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目前的切尔西来说,国际比赛日之前的这场大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对于宝贵的3分,很多蓝军球迷却有些不买账,比赛结束后,“切尔西进球全靠萨科”成了热点话题。

不可否认,切尔西上半场的攻坚的确遇到了不小的阻力,下半场的几个进球也和水晶宫后卫萨科的失误存在直接关联,但要把赢球全部归功于对方中后卫的失误,却是极不公正的观点。

要知道,切尔西进攻受阻乃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比赛开始前,我曾经写过一篇前瞻,主要观点是切尔西赢球不是问题,但进攻会遇到不小的困难,取得一场大胜并不容易。现在来看,除了最后一条被打脸,其余的预计并未落空。

切尔西的进攻之所以会受阻,是因为水晶宫在斯坦福桥肯定要收缩阵型,将重兵屯于低位来抵御切尔西的进攻。霍奇森做出这样的安排,是队内较为严重的伤病所致:

左路的范安霍尔特、施禄普全部高挂免战牌;右路的汤森伤愈不久,状态尚未恢复;中路的米利沃杰维奇也是刚刚走出伤病名单,还不具备首发所需的功力;中后卫位置更是需要后腰库亚特临时客串……

左中右三路均存在问题,对手只需充分利用场地宽度,打出快速的横向转移,便可将水晶宫的隐患放大,上一场埃弗顿便是用这一套路将其击败。

摆在霍奇森面前的,只有一条路,放弃纵向防御空间,用高密度的低位防守来确保防线宽度不被利用。上半场,这一安排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他们没给切尔西的横向调度留出空间。

上图是水晶宫对阵埃弗顿时送出的点球,在J罗完成斜长传转移后,左路队友随即获得弱侧攻击的空间,水晶宫后卫沃德在慌乱之下,手臂不慎碰到足球,改变了球的运行路线,被主裁判判罚点球。

而在对阵切尔西的上半场比赛中,这种情况没有再出现。上图是若日尼奥在右路的斜长传转移,由于水晶宫球员的补防非常迅速,奇尔维尔得球后,并未获得向球门发动攻击的空间。

通过两场比赛的对比可以看出,只要水晶宫屯兵于后场,那么切尔西的进攻肯定要受到极大的阻力。毕竟,攻坚乏力的问题,切尔西至今还没有很好的解决。虽然球队引进了维尔纳和哈弗茨,但两名德国人尚未与球队产生化学反应。

上图这次进攻,可以说是切尔西整个上半场进攻的缩影。坎特和哈弗茨的前插,为维尔纳腾出了接球空间,但维尔纳得球后,却没有合适的传球路线。

在这种情况下,维尔纳应该选择向右路或者后方过渡,但德国人却依旧选择向前传递,可以看出,在水晶宫防线的消磨下,切尔西球员已经出现了心态急躁的情况。

不过,水晶宫的低位防守取得了效果,但仅靠这些并不能阻挡切尔西获胜。屯重兵于低位,固然能够挡住对手的冲击,却也只能跟着对手的节奏跑动,时间一长,场上球员们的消耗会变得非常大。

而水晶宫现在的阵容深度,便经不起这样的消耗,他们必须通过快速反击,或者将整体阵型适当外扩,加强中前场的逼抢来改变比赛的节奏,以缓解后防线的压力。

但是,切尔西球员的注意力相当集中,几乎没给水晶宫留出任何施展这两个手段的空间。一方面,蓝军后防线发挥非常稳定,只让水晶宫获得了4次射门机会,将反击威胁压缩到了最低限度。

另一方面,水晶宫一旦将阵型外扩,球员之间的间距便难免扩大,对几个问题节点的保护力度也会同样减弱。而切尔西一直在等待着这样的机会,只要水晶宫的阵型出现松散,切尔西便能打出较有威胁进攻。比如上半场结束前,水晶宫刚刚前压,若日尼奥便送出一脚直传,为亚伯拉罕制造了一次良机。

按照这个节奏,切尔西的确应该获得一场规模不大的胜利,而小胜之所以会演变为大胜,是因为霍奇森在下半场的一次不合时宜的调整。

下半场一开始,水晶宫把压制重点放在了若日尼奥身上。霍奇森的调整不无道理,因为切尔西上半场的横向调度尽管没有太大效果,但若日尼奥一次又一次的准确转移,还是给后防线带来了不小的消耗,所以他们需要通过限制若日尼奥来缓解压力。

但是,这一招若是放在萨里时代或许管用,而兰帕德接掌球队后,若日尼奥的进步相当明显,不再惧怕对手的钳制,企图对若日尼奥下手的球队都吃了大亏。水晶宫也是如此,正是这一安排,才导致了他们的溃败。

上图是切尔西第一个进球之前的场上态势。由于水晶宫的防守精力分散,切尔西在外围的传导路线已经失去了障碍,制造弱侧的战术目的已逐步实现,即便没有萨科的失误,切尔西撕开水晶宫防线也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从战术执行的角度来看,切尔西虽然进攻一度受阻,但球员们的注意力非常集中,既能及时扼杀对手的反击威胁,又能在对手露出破绽之后抓住机会一击致命,这样的胜利,绝对不是依靠萨科的失误这么简单。

切尔西在场上的表现值得肯定,但兰帕德的部署仍然存在欠妥之处。虽然球队在攻击线上引进了多名新援,但哈弗茨、维尔纳等人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英超的节奏,所以球队攻坚乏力、乏术的问题一时半会儿还难以解决。

而作为主教练,应当通过针对性的战术布置,帮助这些新援尽快适应、融入,比如在比赛中尽可能地为其制造更大的活动空间。而面对水晶宫这种采取低位防守的球队时,切尔西应当用连续不断的横向转移来实现目的。比如开场后不久,哈弗茨为坎特制造的射门机会,就是利用这种方式获得的:

可是,兰帕德却把负责组织调度的若日尼奥放到了更为靠右的位置,这就让切尔西的向前推进更多是通过从右向左的方向来完成。这种传导、调度方式的单一化,无疑会影响到球队的进攻效果。

当然,兰帕德这样的安排也自有其道理,因为左路的奇尔维尔尚未达到最佳状态,不能完全靠他来承担整个左路推进的任务。把进攻重心放置到右路,让奇尔维尔执行较为简单的弱侧攻击任务,则是个不错的办法。

不过,水晶宫对此显然也有充分的准备。尽管若日尼奥与奇尔维尔的连线十分顺畅,但对手却没给切尔西留出攻击弱侧的机会。对于这种情况,兰帕德本应及时做出调整,通过调整进攻方向,让左右路的力量更为均衡,以此为前场制造更多的活动空间。

但兰帕德在整个上半场都没有做出实质性的改变。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兰帕德的部署在上半场有效地消耗了对手的精力,为下半场的风云突变打下了基础。但从维尔纳几次略为急躁的处理来看,若能及时做出变化,效果可能会更好。

不管怎么说,这场大胜对于蓝军来说非常及时,希望兰帕德能够在接下来的休赛期,认真总结得失,帮助新援尽快融入球队,让球队的表现尽快趋于稳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