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太累了。因为当你的个性变得敏感时,你很容易察觉到别人的情绪和想法。如果你坚持自己的想法,你会成为一个懂得同情、理解他人、为他人着想的“老好人”。

而这,在心理学的层面上看,是很影响我们自身的心理健康的。

估计,大家在小时候会不时听到大人说:

“你一定要学会善解人意”。

但,其实这真是我非常讨厌的一句话。

简言之,理解能够为他人转换思维、理解。学习后,当你无法控制“理解”的“出场几率”时,别人的情绪中就会有一点点“风吹草动”,比如悲伤、失望和愤怒。我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们很快就会注意到的。下意识地想:我让助教不开心了吗?我该怎么做才能保存它?慢慢地,考虑别人的感受,觉得自己应该照顾好别人的情绪,让身边的人快乐,生活细心,个性敏感。

真的,很累,非常累。

善解人意本是好事,会让我们在人际交往中非常有优势,不轻易和人起冲突,自带吸引力。

但性格变得敏感后,善解人意,反而会伤害自己,忽略了“自己”的意。

甚至让别人都惯性地忽略我们的“意”,认为你的“善解人意”是理所当然的,你必须理所当然地退让、理所当然地付出。

否则,你就会变成了对方眼中的“坏人”。

02

如果你问:

“什么时候,你开始厌倦做个好人?”

“好人们”可能会说:

“当我的好,变成理所应当的时候。”

最近,在复习《请回答1988》时,我特别爱我的二女儿德善。我妹妹保拉脾气暴躁。她不必做家务。她想找什么东西大喊大叫。我弟弟余晖是我父母的宝贝,很受人爱戴。贤惠,善解人意。妈妈做早餐,姐姐和弟弟叫了水煮蛋。妈妈打开冰箱,里面有两个鸡蛋,眼睛立刻望向德善这边。没等妈妈说话,德善说:

“不用管我了,我不吃也可以。”

一家人围着吃烤鸡。德善的眼睛盯着鸡腿吞口水,眼睁睁看着妈妈先掰了一只大鸡腿给姐姐,再掰一只大鸡腿给弟弟。最后,才给她一个小鸡翅。

她以为,她的牺牲,爸妈是知道的。

直到德善18岁生日,她表达了很多次不想再和姐姐一起过生日,想单独过。但因为德善从来都是为别人考虑的一方,而自己的需求,习惯性地被爸妈忽略,似乎她的想法从来都不重要。

她终于崩溃了,自己的付出和牺牲都被当做理所当然。

她终于把压抑多年的委屈倾泻而出:

“为什么就对我这样?我好欺负吗?我是可以随便对待也无所谓的人吗?为什么不给我煎荷包蛋?我也很喜欢荷包蛋的。为什么不给我吃鸡腿?我也喜欢吃鸡腿的……”

爸妈才知道,德善承受了这么多的委屈。

“善解人意的孩子只是不会无理取闹而已,他们只是适应了应该表现成熟的环境,习惯了他人充满误解的视线罢了。”

03

对于那些敏感并能理解他人的孩子们会发生什么?武志红老师写道:好孩子是一个不会求救、不会发声的孩子。在我看来,善解人意的人是。压抑自己的情感和正当需要,牺牲自己的利益,委屈自己去体谅别人。不会拒绝,过度付出,失去自我。举个例子,你可以帮一个同学买一两次快车。稍后,他会请你帮忙快递。你愿意帮你的同事带一两次外卖。后来,他让你每次都带。明明我没钱,当别人向你借钱时,大方伸出援助之手,忘了不好意思。有时候你想说不,你不能说这个词。沮丧的。

不仅如此,太善解人意的人,在亲密关系里,往往不敢索取“爱”。

我曾经历过一段异地恋。

害怕影响他工作,几乎每次都是我一个人坐几个小时车辗转去找他,来回从来不要他接送。每逢节日,问我想要什么礼物,我都说不需要。因为知道他没什么钱,不想他破费。工作不顺心,身体不舒服,我都不敢告诉他,因为怕他担心,又没办法陪在我身边。

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分手的时候,他跟我聊了很多。他说我太独立了,让他觉得,我完全不需要他,我们之间总有一种疏离感。

“希望你以后,也能试着让别人多爱你一点,多爱你自己一点。”

我哭了。

我才知道,太善解人意,让我忽略自己太久了。

这,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幸福。

04

太善解人意的人,源于缺乏情绪界限.

事实上,这一切主要是由于缺乏情感界限。为什么没有情感的界限?除了与生俱来的对他人的情感敏感之外,它还经常被培养出来。孩子的两个主要需求是从父母那里获得归属感和认识到他们的重要性。当他们发现父母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时,孩子们想确认他们被爱着,他们是父母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他们会想方设法证明他们有被爱的价值。比如,德善扮演的好孩子不喜欢煎蛋和鸡腿。他希望能体贴、体贴,以换取父母的一点爱。大多数这种情况发生在儿童感到不安全的环境中,例如缺乏爱的家庭、单亲家庭、语言暴力和身体暴力的家庭。比如孩子哭,父母会用各种方法让你不要哭,不要你哭。哭是软弱的。如果孩子ji许哭,父母就会生气。

实,这一切一切,主要都是源于太缺乏 情绪界限。

为什么会缺乏情绪界限?除了天生对他人的情绪敏感,很多时候是从小培养出来的。

孩子的两大需求是从父母那里获得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

当发现父母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时,孩子想确认自己是被爱的,自己是父母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就会想办法证明自己有被爱的价值。

比如德善,扮演一个不喜欢吃煎荷包蛋和鸡腿的乖孩子,希望善解人意的体贴,可以换来爸妈一点点的爱。

这多数发生在让孩子觉得不安全的成长环境里,比如缺爱家庭、单亲家庭、经常有语言暴力、肢体暴力的家庭等环境里。

比如,孩子一哭闹,父母就会用各种办法让你不许哭,再哭就不要你了。

哭就是不乖,软弱无能。如果孩子还是继续哭,父母就更愤怒了。

总之,不允许孩子有真实的情绪。

还有很多养育者,总是把自己的情绪责任,归结到孩子身上。

比如,养育者经常说:

“要不是生了你,我早就跟你爸离婚了。” “你怎么这么笨,我被你气死了。” “你成绩这么差,我说出去都觉得丢人。” ……

这些带有责怪、攻击性的话语,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别人的愤怒、悲伤、难过等情绪,都是自己的问题,自己有责任去解决它。

由于得不到养育者充分的爱和关注,孩子只能小心翼翼去觉察养育者的情绪,被迫学会善解人意,害怕自己不这样做,就陷入受伤、不被爱的恐惧。

而善解人意的付出,能消除自己心中的不安,看到别人开心,才能保证自己是安全的。

于是变成一个体贴的小大人,帮养育者分担辛苦,照顾养育者的情绪。

慢慢地,我们就无法分清哪些是别人的情绪,哪些是自己的情绪,哪些是别人的事,哪些是自己的事。

05

如果可以,我希望大家都不需过于善解人意,要学会先照顾好自己

我之前曾深受太善解人意之苦,我不喜欢这样的自己,却不知道怎么改变。

直到心理咨询师告诉我,当你感到不舒服的时候,觉得太过于考虑别人感受的时候,摸摸自己的心脏,与自己对话:

“嘿,你好啊,这么多年,你受委屈了,谢谢你一直以来的陪伴,我爱你”。

太善解人意的人,常因为忽略自己的情绪太久了,丢掉了与自己的连接。

要走出这样的困境,我们必须要连接到真实的自己。

怎么做呢?

在善解他人之意前,先善解自己的意。

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

正视自己、尊重自己的需求,学会合理的自私,适当维护自己内心的感受。

而一个忍能否尊重自己的需求与感受,与父母的引导是密不可分的。

我想起在《爸爸去哪儿》第五季里,嗯哼被爸爸带到幼儿园时,主动给每一个小朋友分蛋挞。分到最后,只剩下一个蛋挞,可是还有嗯哼、老师和杜江没有吃到。

杜江引导嗯哼把蛋挞给老师,但嗯哼说:那我吃哪个呢?

他也想吃蛋挞,并且明确表达出来了。

最后,嗯哼把蛋挞分成了三份,每个人都吃上了。

既保护了自己的感受,又照顾了别人的感受。

杜江曾说:

“如果可以任性被宠爱,哪个孩子愿意在委屈中变得懂事呢?而且在他们这个年龄,还不能分辨出谦让和委屈,宽容和自责时,太懂事的孩子背后往往是有一些自卑,担心别人不喜欢,担心做错事。小心翼翼地看着大人的脸色,就失去了孩子应该有的放肆和任性,我不希望我的孩子是这样的。”

所以,他非常尊重嗯哼的天性,只要不过分,都鼓励嗯哼按自己的想法去做。

△ 图源:网络

再者,明确情绪界限,学会课题分离。

当你觉察到别人的情绪时,认真想想,“这真的和我有关吗?我真的需要为此负责吗?”

个体心理学大师阿德勒认为,人的一切烦恼都源于人际关系。

之所以烦恼,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认可、爱、支持……

怎么解决呢?阿德勒提出“课题分离”的办法。

就是能够分清楚别人的事和我的事,别人的情感和我的情感。

别人的情绪,别人的事,是别人的课题,不是自己的课题,你不需要为此烦恼。

父母、朋友、同事、恋人等,每个人都有独立的人格,他们的人生是自己的,不需要你来为他们负责。

在界定了别人的情感界限之后,决定是否帮助他们解决情绪,这是我自己的课题。体谅、适当付出,不需要压抑自己,过度付出。工资过高,伤害自己,会给别人造成很大的压力。当我们遇到问题时,我们相互理解,并在对方需要时给予支持和陪伴。如果我们能帮忙,如果我们不能,我们可以。做一个男人,要为自己着想。我希望你照顾别人的时候能照顾好自己。因为对你来说,你是最重要的。

世界和我爱着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