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在大規模的兵團作戰的戰場上,一兩個團幾千人在這樣的戰場上,可以說是滄海一粟,對於整個戰局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不過在解放戰爭進行到了末期,國民黨軍有一個團起義以後,卻帶給了敵人非常大的震撼,特別是蔣介石聽說以後更是氣得暈倒,直接被送到了醫院進行救治,這究竟是怎樣的一支部隊。

這個團就是我們中國歷史上第一支傘兵部隊,要說起來傘兵部隊或者說叫空降部隊是二戰時期興起的一個兵種,是用飛機將我軍空降到敵人後方進行作戰的部隊,當然由於在敵人後方空降作戰,部隊作戰的危險係數大大增加,因此每一個傘兵實際上都是精銳。

國民黨軍的傘兵部隊是1944年由杜聿明在昆明組建的,在第一次滇緬戰役結束以後,由於在戰爭中看到了我軍的作戰能力,因此從滇緬戰場上撤下來的部隊在印度接受美式裝備以及美軍的訓練方式重新組建部隊,因此有了後來的新一軍和新六軍,除了美式裝備分別組建了其他各軍外,當時還按照美國人的思想,籌備建設傘兵部隊。

這也是現代化軍事思想下,我軍首次組建的傘兵部隊,其成員全部都爲中高等軍事院校畢業,武器裝備全部都採用美械裝備,兵員素質出衆,具有較強的地面突擊能力,抗戰末期是曾投入作戰,解放戰爭時期,除了部分曾參加過徐州地區的作戰外,並沒有大規模的投入實用,可見蔣介石心目中,將這支部隊看作是心頭肉一樣。

國民黨軍傘兵部隊共分爲三個團,但可能就連蔣介石自己也不知道,這個精銳的傘兵部隊已經被我地下黨滲透,雖然佈置工作是從1949年纔開始的,但是成效卻很大,一開始地下黨準備的是策劃傘兵部隊司令張緒滋起義,後來在籌劃無果的情況下,改爲策動其下屬部隊,特別是當時的傘兵二團中有大量的地下黨員但由於傘兵二團團長爲人比較頑固,致使起義計劃執行並不容易。

但就在這個時候傘兵三團團長劉農畯卻主動聯繫到了地下黨,準備在合適的時機發動起義。傘兵三團之中的地下黨員雖然不多,但由於組建時期都是後方招募的,大家大多數都爲親戚,因此部隊帶起來也非常容易,而且就連我軍當時也沒有想到,傘兵三團的團長願意走上起義的道路,畢竟當時我軍在這幾支部隊中的滲透不夠。

隨着到了1949年3月20,蔣介石爲了保障自己精銳部隊的力量,令傘兵部隊兵分三路進軍福州,並伺機撤往臺灣,也因爲這個命令,差點使得起義計劃破產,但好在傘兵三團後來又接到暫緩南撤命令,爲了起義順利,劉農畯在部隊出發時候,刻意挑選了較小的艦艇,以便於部隊掌控,雖然當時三團中還有很多不安定因素,但在劉農畯籌劃之下,艦艇一出發就改道向青島駛去,並順利的實現了起義,傘兵三團起義對蔣介石來說,是一個非常沉重的打擊,但其實如果不是因爲局勢發生變化,從傘兵司令張緒滋後來情況來看,如果能促使他和平起義,那麼對蔣介石的打擊,恐怕會更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