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和我的祖国》感动了很多人,其中的7个故事截取了建国后的7个重要事件,新中国成立前夕、原子弹爆炸、中国女排奥运会取得三连冠、香港回归、北京举办奥运会等这些历史瞬间很快就能勾起全民记忆,引发观众共情。

如果说,《我和我的祖国》是将个体置身于大历史背景下的书写,那么作为姊妹篇的《我和我的家乡》则是将普通小人物的生活完全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去,外卖小哥、家乡发明家、乡村教师、治沙人、基层村干部,这些小人物都是现实世界中的平凡人,却是如此的鲜活、接地气,有力量。

《我和我的家乡》中的5个单元都选择了“家乡巨变”这一共通主题,拍摄地上又分别选取了祖国的东西南北中5个地理空间,使得故事能够覆盖祖国各地的观众,引发情感共鸣。并且每个单元之间,让网友参与进来,用全民拍家乡的短视频衔接起下一个故事,最后所有的短视频汇集成祖国版图,告诉观众片中的故事只是千千万万故事中的一个。

为了更好的契合国庆档的氛围,这次《我和我的家乡》的5个单元全部采用喜剧形式诠释,几乎汇集了国内目前最好的喜剧创作者,以“疯狂”系列形成自己黑色幽默风格的宁浩;开发出“唐探”IP的陈思诚;打造出三部“囧系列”的导演徐峥;执导过多部喜剧的邓超、俞白眉组合;以及东北土地为喜剧土壤、曾经创造出票房黑马《夏洛特烦恼》的闫非、彭大魔组合。再加上总监制张艺谋、总导演宁浩、总策划张一白加持,一张电影票看遍9大导演、百位演员,完全值回票价。

其实,喜剧片不好创作,想要拍得搞笑,不生硬,不容易。

但五个单元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不仅拍得好笑,笑点密集,还笑中带泪,让观众在影院留下感动的泪水。宁浩的《北京好人》单元延续了去年《北京你好》中张北京的故事,再次搭档葛优,借用医保的故事将小人物的那种真实与善良刻画的淋漓尽致,特别温暖;陈思诚在《天上掉下个UFO》中延续了“唐探”系列的热闹喜庆风格,王宝强与刘昊然一出场就自带熟悉的BGM,再加上黄渤演绎“无用发明家”的爆笑日常,土味科幻和喜剧形成一种惊喜碰撞;《最后一课》中,徐峥在前半段用一种喜剧的方式为范老师模拟了一堂课,而后半段随着范老师的片段记忆,为观众上了一堂情感教育课;《回乡之路》用一种反转方式致敬治沙英雄,片尾还出现了现实中的真实人物,现实与银幕形成一种强有力的呼应;《神笔马亮》是5个故事中笑点包袱最多的一个单元,全东北籍演员的天然幽默,加上各种包袱段子的有效输出,笑点太炸了,没想到一个关于农村扶贫的故事用喜剧的方式讲述会如此的和谐,这才是主旋律电影的正确打开方式。

《我和我的家乡》虽然是在国庆档上映的主旋律电影,却毫无疑问是一部“好看”的电影,以每一个平凡的小人物为基础,以现实生活为底色去创作,用喜剧的方式打动你,让你在影院里笑着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