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号,经历坎坷,备受万千影迷期待的《姜子牙》终于上映了,截止本文发布前,该影片票房已成功突破3.2亿,不仅领跑国庆档,打败了拥有强大卡司阵容的《我和我的家乡》,同时也直接刷新了此前由《哪吒》所保持的1.44亿动画电影首日票房纪录,属实令人欣慰。

然而口碑方面,《姜子牙》的命运非但没有像《哪吒》那样好评如潮,充满惊喜,反而还遭到了许多网友影迷的吐槽;截止本文发布时,其豆瓣评分已由开始的7.5分下降到了7.1分,与《哪吒》至今还保持的8.5分存在一定距离。

同为国内顶尖团队精心大制作,两者为何出现这样的落差?

从影迷的评论中不难看出,争议最多,吐槽最多都是关于影片的剧情,觉得《姜子牙》蹭《哪吒》热度,故事平淡老套,人物弧光弱,甚至有毒舌的网友直言“哪吒有多成功,姜子牙就有多失败”。

那《姜子牙》剧情真的有如此不堪吗?

与《哪吒》一样,影片亦是对古典神话故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与再创作。在以往的影视作品中,姜子牙的重要性虽说从不亚于哪吒,但给人的印象更多的是犹如“工具人”般的形象,因此常常对其挖掘甚少。

而此次影片从姜太公的视角出发,讲述了封神之战后,其被贬下凡失去神力,为重回昆仑,陷入迷茫困顿之中,继而踏上寻找自我,拯救苍生的曲折故事,可谓是一次大胆且具有意义的尝试与探索。

接下来,我们将从影片的画面、设定、世界观以及剧情来综合分析《姜子牙》是精心之作,还是敷衍了事?

在视觉制作上,由于同属一家公司,因此《姜子牙》的整体画面特效与《哪吒》同为一流水准,甚至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主人公姜子牙的难度有过之而不及。

同样,为力求影片中九尾狐的生动真实,导演还“苛刻”地要求制作团队将九根尾巴都做成了独立的动态系统,也就是相当于平常9倍的工作量。据统计,影片制作历时15560天有余,1600多人日夜艰苦奋战,总加班累计打车车程都可以绕地球一圈了,其背后的辛酸可想而知。

当然,也正是这股精雕细琢的态度,才让《姜子牙》的画面精美得犹如仙境,几乎让影迷们挑不出什么瑕疵。

(略剧透)人物、世界观及剧情方面,影片将天尊设定成一个满口仁义道德,众生平等,力求苍生过得更好,实则道貌岸然,高高在上,导致战乱之后,世间依旧一副生灵涂炭的模样。

一些影迷观看后,觉得影片所讲述的就是一个简单的“电车难题”,缺少新颖。但其实仔细从影片前半段的铺垫中,我们可以察觉出,影片不仅仅局限于“拯救多数,牺牲少数”的悖论中,更多的是在探讨、挖掘人性深处,明白“一味强调集体利益,忽视个体”的行为,不过是另一种披着社会达尔文的弱肉强食。

当妖不再是邪恶的化身,人类不再是懦弱无能的象征,而神也不再是善良正义的代表,其背后的统治不过是权力斗争下的结果,你是否还会一如既往地坚持它的正当性?这是影片一个值得探讨的地方。

至于一些关于《姜子牙》在蹭《哪吒》热度,好收割一波票房韭菜的言论,显然是不经之谈。

尽管《姜子牙》如今的高热度得益于《哪吒》的成功,但两部影片所描绘的“封神宇宙”并不相同。比如比较典型的申公豹,在《哪吒》中是一个邪恶狡诈且具有一定悲情色彩的人物,那句“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凭你怎样努力都无法搬动”更是成为了金句。

然而到了《姜子牙》这里则被被塑造成了一个拥有八块腹肌的“傻大憨”,有喜剧色彩的同时,也不乏有自己的人生态度,与姜子牙之间也更像是一种亦敌亦友的关系。虽不算颠覆,但能够看出创作者在该人物塑造上的用心。

但其实在预告期间就已经罕见地提示观众,影片不适合八岁以下观众观看,其言外之意就是观看者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以及理解能力。从而思考到影片表层故事下,所想要探讨的核心。

总而言之,《哪吒》与《姜子牙》所被观众寄托的期待值不同,结果自然也不会被平等看待,但后者同样是一部完成度极高,画面精致,主题立意深远的作品,实在是不该被轻易地抹杀与嘲讽,而国漫崛起之路,也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创作者与观众携手同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