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金錢觀的教育問題上通常會採用“哭窮式”教育方式。於是在生活中經常能聽見父母說:“家裏窮,你不要亂花錢”“家裏沒錢也沒苦了你,要什麼買什麼”“你要懂事點,父母賺錢不容易”......

但這種教育方式真的會幫助到孩子嘛?還是說會適得其反?

01

某天我帶着侄子去kfc,看到一個爸爸帶着孩子來買兒童套餐,坐下喫的時候爸爸和孩子說:“這一頓飯就花了我2天的工資”,孩子聽完後低下頭默默地喫着剩下的食物,完全沒有剛來時的喜悅。這時的他應該在自責吧:要是自己零食少喫一點,衣服少買一點,再多聽話一點,爸爸就不會那麼辛苦了。很多人會說“他那麼小,懂什麼?”其實不然,孩子最是聰慧和敏感,大人的言外之意,他們心裏比誰都明白。

心理學家李雪說:“能滿足孩子的,儘量滿足、滿足不了或者不想滿足,可以拒絕,但不要道貌岸然的攻擊孩子自私、不懂事。”父母要讓孩子對未來充滿期待,而不是要讓孩子在擁有驚喜的同時充滿壓力和負罪感。

02

相信大部分的父母本意都是想讓孩子體會到他們賺錢的辛苦,從而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但在孩子聽來,卻是另外一番意思——都是因爲我,才讓父母降低了生活質量。久而久之,孩子會變的敏感、自卑、不願意與人分享,即使在成年後,“窮人”思維也會如影隨形,將生活過成將就,而不是“我喜歡”。

朋友小A是個出了名的會過日子的人:

隨便買個什麼都得看半天,貨比N家都是常有的事,默默的記着哪家更划算,等到大促的時候再去買;

平時上下班,爲了省3塊錢,寧願每天做公交然後走很遠的路,也不願意做地鐵;

買水果時候,先看看價格,貴的再想喫也不買,看看有什麼便宜的或者是降價處理;

點外賣時候先把券領了,然後在有券的店鋪挑個喜歡的,只要便宜就好;

同學過生日覺得要湊份子錢而不參加聚會,導致人緣不太好;

甚至到了怕花錢連戀愛都不會談;

其實她的家境算的上小康,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那她爲什麼還對錢這麼斤斤計較呢?

小A笑笑說,可能是小時候窮怕了吧:

想買個書包,父母會說:“別人家有錢,我們家沒有,得省喫儉用”,於是一個書包用五六年;

要了幾塊錢跟同學出去玩,回來以後媽媽會把剩下的錢收回去,還說着下次別去了,浪費錢。於是慢慢和朋友變的疏離;

想報個學習班,父母會說你課堂上學學就好了,你看看xx 也沒報班,次次第一。於是她只能用課餘時間鑽研學習,付出更多的努力;

想換個校服,父母會說家裏窮,回頭看看你姐姐的校服在不在,不行就縫縫補補。於是路過老師同學面前會下意識低頭,不想讓他們看見校服上打補丁的痕跡;

......

我愣了一下,終於明白她爲什麼會在生活中那麼自卑,因爲父母言傳身教的“窮”已經深入骨髓,不會隨着時間而改變。

03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兒童在心智不成熟的時候是很容易接受來自父母和信賴人的心裏暗示,比如觀念、情緒、習慣、動作等等,並將這些方面在無意識中潛移默化的轉變爲自己的思維和行爲方式。所以,與其每日在孩子耳邊不停的哭喊“窮窮窮”,倒不如教會孩子時刻保持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告訴孩子:“窮只是暫時的,爸媽相信通過自己努力工作,日子會越來越好的。你要好好學習,跟爸媽一起奮鬥”。

比起哭窮,家長的以身作則纔是最好的教育。

責編:邱欣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