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工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我国工业废水呈现的特点是:废水排放量大,含盐量高、有机物浓度高和治理难度大等。

我国人口多,人均使用水量低,随着水源水质恶化,水危机日益严峻,因此,国家发布《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鼓励工业废水深度处理回用,节约用水;部分地方标准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DB37-3416.3-2018《流域水污染综合排放标准——小清河》要求废水限盐1600mg/L,COD小于50mg/L。

中水回用及零排放技术成为应对这一局面的最佳方法之一,因为它不仅仅是节约水资源,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能极好地减少污染排放,同时降低用水成本。

常用的中水回用及零排放工艺是以预处理、双膜法、电渗析、蒸发结晶/双极膜等技术集成,具体工艺如下图1、图2所示:

常用中水回用及零排放工艺一
常用中水回用及零排放工艺二

废水通过预处理降低悬浮物、有机物(COD)、硬度,保证悬浮物几乎为零,COD小于40mg/L,硬度小于100mg/L,后续采用双膜法工艺将大部分水回用。双膜法的浓缩液通过电渗析、蒸发结晶进一步提浓,最终实现盐水分离;或者通过电渗析双极膜制备2moL/L的酸碱,实现废水及盐资源化利用。

工艺核心优势

自主研发

变废为宝,实现废水全回用

多项万吨级示范工程实践

实现中水回用、盐与干泥的分质处置

产水水质良好,满足生产回用要求

针对水质恶化、水资源紧缺等现状,近年来久吾高科在造纸废水、冶金废水、印染废水方面均依托成熟完善的膜集成成套技术,奉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实现了废水的“零排放”。久吾高科造纸废水零排放工艺系全球制浆造纸废水治理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实现了废水全回用,为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格局作出新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