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档最让人热血沸腾的莫过于《我和我的家乡》,贴合国庆中秋双主题,让每一个离家在外还抑或是守着家乡的人看了都深有感触。作为一部集合了知名大导一线演员的大制作,无论从剧本还是后期甚至是周边都是相当用心的,摇滚老炮郑钧为《家乡》所做的推广曲《父的三北》也十足体现了“诚意之作”四个字。

1、

《父的三北》是取材于陕西民谣《赶牲灵》,而陕西恰恰是郑钧的老家。老乡用乡音唱起家乡曲那份独特的乡亲之爱与《我和我的家乡》自然是超契合。很多人也会好奇和不解,《父的三北》这是什么意思?听上去很难解的感觉。

但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细细去理解,我们知道这应该是一首与父亲有关的歌,而郑钧选择唱出《父的三北》正是为了纪念自己为三北防护林献身的亲爱的父亲。

郑钧的父亲郑善斌是最早一批投身三北防沙林建设的工作者之一,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后来还不幸患上白血病英年早逝。郑钧改编创作这首歌,将自己对父亲浓浓的思念和敬意写进了歌词里。

2、

《回乡之路》集齐了邓超、闫妮、王子文、王源这样的主演阵容。对于邓超俞白眉联手的作品,很多小伙伴可能会有阴影,觉得他们的喜剧更像闹剧并且十分不好笑很尬。

但这一次《回乡之路》邓超俞白眉摒弃了那些喧哗和浮躁的东西,从海报就可以看出那种淳朴的情怀,看得出邓超这一次是要好好地坐下来讲一个故事了。

电影中邓超饰演起“油腻”土大款乔树林,为了演出原汁原味邓超特别学习陕西话,还吃了不少陕西名吃。作为客串的王源也一改往日清新少年的样子,演起了乡村教师,看来《地久天长》的获奖也给少年带来很多启发。白净的王源为角色牺牲形象,整个人皮肤黝黑土味十足,一口陕西乡音念出贺敬之的诗歌《回延安》看得人也是惊喜之中充满感动。

而《回乡之路》整个故事也将镜头对准中国四大沙漠之一的毛乌素沙漠,通过曾经的荒凉干涸和如今的枝繁叶茂,淳朴自然而又满怀深情地讲出治沙英雄们,在背后默默所做的一切。

3、

无论从立意还是最终呈现出来的画面,都能感受到这是邓超俞白眉返璞归真的一次真情之旅,想来也只有这样诚意满满的细节,才能打动郑钧这样的摇滚老炮,不仅倾尽全力创作,还忆起自己的父亲。

在这首歌之前,或许很多人都会认为郑钧是被父母宠坏的叛逆少年,又或者是深受“原生家庭”戕害,所以才怼人不留情面,看谁不爽就轰谁,随时拿起枪炮保护自己的玫瑰。听了《父的三北》才明白,原来这个少年他也许都没来得及体验自己与原生家庭之间的那种摩擦,更没来及的让父亲见识自己的叛逆,就已经早早地失去了父亲。

知识分子家庭的底色给了郑钧创作的文学基础,而七岁丧父与母亲哥哥相依为命的日子,虽然让他过早地明白了生活的真相,却也塑造了他摇滚的内核。郑钧曾两次报考大学,最后就读于杭州电子工学院学的与音乐艺术根本不沾边而是工业外贸。

虽然专业与艺术不沾边,但“外贸”专业的特点也让郑钧有很多机会接触外来文化,英美六七十年代优秀摇滚乐队与音乐人的作品深深震撼着郑钧,郑钧也成为被“ The Beatles ”影响的一代人。郑钧的骨子里是摇滚的,他的摇滚自信自得自我,却又可以通过自己这份独特深深去感染别人说服别人。

从第一张专辑《赤裸裸》到最新的作品《父的三北》,郑钧的作品里都是他的纯真与追求,没有矫揉造作每一首都来自对生活的体验和入骨的表达。高晓松赞他是“国宝级嗓子”,而郑钧却始终坚持“只做自己喜欢的摇滚乐”。

能一辈子坚持自己的热爱不改初衷,郑钧足够称得上是“摇滚老炮”。所以那些如果放在别人嘴里说出来或许会过于自大的言论,由郑钧说出来总是会多一份爽感。“家乡,就是一个可以回归到最初的地方”,这是郑钧通过《父的三北》所传达出来的,而芸芸众生即使无法回到故土,只要心在最初的地方,那么家乡就不会遥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