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长征时因为敢于直言,职务一降再降成为普通士兵,55年授大将

围棋,黑白分明,恰如人生。

新中国十大将之一的黄克诚大将就很喜欢下围棋,他在围棋中观军事谋略、看社会风云、察人生变换,这个业余爱好也蕴含着他的人生态度,黑就是黑,白就是白,不容掺杂。

黄老一生战功卓著,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但由于他性格正直,宁折不弯,多次向上级进忠言,因而他又多次遭到误解而被降职。

1931年盛夏,中央苏区正在进行第三次反“围剿”,红三军团第三师政委黄克诚正在前线指挥,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要他立即回到军团政治部领受任务。

他来到军团政治部后,肃反委员会的负责人就递给了他一份名单,让他按照名单抓人。

黄克诚一看名单,上面所列的人大多数是第三师中的基层干部,眼下他们正在率领部队同“围剿”之敌浴血奋战,他不想捕人,为名单上的人作担保,但肃反委员会根本不听他的辩解,让他按名单捕人。

回到部队后,他决心抗命,拒不捕人。

几天过去了,肃反委员会不见第三师有一个人送过来,便一再向他催问。

他最后决定秘密通知名单上的人暂时上山躲避,啥时候打起仗来再回各自的部队参战,打完仗马上再上山躲藏。

肃反委员会数次来第三师抓人都无功而返,也察觉到是怎么回事,最后撤销了他第三师政治委员的职务。

1931年11月,黄克诚被再次启用,调任红三军团第一师政治委员。

1932年10月,在宁都会议上,黄老因为坚持正确的主张,被下放到教导营任教导员。

红军长征后,黄老重回指挥员岗位,担任红三军团第四师政委,他和师长张宗逊指挥所部一路奋勇拼杀,先后突破敌人第二、第三道封锁线,又与红一军团协同作战,强渡湘江,控制了界首渡河点,在光华铺同敌人展开了对峙,为后续部队渡江创造了有利条件。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进行了缩编,红三军团取消了师级建制,缩编成4个团,黄老担任红十团政委,在娄山关战役中,他率红十团和兄弟部队反复冲杀,再次攻进遵义城。

到达遵义后,黄老找出半年来的报纸,研究当前的形式,他向上级领导提意见:“现在红军部队所剩不多,保存革命力量是当前的重点,要极力避免打硬仗。”

但是他的建议被上级领导理解为对革命悲观失望,缺乏信心,事后将他再次撤职,随军反省。

1935年9月,中央俄界会议后,部队整编,黄老被调离主力部队,被任命为军事裁判所所长。

上级让他把那些掉队的人员抓起来审判,他看到这些转战万里出生入死的同志得不到信任,心中十分不忍。

他对上级的命令坚决予以抵制,并据理力争,结果再次被撤职,当了一名普通的红军战士。

不过,到陕北后,他又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卫生部部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黄老曾先后担任第344旅政委,第二、四纵队政委,苏北区党委书记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黄老曾担任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负责整个东北的后勤工作,在他的努力下,后勤工作井井有条,保证了各次战役前方充足供应。

新中国成立后,黄老接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和总后勤部长,主持总后勤工作,抗美援朝结束后,他担任国防部副部长,成为彭老总的得力助手,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黄老一生刚直不阿,敢于直言,为人所称道,后于1986年病逝于北京,享年84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