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泽县马壁乡举办“决战决胜奋斗有我——我的脱贫故事”主题演讲活动,由全乡战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三支队伍”成员为主力,生动讲述了在扶贫一线的感人事迹、先进典型和广大贫困户在脱贫路上的所作所为。

演讲中,大家用真挚感情的讲述,引起了在场所有乡村干部的思想共鸣、情感共鸣,弘扬了主旋律,展示了新时代马壁乡脱贫队伍苦干实干、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和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

用心做扶贫 用心感人心

秦必村的驻村工作队员,是个团结互助的典范团队,虽然经历了中间更换队员,但他们战斗的意志不曾减退,他们的革命情谊更加深厚,他们在炙热的太阳下为群众拆旧房屋,他们在实验田中辛勤耕耘,种植的蔬菜带动贫困户获得增收,群众从不在嘴上夸他们,因为他们已经在群众心里住下了。

扶贫路上的你我他

马壁村的脱贫队伍有些事迹让人动容。第一书记窦超有和队员郎福龙的亲人住院了,自己还在加班加点回不了家;为了打消贫困户对政策的误解,通过送上一串葡萄的修剪知识,打开了群众的心结,取得了群众的信任;为了凸显党员干部带头作用,他们不分白天黑夜连轴录入数据,人户比对,这是初心的支撑,更是使命的召唤。

一声爸爸一片天

郎寨村的故事里是一对让人心生怜悯的父子,面对脑瘫的儿子,本就是贫困家庭的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面对生活的困境,他选择坚强面对,在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的不断帮扶下,他的生活有了明显改善。老实憨厚的他不愿再麻烦大家,总说“人要知足,要懂得感恩之类的话”。或许是感动了上苍,在一次电视台录制节目的现场,脑瘫的小儿子第一次不经意的喊出了一声“爸爸”,在场的人不禁都潸然泪下。

真情帮扶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

辛庄村驻村工作队员年龄都偏大,作为全乡最偏远的一个村,往返县城需要一个半小时的车程,他们是来自企业的工作队员,他们坚持不懈的结合自己工作单位的实际,力所能及地为村里的贫困户争取利益,也在不断的往返县城和村里之间为群众义务捎东西,点滴真情就在一言承诺和践诺上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就在双脚丈量和政策的解答中默默传递。

“三个坚持”的脱贫故事

下石村一个市级驻村干部张宇琦的坚持带来了今天村里草编产业的花团锦簇;一个贫困家庭的坚持,成就了李兰平这个农村妇女由一个技术小白到草编艺术民间专家的转变;一个单位的坚持书写了一曲干部坚定信心、扎根基层促脱贫,群众积极主动、思进思上谋发展的热血篇章,干部和群众始终心连着心。

守初心担使命 青春无悔献农村

东里村第一书记原国虎的故事是从第一个入村的年头开始的,由最初的机关小伙,到现在的创业青年,六年来,他始终坚信脱贫路上离不开产业发展,就这样从订单农业到规模养殖,从自己当菜农开车送菜跑销路,到现在利用网络直播创新销售新模式。他的青春在汗水的浇灌下朴实而又绚烂,青春不悔,一往无前。

我们是一家人

海东村的“两委”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之间早已达成一种家人的默契。无论是在主动联系车辆送贫困户到市里医院住院治疗,亦或是在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时的加班加点,都主动碰面会商,在简单沟通之后任务便被分解到位,各负其责的在最快的速度内完成。使命驱动和责任牵绊,是这“一家人”面对工作时首要想到的元素,心照不宣,彼此了解、共同进退。

潜心实干 助力脱贫

机关好领导、扶贫好干部,卫寨村的驻村工作队员没有辜负他们的誓言。工作队长张拴成总是能把苦日子过的很充实,因为他最能沉的下去,村里的每个贫困户的情况他都如数家珍,以至于贫困户的好多事情都交由他做主,这份沉甸甸的信任是他几年如一日抛家舍业、默默奉献换来的。

于无声处听惊雷

唐村的沟谷风景很迷人,这里有巍峨的群山,也有如玉带般的瀑布群。驻村工作队员们默默的在这群山环绕、流水潺潺的环境中耕耘着脱贫攻坚事业,在看似无声的奉献中积攒了对群众的亲情,无论是半夜突然出现在群众最需要去往医院救治的路途上,还是不断用自己的真诚一次次化解村里矛盾工程中,无声的奉献收获的确是掷地有声礼赞。

同志亦是兄弟

王河村支部书记平红强把电话本上存着的新搭档王海兵的名字悄悄改成海兵兄弟,这缘于脱贫攻坚的一场硬仗。"国办系统的数据的录入今天必须拿下……”面对着上级下达的要求,王海兵和其他专班成员二话不说从下午一直干到了凌晨,此时平红强心里对王海兵这个机关大干部形象的看法,似乎在一夜之间就成了完成了转变。

不负韶华 奋发有为

刘村工作专班又来了两个棒小伙,加上第一书记刚好凑成一副“铁三角”,有素质、有经历、有热情、有爱心,太多的形容词都不能掩盖刘村村支部书记任俊林的喜悦之情,脱贫攻坚有了三个年轻人就像开了挂一样,农村天地广阔,青年大有作为,刘村专班的工作队员用激情和努力谱写了新时代青年投身脱贫攻坚事业的壮美赞歌。

石槽有个云南妹 要干一番茶事业

石槽村云南“茶妹”唐小芳是早年嫁到石槽村的云南媳妇,在原住地养成的炒茶技艺没成想来安泽以后会派上大用场。从一开始的不自信,到最后驻村工作队员的鼓励和村干部的大力支持下,她的手工茶慢慢地小有名气了,并且她自己也紧跟时代开始网上直播,从采茶到制茶的过程全方位展示,闯出了名堂。现在村里也建好了茶厂,到时候像唐小芳这样的农村妇女都可以守着家门学到技术,增收致富的道路越来越宽广了。

大山深处有家人

要去就去最偏远的地方历练,王小建带着这样一个想法一头扎进了马壁乡同浮山、古县交界的荆村。面对着看不尽的大山,伴着泥土和青草气味的空气,起先他的内心是激动的可随着脱贫攻坚任务的逐步加重,路途遥远带来的影响远远超过预期。即便是到乡里汇报工作也是一段耗时的路途,往返县乡村之间对接工作,穿梭在田间地头和户下的走访以及数据录入工作,让他疲惫不堪,但他却感到充实,欣慰的是他在心里想把大山深处的这个家照顾好,这就足够了。

马壁乡党委政府就是脱贫攻坚队伍的坚强后盾,风雨兼程、携手并进,为全乡决战完胜脱贫攻坚共同交出一份让群众满意的答卷。

马壁乡脱贫攻坚队伍,用朴实的情怀和拼命的干劲,让全乡的脱贫攻坚工作始终高标准推进,你们是群众的贴心人,你们工作的排头兵,在新时代新的长征路上,必定再立新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