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今年9月的母婴市场,完全没有9月份该有的样子!

来源:中童观察

文 | 中童传媒记者 木帛

“以往到了9月份,我根本不敢出差。微信、电话一个接一个,门店要货。今年,9月份我出去了两次,半个月,手机几乎一个信息都没有。”

山东某代理商李涛对母婴营养品评论表示,李涛做了4个品牌:2个营养品,1个羊奶粉,1个辅食品牌,“本该到了金九银十的日子,所有门店都出货少,出货慢。”

然后,他就去看了合作客户的朋友圈。

针对朋友圈的发法和内容,李涛之前和合作门店培训过。“主要包括三类内容:一是产品广告、卖点的传播;二是贴心的育儿知识等服务类的提示;三是走单晒单,让顾客感知哪类产品销售好。”

一般来说,冬半年好于夏半年,按常理说,进入9月份后,应该能够看到朋友圈晒单数的增加。“但是,我翻了好几个做得很好的店老板的朋友圈,近两周来,几乎没有发过晒单的朋友圈。”

李涛问其中一位合作门店老板怎么不大发朋友圈了,老板无奈地说,“因为就是没卖货,发什么?”

“这个9月份,完全没有9月份该有的样子。”李涛感慨说,今年营养品、零辅食,还有奶粉完全卖不动,门店都不敢进货了,进了就过期了。

同样,上海的一位代理商王超也很苦恼。

“金九银十旺季来,货卖堆山不怕多。”这句话是代理商往年常常与门店说的最多一句话。今年中秋国庆双节将至,各路电商摩拳擦掌,大有背水一战之态势。代理商王超也不甘落后,鼓励门店为双节加紧备货。

“可门店说:现在进店率都惨不忍睹,暂且不进货!”

门店老板的做法很明朗,因商品流转速度极慢,预判备货极有可能变成积压品,对所谓的“滞销品”持有消极态度。王超说,“门店担心现在形势下,备货后担心变成滞销库存。在无有效动销方案下,不能怪门店态度消极。”

那么,是代理商不愿出方案吗?

显然也不是。“一切营销落实时,皆有成本,但并不能保证预期效果。尤其在今年这样的行情下。”

王超沮丧地说:“今年太难了!”

的确,今年大环境不好,这是事实。

另一个事实是,门店对代理商、品牌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代理商只是品牌的搬运工,门店是绝无忠诚度而言的,门店需要的是“有生存依靠保障”的产品,不是滞销带来的损失。

“市场是残酷的,不会理睬任何理由及辩解。”王超说,在艰难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只有打破固化思维,在逆境中不断优化方案与总结教训才能杀出竞品的重围。

“只想用笑脸及专业术语来低成本获取客源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而凡是创新都有成本代价,纠结得失就失去行动,没有行动就失去未来。”

(应被访者要求,李涛、王超均为化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