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之中国女排》,个人观感6分(满分10分)。

前半部分有感动有泪点,后半部有点垮。整部电影下来过于流水线,一板一眼,导演想讲的故事很多,时间线拉得很长,但是太散漫,节奏不够紧凑。

个人观感,该电影的定位出现了问题。从电影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来,原先电影叫做《中国女排》,由中宣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拍摄。

如果电影叫做《中国女排》,那么它就涉及到中国女排40多年的成绩总结,尤其是涉及在世在位几任排协、总局领导班子的历史地位、成绩总结、形象定位,以及镜头比例等问题。

电影是现任班子推动的,当然他们最想汇报的是他们这届班子的成绩,很难对历史成绩不偏不倚。

电影是导演的艺术。这样的问题,摆在一个体制外的导演,还是一位自幼留学在外的香港导演面前,它就注定了失败。

敢叫《中国女排》,女排有十冠王,即有十次夺得世界大满贯赛事冠军。陈可辛导演不能去拍摄某一片段或者某次夺冠经历,而是要拍40年的故事。

从主人公来说,电影选了吴刚饰演袁伟民、黄渤饰演陈忠和,巩俐饰演郎平,三位女排的传奇教练。

吴刚饰演的袁伟民,执教成绩无疑是最突出的,中国女排在他的麾下夺得三冠王,也是前三冠。成绩突出,推动着袁导,任过亚排联主席、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中国奥委会主席。袁导的铁血风格,是中国女排成功的DNA。

袁导还是陈忠和和郎平的恩师,推动着陈忠和和郎平执教了国家队。

郎平是现任女排教练,但很多人不知道她在1995年到1999年就担任过国家队教练。那四年的成绩,没有大赛冠军并不算理想。这该不该拍摄进去,这是一个问题。

如果拍进去,那么电影的主角变成黄渤和彭昱畅饰演的陈忠和更合适。儒帅陈忠和,才是中国女排完成中兴的领军人物,2001年到2009年任国家女排总教练。2003年拿世界杯冠军,2004年拿雅典奥运会冠军,是双冠王。雅典奥运决赛的超级逆转翻盘,该是结尾。

在陈导的麾下,女排的世界杯冠军,是阔别17年的世界杯冠军。奥运会冠军,是时隔20年的奥运会冠军。含金量十足。他带领的女排姑娘,被叫做黄金一代。

陈导的突出成绩,让他在2003年被评为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和抗疫的钟南山并列。可陈导身上也有争议点,2002年世锦赛的让球事件,该不该拍摄。

陈忠和是男主的话,对这届女排班子无法交代。

郎平是现任国家队主教练,她执教是女排的重生,成绩也是实打实的三冠王,两次世界杯,中间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冠军。

陈可辛导演选择的讲述方式是,以郎平为贯穿这个中国女排历史的主线,选择性忽略或跳过其中多位导演的功绩,电影戏份的重点为郎平时期的女排重生。

陈忠和教练为了电影中的郎平主线牺牲最多,变成了故事的配角,执教成绩,变成了一闪而过的图文字幕。主要篇幅变成了他和郎平的友情,以及他在2008年奥运会上败给郎平,一上一下之间凸显郎平的功绩。

疫情前的初版电影《中国女排》中,陈忠和是吃不到鸡腿就大吵大闹、被年轻队员教训没有雄心大志的形象。陈忠和还就此向上层领导,强烈抵制,请求删掉他的各种情节,要维护姓名权和名誉权。

网络曝光陈忠和给领导们的建言信中,说他曾两次向陈可辛导演提出过不能这样拍摄他,陈导不以为然,还说“电影要夸张点才会有人看”。

片方没有回应这段争议。最终播出的片子改名《夺冠》,彭昱畅和黄渤饰演的陈忠和,始终没有出现陈忠和的名字,仅以“教练”代替。

显然最终对成片不满意的不止陈忠和、黄金一代的女排队员们,包括郎平作为球员时期的80年代队友,教练袁伟民们均没有以实名的身份出现,甚至连名字都没有打出来。这更像是一种不满和抵制。

80年代的队员有名字的是陈招娣,已经去世的传奇女排队员。

连电影映后的交流环节,陈可辛团队都没有提到陈忠和的名字,只是用“另外一名教练”。

郎平是这届领导班子扶持上马的,这部电影也是这届班子推动的,真人实名出演的是现役的多名主力女排队员朱婷、张常宁等,也是郎平的弟子。片中郎平的扮演者,是郎平的女儿白浪。

主拍这届班子和郎平的女排改革,改革就意味阻力,可真正阻力又不能拍出来,又不能否认前辈们的成绩,着实不易。

如果电影刚开始就定位为《郎平传》,或者三个传奇阶段的任何一个,而不是《中国女排》,会好操作很多。《中国女排》根本就不适合拍成个人英雄主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