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兵不厌诈。”1968年,苏联成立一个名叫“战略欺骗总局”的部门,专门用来忽悠人。

顾名思义,该部门的主要职责就是极尽手段搞“欺骗”;苏联战略欺骗总局隶属于总参谋部,性质为情报机构。冷战时期,两大阵营剑拔弩张,彼此都想打“有准备之仗”,变着法子想要摸清对方家底。战略欺骗总局的一大主要职责便是发现、跟踪敌方卫星,搜集、整理与之相关的情报,推算卫星划过苏联上空的轨迹并推测其想要窥测的目标,对目标做相应的伪装以达到给敌对阵营造成误判的目的。

战略欺骗局的这手绝活还经常用于一些“副业”,例如在阅兵时,迎面开过来的某款新型主战坦克看上去威风凛凛极具杀伤力,实际上只是个半成品;某种新式大规模杀伤武器庞大的体型带给人以巨大的压迫感,它其实就是个壳子,成本比一辆卡车高不了多少。根据资料,苏联战略欺骗总局最得意的作品莫过于导弹防御系统——有观点认为,在各种包装与夸张的鼓吹下,苏联导弹防御系统的理论性能被搞得面目全非,这直接导致美国无法准确判断以作出相应的应付。

照理说,苏联战略欺骗总局所做的工作涉及国家机密,这样一个部门应当行踪隐秘,尽可能地削弱自己的存在感才对,事实却恰好相反。战略总局在其国内有着十分显赫的地位,其组织框架也非常庞大。苏联战略欺骗总局拥有一个中央指挥所和下属7个处,有直属的部队,其机构遍布苏联各大军区、舰队。若情况需要,友军还必须协同战略欺骗总局行动,连克格勃都不例外。从某个角度看,战略欺骗总局的存在与斯大林时代如日中天的内务部有几分相像。

如此庞大的体系自然需要一位足够强悍的权势人物来驾驭,苏联战略欺骗总局的掌门人正是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奥加尔科夫元帅,二战期间,此君的主要职责并非直接带兵打仗,而是多以负责工程保障为主;1959年于伏罗希洛夫总参军事学院深造完成后,才在军区和一些重要部门担任主职,后来官至苏军总参谋长、华约武装部队总司令。奥加尔科夫元帅在历史上或许比较“低调”,但他出手却非常狠——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西方-81”军演便是其代表作之一。

奥加尔科夫有着极其高深的军事理论水平,同时,他又善于创新,主张以新型战略战术和武器装备来武装军队。早在二战时期,他便以“勇敢无畏”而著称,随着苏联老一代将帅淡出历史舞台,奥加尔科夫成了苏军中的箭头人物之一。1968年4月,他被任命为苏联武装力量第一副总参谋长,同年设立苏联战略欺骗总局。

比起朱可夫这样纯粹的军事统帅,靠着搞军事工程保障工作一步步走上来的奥加尔科夫反而获得了更独特的视角。不少传统的苏军高级将领认为,只要火力够猛攻击强度够大,天底下就没有打不下来的要塞。这种看法颇具过去风靡一时的“大舰巨炮主义”的影子,但它很快就遭到了现实的敲打。越南战争期间,美军投入了一批新型电子战装备,它们在实战中留下了惊艳的一笔。例如在1972年5月,美军对北越要道清化大桥发动新一轮袭击。要知道,美军在此之前先后共出动飞机700多架次,浪费了上万吨弹药,这座桥岿然不动。

在过去的攻势中,美军把各种新旧武器全都用了个遍,高层甚至不惜违背总统“只打击目标不伤害平民”的指示,下令“(为摧毁大桥)不惜将整片地区变成火海”。然而这非但未能实现目标,反而令美军损兵折将,多名飞行员沦为战俘。在1972年5月13日的新一轮攻势中,美军仅动用了15枚907公斤和9枚1360公斤“铺路石”激光制导导弹便摧毁大桥,这一战例无疑带给现代战争背景下的人类以巨大启示。

奥加尔科夫无疑很早便意识到了这点,他在自己的军事理论著作中着重强调:核武器的出现直接改变了人类对现代战争的认识,开始左右世界格局,但这绝非战争发展的终点;相反,人类马上就会迎来新一轮的军事理论变革,在这场革命中,计算机技术和探测技术将会成为主导。在新军事技术的影响下,常规武器将会发挥巨大威力,其扮演的角色不逊于核武器。这套理论的核心思想其实并不难理解,正如他所说的那样,精确打击的目的并非为了节约弹药,而是用最短的时间摧毁敌人的防御系统和工业体系,把敌人的枢纽、指挥中心等等全部打掉,瓦解对方的反击能力,使其成为待宰的羔羊。

事实上,奥加尔科夫也是这样做的。1982年,他发表《历史教导我们提高警觉》一文,再次重申了未来战争中新型军事技术的重要地位,不久,苏军便成立了第一支师级数字化试验部队。在自己新战略理论基础上,奥加尔科夫不断以新式武器和战略战术思维武装的苏军,在证明了自己的新思路确实能够显著提升部队战斗力的同时,他也做了许多模拟。奥加尔科夫以同等强度的模拟攻击反推出一个令人沮丧的事实:假若美国也玩这手操作,苏联在这样的攻势下将同样束手就擒。为此,在继续提升苏军信息化作战能力的同时,他也极尽手段地迷惑敌人,掩藏苏军在相关领域研究与建设方面的成就,夸大苏军常规战术和武器的威力,搜集和整理敌方卫星的运动轨迹,做好应对准备。总而言之,战略欺骗总局将“欺骗”发挥到了极致。

当然了,要做到这些,战略欺骗总局需要全军的配合,鼎盛时期的奥加尔科夫获得了至高无上的实权。例如,当战略欺骗总局推测到西方国家的间谍卫星将对苏联某军区展开侦测时,总局只需要一通电话,该军区就要提前动员,关闭无线电和各种设施,藏好一切可能涉及到机密的东西,甚至还需要搬出一些旧式武器做伪装。任何军事机构、部门想要修建新的基地或营房均需经过奥加尔科夫的批准,甚至连克格勃都没有特权。不仅如此,他的部门不但影响着苏联的舆论,还与各国大使有着直接的外交联系。一时间,奥加尔科夫成了权臣,当时的苏联高层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人们所看到的东西,只是奥加尔科夫想要他们看到的。”

对一位军人来说,获得如此的地位显然是非常荣耀的,但对政客而言,混到这一步,触及到他人利益时就意味着离“死”不远了。首先,奥加尔科夫得罪的第一伙人便是军队里的大佬。虽说他的新战略的确十分犀利,像一柄长矛以无可抵挡之势直接刺穿敌人的铠甲,这很符合苏军的气质,然而苏联人对它不以为然。俄国人有句俗话:“碰到困难,大棒横扫。困难变多,大棒加粗。”这话的道理跟苏军所尊奉的“大纵深作战理论”核心思想十分吻合,后者主张以一波无法抵抗的强力攻势摧毁对方的防御体系,紧随而来的后续部队负责收残。

“大纵深”自然是霸道无比,在后来的“西方-81”军演中,苏军在世界的关注下模拟了从莫斯科一直平推西欧,最终在巴黎会师的全过程,整个过程中表现出的压迫感令整个西方阵营倍感绝望。但在奥加尔科夫看来,这种强势很大程度是靠人和武器装备的数量堆出来的,正所谓“量变引质变”,却不一定是真正的强。显然,相比用长矛刺杀敌人,老派苏军将领们更喜欢挥舞大棒;奥加尔科夫想要把自己对应对未来战争的构想变成现实,无疑需要对苏军做深度且全方位变革,这与老派将领们的观念产生了直接冲突。

他手握的令人炫目的权势无疑招来了他人嫉妒,彼此间甚至到了不加掩饰的地步。例如在1979年,奥加尔科夫权衡利弊,反对出兵阿富汗。他并非不支持打仗,而是认为有限战争根本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料,时任国防部长的乌斯季诺夫忍不住狠狠敲打了一番,当场发飙道:“还轮不到您来说教,您只须执行命令!”果不其然,奥加尔科夫对苏军的掌控并没能持续太久,他对全军的大规模改造仅持续了两年便被扫地出门——1984年,奥加尔科夫被迫离开总参谋长岗位,降为西部方向总司令。

讽刺的是,在奥加尔科夫惨遭排挤的同时,大洋彼岸的美国倒是兴起了一股“奥加尔科夫热”。他对苏军的改革仅仅持续了三分钟热度,美军发现后却将其奉为圭臬。时任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的威廉·佩里对苏联元帅的战略思维进行了全方位评估,最终认定它十分有效。借着几年前美国军事理论家汤姆·罗纳提出的“信息战”构想,美军高层立即对自家军队开展了新一轮升级,收益无疑是显著的。美国人对奥加尔科夫从不吝惜溢美之词,甚至把这个过程称为“奥加尔科夫革命”。

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军在实战中祭出一连串惊艳表现,尤其是1991年的海湾战争更是成为世界各国的教科书。相比之下,在这个领域起步更早的苏联却在历史舞台上黯然退场,其显赫一时的“大纵深”、“钢铁洪流”等王牌成了流传在江湖中的传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