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是我今年第一部二刷电影,因为《信条》让我觉得诺兰把时间节奏玩得太过火了,为烧脑而烧脑其实只能让人感到审美疲劳。

二刷夺冠,是因为我希望9岁的儿子也能欣赏这部电影,领悟女排精神的同时,感受过去四十年的时代气息。

因为那也是我的人生,我的四十年。

这部电影最令我感到惊艳的是前半段,饰演年轻的郎平,居然那么像,女演员是怎么选出来的,莫非是用了顶级CG技术?

后来上网一查,才知道演员白浪竟然就是郎平的女儿 ,感慨良久,只能说这部电影所选择的时机实在是太合适、太合适、太合适了!不论是外部环境、球队战绩还是演员年龄。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去年李安执导的《双子杀手》,当时我最大的感触是,一心想把儿子培养成一线影星的威尔·史密斯,终于还是放手了,在那部最适合让儿子合演的电影中,接受并认同了CG技术。

造化弄人,演艺世家贾登·史密斯没能获得饰演年轻时的老爸的机会,没按照星路培养的白浪,却成功地演好了自己的妈妈,形似,神似,精神与姿态更是一脉相承。

这样的故事还发生在奥斯卡颁奖典礼,科比与莱昂纳多的梗,就不赘述了,当然那个故事更多的是玩笑成分居多。

我再想,这个看似有些偏的细节,也是女排精神的完美演绎,绝不认输、拼搏到底,最终结出的果实或许根本就没在计划之中,却让人应接不暇。

我觉得,每一个正在为生命努力的人,都可以看看《夺冠》,甚至看一次都不够。在这样一部完全没有任何悬念的纪实兼传记电影中,却蕴藏着很多值得深思的东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