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9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高性能计算”总体专家组组长钱德沛,2020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HPC China 2020)上发表主题报告时披露,新形势下高性能计算发展面临的挑战。

从2015年4月对中国国防科技大学及其相关国家超算中心实施禁运起,时至今日,美国已经把中国主要的超级计算机研制单位全部列入“实体名单”,实施禁运和封锁。

在严峻的国际环境下,E级和后E级计算面临重大技术挑战,主要包括:降低系统功耗、提高应用性能、改善可编程性、提高系统可靠性等。面对这些挑战,需要体系结构的创新,关键技术的突破和软件硬件的协同。

在超级计算方面,我国要解决一系列卡脖子问题。

《亲爱的数据》出品

在高性能计算硬件方面,比如:高性能处理器和加速器、内存芯片(特别是3D内存)、新型存储系统\器件(例如非易失存储器件NVM)、高速互 连网、光传输和光交换器件、IC设计EDA软件、先进的芯片制造工艺等。

在高性能计算应用软件方面,目前大部分工程计算软件依赖进口,更大的问题在于,基于国产处理器的超级计算机上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怎么解决。

钱教授同时也披露,研发“新一代高性能计算系统及其应用”和“带动自主可控基础软硬件技术与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是我国编制高性能计算领域“十四五”发展规划中的两个考量。

《亲爱的数据》出品

目前,“十四五”高性能计算方向重点研发专项的立项仍处于建议阶段。其使命和愿景是研制新一代高性能计算机及其应用系统,使我国算力得到大幅提升,以满足国家创新发展的战略需求。在过去20年的发展中,我们始终强调机器、应用和环境的协同发展。

“十四五”仍将坚持这一路线,在高性能计算方向聚焦三大任务:

新一代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研发,高性能计算机应用关键技术和领域应用软件的研发,依托国家超算基础设施的领域应用平台研发。

科技部目前很关注如何使算力成为国家新型基础设施,真正把计算能力像水电一样便捷地提供给用户。在此背景下,建立“超算互联网”的思路被置诸案头。

目前这些动议还仍在酝酿阶段。(完)

《亲爱的数据》出品

《亲爱的数据》出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