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犯了錯誤之後,面對父母聲色厲茬的批評卻一點兒也聽不進去,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

爲什麼孩子不能夠把自己對他的批評記在心上,再也不犯同樣的錯誤呢?不少父母因爲孩子不聽管教,不把批評放在心上的問題而愁掉了頭髮。

01

孩子不聽批評,照樣我行我素

小劉的兒子已經6歲了,可還是一副混世小魔王的樣子,在家裏作威作福就不說了,到了學校還成天惹是生非。

小劉經常接到老師的電話,請他去學校裏“喝茶”,順便給其他受害家長賠禮道歉。

出了學校後,小劉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可是孩子卻還是一副“你能奈我何”的拽樣,照樣我行我素,讓人看了就來氣。

都說“子不教,父之過”,小劉身爲孩子的爸爸,對於自己這個不成器的兒子,真的是有心無力。

但是他又拒絕讓孩子的媽媽插手孩子的教育,因爲他認爲孩子的媽媽只會縱容寵孩子,根本無法養出一個負責任的孩子來。

可是自己的教育卻又沒有得到一絲成果,孩子聽不進自己的批評,小劉無奈之下只好答應讓妻子試一試,看看她是怎麼做的。

妻子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通常都是採用“懷柔政策”,以好好和孩子講道理爲主,可是小劉認爲,這種溫和的教育方式根本對孩子起不了任何作用。

但事實證明,他很快就被打臉了。

在孩子又一次犯了錯誤,這一次,他在和同學們踢足球的時候,把對方隊伍裏的一個小男孩給撞倒了。小男孩的腿和手肘,都被擦破了皮,流了好多的血。

這一次在給對方家長道歉賠償之後,孩子的媽媽上線了。

她首先安慰了孩子讓他不用過於擔心那位受傷孩子的傷勢,寬慰孩子說:

“媽媽知道你撞倒同學不是故意的,你想要贏得勝利的決心媽媽很支持,也相信即使不用這種方式,你也一定可以帶領隊伍得到第一名。

但是在競技比賽中,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媽媽相信作爲小小男子漢的你,在比賽中一定會遵守比賽規則,利用正當的方式贏得勝利,還能夠收穫朋友!

所以以後不要出現這種行爲了,知道嗎?好好和同學相處,這樣纔是媽媽的好孩子!”

不得不說,在話術這方面,妻子比小劉厲害多了。聽完了媽媽的話,兒子頓時答應了媽媽,說自己會好好記住的,以後再也不犯這樣的錯誤了。

小劉在一旁瞪大了眼睛,自己打罵批評兒子的時候,孩子的態度從來沒有這麼溫和過,更不要說還主動承認錯誤了!

難道,真的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嗎?小劉陷入了深深地沉思當中。

02

分析:

小劉在批評孩子的時候,採用的是偏向暴力的手段,這樣的教育方式不僅對糾正孩子的錯誤只有一絲絲的積極影響,還會影響孩子和父母之間的親子關係。

小劉的兒子不聽爸爸的話,反而還經常對着幹,就是因爲如此。

而孩子的媽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採用了偏向溫和的教育方式,不僅讓孩子很好地接受了批評教育,還讓孩子更加懂事聽話。

其實,這是因爲孩子媽媽在批評孩子的時候,採用了“三明治效應”,讓孩子再讚美中欣然接受了批評。

03

什麼是“三明治效應”?

在批評心理學中,人們把批評的內容夾在兩個表揚之中從而使受批評者愉快地接受批評的現象,稱之爲三明治效應。

舉個例子,就比如小劉的妻子在批評孩子的時候,先是肯定了孩子想要贏得勝利的決心,之後再委婉批評了孩子的錯誤做法,最後表達了自己對孩子的期望和鼓勵,把批評夾雜在讚美與肯定之中,這讓小劉的兒子欣然接受了批評。

04

父母巧用“三明治效應”批評孩子,讓孩子在讚美中發現自己的錯誤

①孩子肯承擔自己的責任

父母利用“三明治效應”批評孩子,能夠讓孩子再贊沒腫發現自己的錯誤,並且肯承擔錯誤所帶來的後果和責任。

這樣可以有效地把孩子培養成爲一個負責任的人,孩子今後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也會更加細心,更加認真,可以有效減少錯誤的發生。

②孩子瞭解是非,明辨對錯

父母巧用“三明治效應”教育孩子、批評孩子,能夠讓孩子瞭解是非,明辨對錯。

只有孩子懂得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他才能夠分辨出自己的行爲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在做事情之前,孩子會深思熟慮,考量衆多。

在父母的這種教育之下,孩子做事情會更加謹慎,更加小心。

③孩子不會再同一個地方摔倒兩次

父母巧用“三明治效應”教育孩子,讓孩子瞭解並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孩子今後就不會因爲同樣的原因犯同樣的錯誤。

喫一塹才能長一智,孩子絕不會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

如果孩子不接受批評,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今後還有可能再犯。

05

和你說句貼心話

父母在批評孩子的時候,要利用話術,將批評夾雜在讚美之中,這樣才能夠讓孩子欣然接受自己的錯誤,承認自己的責任。

今日話題:你平時是用什麼方式批評孩子的呢?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