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是一件亘古不变的话题,不论古代还是现代,不论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希望自己能活得长一些。

但数据显示,寿命长的人群中,女性比男性多一些,除了先天的生理优势,还与很多良好习惯有关。随着年龄增长,人会逐渐走向衰老,这是正常的自然规律。

中医认为,“男属阳,女属阴”,女人以阴血为本,若女性的阴血比较充足,就要恭喜了,说明她的身体还不错,衰老较慢,或与长寿有缘。

寿命长的女性,多有5种表现,希望40岁后的你,能多占几个!

表现一:皮肤红润、有弹性

随着年龄增长,人的皮肤会随之衰老,出现皱纹、斑,变得没有弹性、失去光泽。

若一女性的皮肤比较红润,说明她的气血比较足,不易长皱纹,也会比较有弹性,同时脸上的斑也会较少,主要与气血运行顺畅有关。这类人遇任何事不爱生气

表现二:入睡快、睡得香

从睡眠的质量来看,能了解她的气血是否充足,如果一个女性的睡眠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得越来越差,可能与气血不足有关。

若一女性入睡快、睡得香,说明身体内气血调节比较好,一觉会睡到自然醒,醒后精力也会很足,这类人的气血比较足。

睡眠好的女性,利于体内气血规律地运行,能滋养脏腑,调节体内阴阳平衡。

表现三:月经规律

月经是女性成熟、衰老的重要信号,月经初潮是生理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而闭经、绝经是女性衰老的信号。

如果一女性的月经比较规律,说明体内卵巢功能还不错,雌性激素及孕激素水平调节比较平衡,这样的女性更容易长寿。

若过了30岁,月经量逐渐减少,甚至有血块,变得不规律,可能是体内气血不足的表现,这时不想老得太快,最好补一下气血。

表现四:白发出现较晚

中医认为“肾其华在发”、“肾乃先天之本,脏腑阴阳之本”。

随着年龄增长,人的肾精会逐渐减少,头发也会逐渐变白、稀疏,如果一个女性的白发出现的比较晚,说明肾精充足,气血也会比较足,或与长寿有缘。

表现五:手脚有温度

对女性来说,手脚经常冰凉是很常见的,正因如此,很多人认为这种表现是“正常的”。实际上,总感觉手脚冰凉,可能是气血运行不畅,也可能是体内寒气比较重,导致血液流动不畅。

如果一个女性的手脚总是有温度,手掌颜色红润,指肚饱满、有弹性,这是气血充足的表现。

正值秋季,40岁后的女性,做好3件事,补充体内阴血!

《黄帝内经》记载,“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现在正值秋季,是补阴的最佳时节。

中医上讲,入秋后,天地万物之间的阳气会逐渐收敛,包括人,体内阳气收敛,阴血上升,利于养阴。

第一:少吃辛辣食物,缓解秋燥

入秋后,很明显能感觉到空气比较干燥,而“肺喜润而恶燥”,想补阴,这个时节,饮食上,应少吃些辛辣食物,避免损耗津液,使肺火过旺,不利于养阴。

平时可适量吃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如银耳、百合等,还要多喝些水,补充水分,利于养气血。推荐一个食疗方——《千金翼方》记载,将桂圆、红枣、枸杞子、生姜、玫瑰花等搭配在一起熬煮,有补气血、散寒、活血的作用。

桂圆:性温,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作用;

红枣:性温,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

枸杞:《神农本草经》称之为上品,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作用;

生姜:性温,有解表散寒、温肺、止呕的作用;

玫瑰花:性温,具有行气解郁、和血散瘀的作用。

为了方便,可选择做好的茶包代茶饮,每次用开水冲泡5分钟就行了!

第二:少熬夜,养阴血

中医讲,昼养阳,夜养阴。进入秋季,昼短夜长,作息方面也应适宜进行调整,宜早睡早起,主要是顺应自然的规律,早睡为了收敛阴气,利于养阴血,早起为了使肺气得以舒展,以防收敛太过。

切记,尽量少熬夜,最好在晚上11点之前入睡,这样利于身体内气血正常运行与解毒。

第三:少生气,疏肝气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对调节体内气机有很重要的作用。而“怒伤肝,容易导致气郁、气滞等,时间长了,会影响津液的运行。

而津液属阴,气不畅,会影响阴阳平衡,所以,平时尽量少生气,利于疏肝气,还能促进体内毒素排出。

小结:中医认为,气血是人体后天之本,而女性需靠气血来养,如果女性气血不足,就容易出现阴虚,从而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还会加速衰老,使更年期提前报到,所以,女性过了40岁,应重视滋阴,平衡身体阴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