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比1,一个近乎于天方夜谭的比分,这是热刺做客曼联,完成的赛果,嗯,没错,这里是梦剧场,一个造梦的地方,只不过这次的主角不是主队曼联,而是客队热刺。

赛前,穆里尼奥放出一系列烟雾弹,一边回忆自己在曼联所取得成就,温情满满地表示,对于曼联,他仍旧是有感情的,而且绝对是“一口闷”的那种;一边又开始花式吹捧,认为曼联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他们终将会拿回属于这支球队基因的冠军。

乍一听,这些话都挑不出任何毛病,当然,我也挑不出来,我只能说穆里尼奥恭维得恰到好处,然后,一顿“捧杀”之后,热刺真的就将曼联给屠杀了。

屠杀的过程,我不想细表。大家都看在眼里,你可以说马夏尔那张红牌葬送了曼联的比赛,然而我想说他那次冲动的报复动作,事实上是曼联全队焦躁心态的缩影,比赛仅仅开始30秒,曼联就获得点球并如愿取得领先。怎么看,这都是很符合曼联赢球定律的既定剧本。

然而,仅仅过了3分钟,热刺就立刻还以颜色,将比赛重新拉回到同一起跑线上;又过了3分钟,热刺竟然将比分反超了,这种剧情反转的速度,换谁,谁不急啊?

刚好拉梅拉给了马夏尔一个情绪发泄的渠道,后者还真就往套里钻,这怪不得别人,控制情绪应该是一支顶级球队的顶级球员所必备的素质,既然无法做到不去授人以柄,更加不要责怪别人抓住你的软肋,设计了一场本不该发生的闹剧。

因为这张意外的红牌,这场本该精彩纷呈的比赛,从原本可能的各种技战术互锤,变得有些索然无味,此后的比赛,曼联可以说,毫无斗志,上半时就1比4被打崩盘了;下半时,这种情况还没有改善,其实,我个人觉得曼联还是欠缺了一种精神,下半时,哪怕曼联能够奋起直追,拼得个3比6收场,我也能够敬曼联是条汉子,然而,这样的剧本,并没有发生。

对于热刺,还是那句话,大胜的比赛,不需要我来过多指指点点,包括桑切斯开场那记无脑送点,我都不想多提。不过,我想从另一个角度,多夸夸热刺,至少穆里尼奥这套用人哲学,够人学一阵子了。

【你可曾想到,热刺会排出这样一个4-3-3阵型?奥里耶+雷吉隆的二鬼拍门模式,只有穆里尼奥敢这么设计】

废话不说,我们直接看穆里尼奥的首发排兵布阵,本场比赛,穆里尼奥排出了一个出乎绝大多数人意料的4-3-3阵型。

门将:洛里;

后卫(从左到右):雷吉隆、戴尔、桑切斯、奥里耶;

中场(从左到右):恩东贝莱、霍伊别尔、西索科;

前锋(从左到右):孙兴慜、凯恩、拉梅拉;

门将不多说,戴尔和桑切斯也没什么问题,两个边后卫的选择有些出人意料,原以为这样的比赛,穆里尼奥会派上本·戴维斯和多赫蒂这两名过去热刺比赛的常规首发,毕竟雷吉隆初来乍到,只踢了一场比赛,而且防守端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至于奥里耶,明眼人都知道多赫蒂的防守更加稳健。

但是,雷吉隆和奥里耶都是以速度见长,包括桑切斯他的速度也不慢,穆里尼奥这套先发的设计,用意再明显不过了,就是要限制曼联几名边锋的速度,包括打中锋的马夏尔,其实都更像一名边锋,这种设计思路很有针对性,我只是觉得稍微有点儿大胆,在这样一场全地球人都知道非常关键的比赛之中,穆里尼奥祭出这样一套后卫组合,魄力可见一斑。

再有就是三中场的设计,此前穆里尼奥在联赛杯对阵切尔西时曾经祭出过类似的三中场组合,只不过当时热刺排出的阵型是5-3-2,三中场的球员是恩东贝莱、西索科、热德松,我当时说,这是一个很惹人注目的布阵尝试,结果,对阵曼联,穆里尼奥竟然大胆移植了这套三中场的设计思路,只不过,热德松换成霍伊别尔,位置上霍伊别尔和西索科也进行了互换。

当时,我对热刺的中场设计,评价是缺乏推进力,更注重横向的覆盖和拦截,这样一换,感觉就大不一样了,相比西索科,霍伊别尔既能够站住位置,提供拦截覆盖能力,又有一定的出球能力,前面有了凯恩和孙兴慜的存在,恩东贝莱的位置,也能够更往前顶一顶;西索科在边中场的上下能力,更是热刺可以倚重的利器,刚好与奥里耶和桑切斯这条相对让人不那么放心的右路形成了互补。

再来说锋线三叉戟,孙兴慜如愿复出,这个基本可以预料到,赛前穆里尼奥对于孙兴慜能否复出,就有些含糊其辞,故布疑阵,此前,贝尔温连续拼了两场,小卢卡斯上一场也拼满了全场,这些几乎都预示着孙兴慜必然回归。

联赛杯对阵切尔西大放异彩的拉梅拉,上一场比赛被雪藏,这一场首发用意也很明显,结合前后场的人员布置,穆里尼奥的排兵布阵核心奥义就是要提速,用速度对抗对手冲击力的同时,也要用速度来冲垮对方。

【拉梅拉居然涨球了,貌似不止可以做个搅屎棍】

聊完比赛的概要设计思路,我们不妨继续聊聊球员,不知道为什么,我还是想先聊聊拉梅拉,因为这一场比赛给我的感觉,这名球员的表现貌似已经和以往大不一样。

联赛杯对阵切尔西,给我的感觉拉梅拉更像是一个单箭头,彼时热刺的替补中锋还没有最后敲定,当时拉梅拉的使用方式,感觉有点儿偏向于作为凯恩替补的方式倾斜,当然,作用不可同日而语,拉梅拉尽管表现积极,但是闷头将球带死了的情况,还是不少见,所以,我更倾向于将其定义为搅屎棍型前锋。

这一场比赛,拉梅拉的表现,大不相同。

我先不说拉梅拉在造成马夏尔红牌的那次“冲突”之中,耍了一个小聪明,就说拉梅拉这场打边锋的表现,相当可圈可点,上得了前线杀敌,也能回到己方半场,协助对于热刺来说比较羸弱的右路防区进行防守。

重要的是,拉梅拉在热刺由守转攻的过程之中,还完全读懂了穆氏防守反击的快攻哲学,像下图这样后场长传与孙兴慜连线,让我不敢相信这竟然是拉梅拉的视野。

【奥里耶场上作用很明显,穆里尼奥提速的设计赌对了!】

再来说一下奥里耶,奥里耶攻击力强的属性,在热刺这套非常有针对性的战术体系里,完美发挥了出来,下半时奥里耶打进那记精彩绝伦的进球就不说了,事实上,奥里耶多次前插到敌方身后腹地都造成了不小的威胁。

譬如下面这球,凯恩一如既往提到高位,曼联左侧突然暴露出大片空挡,奥里耶果断高速前插,凯恩也心领神会,人到球到,传出一记洞穿曼联整个左侧防区的绝妙身后球,这个球的核心要义就在于,凯恩提到高位,拉梅拉往中路跑,奥里耶自然就空出来了。这是用速度型边锋和支点型中锋的共同牵制能力为奥里耶制造的机会,当然后者也基本上算是比较争气,除了没能最终破门。

我们再来看一个动图,热刺打进的第4粒进球,由恩东贝莱发起,也是长传吊到曼联左侧身后的空挡,奥里耶如出一辙杀将出来,为孙兴慜送上了助攻。

这一球,我要顺带夸一下恩东贝莱,这正是穆里尼奥所希望的中场球员的出球方式,也是恩东贝莱的绝活,他的视野和脚法都是热刺阵中超一流的存在,甚至在整个英超,整个欧洲都排得上号。

奥里耶接二连三获得这样的机会,你可以说曼联后防烂,但不得不承认热刺战术设计的巧妙。

顺带还想说一下,奥里耶在防守端的贡献,我们以奥里耶和拉梅拉共同夹防卢克·肖的一次防守为例。

这次防守刚好体现了热刺战术设计的两个方面,一是拉梅拉利用速度优势深度回到后场防守,二是奥里耶利用他的身体天赋积极顶防,这也刚好涉及了穆里尼奥一直强调的防守体系,在穆里尼奥看来,防守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当年,麦孔在穆里尼奥手下成为世界最佳右后卫,离开穆帅之后呢?

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弱点,组合起来,能够起到多人合力的作用,那么这就是一个好的体系。

【穆里尼奥是一个注重细节的教练,热刺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

其实,本场比赛还有很多值得说道的地方,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列举了,比如霍伊别尔在中轴线的作用,有时候大家都觉得他犯规多,但是他的犯规其实都是很聪明的犯规,会第一时间阻断对手的进攻。

比如,再一次首发登场亮相的雷吉隆,也许感觉到了身上责任的重大,不像第一场比赛那么秀了,防守端稳健了许多,进攻端仍旧是一把利器。

比如,本·戴维斯上场后,我们居然发现他竟然会过人了。

这都是热刺可圈可点的地方,有热刺阵容设计的巧妙,也有鲇鱼效应的刺激,总之,能体现出热刺方方面面都是一个蒸蒸日上的态势。

这里,我想着重强调下,穆里尼奥的半场换人调整,既然使用拉梅拉的战术目的达到了,热刺也在比分上获得了巨大的领先优势,那么,一张黄牌在身的拉梅拉是时候要下场休息一下了,因为拉梅拉下半场势必会吸引曼联的仇恨,成为敌方球员的众矢之的,继续冒险让拉梅拉踢,划不来。

另有一个有爱的细节,在于穆里尼奥仍旧给了阿里出场亮相的机会,来粉碎外界的各种谣言,可以说一场看似简单的90分钟比赛,甚至于,下半场几乎等同于垃圾时间,在穆里尼奥的脑中,却和我们眼里大不一样,他要竭尽所能思考到每一处细节,这,或许就是穆里尼奥能够纵横足坛这么多年的可怕之处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