地區,這對防禦作戰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尤其是在敵人的火力處於壓倒性優勢的狀態下,這種地理條件很不適合進行防禦作戰。一旦對手突破長江防線,南京就無險可守了。

而且,南京的另一個弱點在於,一旦對手突破長江防線,長江上游和下游也被對手控制,那麼南京就完全被包圍了,缺乏戰略迴旋餘地。雖然從地圖上看,南京與杭州之間似乎相隔不遠,可以往浙江方向撤退,但看地圖就會發現,南京與杭州之間隔着天目山、莫干山,實際上交通很不方便,一般都需要先向東,到蘇州一帶,然後再南下,到嘉興,再折向西到杭州。而對手一旦從銅陵一帶渡江,就會從南邊直接包圍南京,堵住南逃的出口。

比如解放軍在1949年百萬雄師過大江的渡江戰役中,就是分爲三個集團渡江,中路從南京北邊強渡,西集團在銅陵一帶渡江,東集團在鎮江一帶渡江,國軍精心構建的千里江防就輕而易舉的被擊潰了。

用兵法的話說,南京就是一個死地。尤其是日軍是從上海一帶登陸,向西進攻,南京基本上沒有什麼可以依託的地理屏障,只有紫金山和湯山這些外圍比較小的丘陵,如果修築比較堅固的防禦工事,才能抵擋一陣。

當時的中國有兩條比較重要的鐵路在南京交匯,一條是連接南京與上海的滬寧線,當時叫京滬線,另一條則是連接南京與北京的津浦線。這時候的南京市區面積遠不如今天這麼大,主要都是在長江以南,而且還沒有南京長江大橋,津浦線到浦口之後,必須下火車,乘輪渡過江,然後再換乘京滬線到上海。比如毛主席1920年從北京到上海,就是這樣走的,並且在南京換乘京滬線的時候,身上僅有的一點錢還被偷了。

長三角地區雖然平坦,沒有更多可以利用的地理障礙,但也有一個很重要的優勢,就是河湖港汊比較多,水網縱橫交錯,在傳統的農業社會,這同樣是可以限制大兵團運動和作戰的有利條件。比如後來在長沙保衛戰期間,薛嶽能夠率軍抵抗日軍多次進攻,就是因爲在武漢到長沙的路上除了有山地,凡是比較平坦的路上,都有河流阻隔,對日軍的重武器運輸、後勤物資、彈藥補給的運輸都是非常大的限制。

然而長三角是這個時期全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基礎設施也在這個時期有比較大幅度的改善,雖然河流很多,但橋樑也不少。即便是沒有河流的地方,只要沒有國軍進行抵抗和阻擊,日軍也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通過架設浮橋快速通過。而國軍在從淞滬戰場撤下來之後,是以潰敗的姿態離開淞滬戰場的,所以也沒有組織人力破壞交通線,遲滯日軍的追擊,導致日軍一路暢通無阻的就開進到了南京外圍,展開攻擊。

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後,1932年又發生了一二八淞滬抗戰,所以國軍上下對未來的中日戰爭實際上在心理上是有所準備的。而按照這個經驗,日軍將會從上海向南京方向進攻,這是南京在以往的歷史上極少遇到的情況。但也正是這個變化,讓南京在軍事上更加具備死地的特點。

日軍如果從上海方向進攻,那麼國軍能夠依託的地理屏障只有東南方面的少部分丘陵地帶,而西面和北面卻都是浩浩蕩蕩的長江,無論是彈藥物資的運輸補給、還是後備兵源的輸送,都要受制於長江的地理阻隔。最大的危險則在於,如果南京保衛戰失敗,向南撤退要翻山越嶺,交通不便,而西面和北面卻都是長江,短時間內都很難組織大兵團運輸和撤退。

這也就是說,南京兩邊環水,一面有低矮小山,這本身就不是一個適合進行防禦作戰的地區,也是軍事上所謂的死地。而當敵人從東邊向西進攻的時候,就更加讓南京的後路難以保證,讓南京更加難以進行持久而有效的抵抗。

日軍在淞滬會戰之後,則分三路追擊,中路沿京滬線向西進攻,南路從太湖以南直插銅陵一帶的皖南地區,北路則沿長江追擊。而在這三個方向的進攻道路上,國軍都沒有安排阻擊兵力,日軍也非常順利的到達了南京。並且,這時候日軍也已經突破了江陰一帶的要塞,正在利用長江航道向南京一帶推進。同時,日軍已經取得了制空權,國軍在空中無法威脅日軍。

從部隊的情況來看,用於在南京進行防禦作戰的國軍部隊,雖然戰前都是中央軍的嫡系精銳部隊,但除了教導總隊相對比較完整一些之外,其它的部隊都是在淞滬會戰中已經遭到了嚴重損失的,只是在到達南京附近之後,臨時接收了一些新兵,也未來得及進行訓練,就直接投入了戰鬥。

因此,在當時國軍統帥部討論南京守不守的問題的時候,除了蔣介石之外,其他高級將領幾乎普遍認爲,南京在這種情況下,軍事上已經沒有防禦的意義了,不如將僅存的部隊撤往長江兩岸的大別山和浙贛一帶的山區,依託有利地形,可以進行持久抵抗。但蔣介石則在綜合考慮了政治和軍事因素的影響之後,堅持認爲守還是要守一下的,倉促決定了在南京組織防禦,但這時候已經無法進行充分準備了。

因此,綜合來看,南京防禦戰從一開始就是一場註定要失敗的戰役,國軍統帥部也知道必敗無疑,只是因爲南京特殊的政治意義,纔不得不下決心打一下再撤。而這種猶豫不決的心態最終釀成了南京保衛戰的慘敗,也在一定程度上爲南京大屠殺埋下了錯誤的伏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