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五五一年夏历八月二十七日,鲁国国都曲阜城东南三十公里的昌平乡郰邑的尼丘山,迎来了一个新生男孩的第一次啼哭。这个孩子不仅将使这座山名扬四海,更将要对中国与世界产生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这个孩子就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的孔子。他创立的儒家思想文化,不仅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干,还是世界人类文明的瑰宝。

孔子因尼丘山而得名,名丘,字仲尼;等到他成为一代伟人,后人又因避讳孔子名字中的“丘”字而称尼丘山为尼山。

孔子的诞生是曲折而又富有戏剧性的。

他有一个英雄的父亲——叔梁纥(孔子出生的春秋时期,男子的名字没有姓,如叔梁是字,名是纥,孔姓的流传是从孔子开始的)。孔子的先祖递传到父亲叔梁纥,早已从王室贵族破落为一名武士、一名相当于现在乡镇长级别的郰邑大夫。虽然只是一名武士,他却因为两件英勇抗敌的事迹而成为鲁国的大英雄。

一件发生在公元前563年(鲁襄公十年),叔梁纥以一名武士的身份却成了偪阳之战的主角。此战是晋国、鲁国等几个诸侯国,攻打一个叫偪阳的小国(今山东省枣庄市南面),叔梁纥只是作为鲁国贵族孟献子的部属参加作战。一个小国,受到如此的侵犯,当然只能防守,而且还只能智守。攻城的喧哗与守城的静谧,似乎在预示着一种出人意料的结果。进攻者怎么也想不到守城的偪阳人会如此大胆,他们竟然让城门向着入侵者洞开。

这个小国太小了,攻城者似乎根本就没有把它放在眼里,甚至不用去考虑其中是否有陷阱。就在作为先锋的鲁国军队踊跃冲进城门的时候,另一道悬门突然从天而落。原来那第一道门是在诱敌入城,而隐蔽的悬门一旦落下,鲁国的军队就会被圈在两门之间,成为只能挨打的“瓮中之鳖”。真是千钧一发啊。就在悬门落下的那个瞬间,机警而又雄健的叔梁纥突然赶到,举起双臂一下子托住正在下落的悬门,使得几乎就要陷入绝境的鲁国军队得以迅速撤出。守城者与攻城者,都被惊呆了,他们都在问:那个比一般将士都要高大魁梧、能够以一己之力托住重达千斤悬门的勇士是谁?此一役,叔梁纥的名字在诸侯国之间迅速传布开来。

另一件更为英勇的故事,则要等到七年之后。

公元前五五六年,强大的齐国侵入鲁国的北部,齐军将军高厚带领部队耀武扬威地围住了鲁国的防邑。被围困的有鲁国上卿大夫臧纥、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和臧纥的弟弟臧畴、臧贾。臧纥的职位最高,鲁国派出军队要救出臧纥。鲁国求援的军队从现今泰安东部一个叫阳关的地方出击,但是到了接近防邑的旅松却停了下来,再也不敢前进了。他们害怕齐国的军队过于强大,觉得与齐军相碰无异于以卵击石。见援兵迟迟不到,被围困已久的鲁军被失望与害怕笼罩着。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已经六十多岁的叔梁纥,突然站将出来,挺直着近一米九的身材,瞪圆了眼睛大声地鼓动大家:“等,无异于死,到了夜间跟着我突围好了!”大家又看见了那个曾经双手托住千斤城门的勇士,心上便有主心骨。果然,他挑选了三百名精悍的甲兵,在夜色的掩护下,自己冲在最前面,带着臧畴、臧贾,一起呐喊着杀出了一条血路,突围而出,并将上卿大夫臧纥安全送到了鲁军的旅松防地。能够突出重围救出上卿大夫臧纥,本来已经完成了任务,可以戴功撤退了。可是叔梁纥竟然不走,只见他回转身,指着那片自己的土地,几乎是咆哮着喊道:“我们的国土,岂能让敌人霸占?是男儿的,跟着我走!”甚至出乎敌人所料,叔梁纥竟然带领红了眼的鲁国的兵士们扭头杀入重围,固守防邑,与如狼似虎的齐军公然对峙。慑于叔梁纥的勇猛果敢,久攻不下的齐军只好撤退。

战场上英武无敌的叔梁纥,在生活中却愁事连连。先娶的鲁国施姓平民女子,一连生了9个闺女。那时可不像我们现在男女平等,春秋时代女孩家是不能继承祖业的。郰邑大夫虽然是个很小的官职,可毕竟还在大夫之列,况且又是商王与宋国国君之后,加之自己又以英雄著称于各诸侯国——如果没有一个男孩接续香火,可说是人生最大的遗憾。施氏也是贤惠,更因只生闺女而自责,也就积极地张罗着让丈夫将一个妾娶回家来。再娶后,竟然生下了一个脚有残疾的男孩。从“孟皮”这个名字,就可以体察出叔梁纥当时的失望与无奈。“皮”就是古时的“跛”字。鲁国是周公的后代,实行的当然全是周朝的礼仪。而周礼中最为讲究、也是世人最为看重的,就是祭神祭祖的祭祀活动,可周礼又明明规定着,不仅女人,就是身有残疾者也是不准进庙参加祭祀活动的。

没有一个健全的儿子,也就成了叔梁纥最大的心病。

战场立功的喜悦迅速被这块心病消解得无影无踪,而年龄的日益迟暮,更是让他有了一种火烧火燎的急迫。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常到家来与女儿们说话聊天的颜家的第三个女儿名叫颜征在的,竟然对他屡屡表示好感,并给以女性的体贴与关切。虽然已近暮年,却仍然仪表堂堂,最是他那副勇敢与担当,不仅让颜征在心仪已经,甚至还有些崇拜。勇士就是勇士,须发有些斑白的叔梁纥鼓足了勇气,敲开同住在尼山之麓的颜家的大门,眼望着还有些羞怯的颜征在,郑重地为自己提亲。

颜家有三个女儿待嫁在家。颜父和风细雨地向三个女儿分析说:“这位郰邑大夫的父亲与祖父虽然都是国家的卿士,可他们的远祖却是先圣王的后裔。你们看看这个叔梁纥,身高九尺,武力绝伦,我从心里喜欢他也尊重他。虽然年纪大些又有些严肃,却是个值得依靠的男人,不用担心什么。”说完了这些话,颜父看看三个用心听着的女儿,慎重地问她们:“你们谁愿意成为他的妻子?”趁老大老二还在沉吟的时刻,老三颜征在抢先说:“不用问了,爸爸说得对,我愿意成为他的妻子。”颜你欣然同意,很快便成就了这桩奇特而又美丽的婚姻。

一对幸福的老夫少妻便会携着手,一次又一次地同去尼山神庙为生一个健康的儿子而祈祷。尼山不高,却草木茂盛,风景幽静而秀丽。站在山的东崖远眺,有蜿蜒的泗水在日光里闪烁。而山的西南,则有五老峰错落排开,缠雾带云,呈着凉阴阴的青黛。年纪轻轻的颜征在,就如眼前的花儿一样鲜亮芬芳,而久经战阵的叔梁纥,则如尼山的苍柏一样,挺拔遒劲。他们是去祈祷,也是去享受生命里美好的时光。如花的颜征在也许还会有一点儿任性吧?只是她的任性里,会掺着些许的娇憨与对于未来的期冀,一个妻子与母亲独有的期冀。

按照孔子的生日推算,母亲的受孕当是在腊月的严寒里。朔风里,红如火苗的阳光下,尼丘山一定会有皑皑的白雪覆着。只是更加的静谧了。柏树的枝在雪的映照下,愈发的青翠了,野兔在洞的门口探着好奇的头,还有喜鹊拖着长长的尾巴,在柏树下的雪地上寻找着食物。家中是忙乱而又略嫌狭窄,九个女儿,跛足的儿子,真的是连说些悄悄话时间与空间都难得寻觅了。那么,这清静而又生机盎然的尼山,真的就是他们最好的“家”了。那个居于简陋的庙宇中泥塑的“神”,当然无法听到他们的祈愿,但是两颗心却是那样的真诚与炽热。何况这雪中的恬静,更让他们沉浸于热烈的冲动与欢乐之中。怀孕的喜悦与恐惧肯定要折磨着这对老夫少妻。怎能不喜悦,那个老夫,几乎将这次怀孕当作他最后的希望;那个少妻,更是第一次体味着母性的温柔与甜蜜。

他们来尼山的祷告更勤更殷了。

终于,公元前五五一年夏历八月二十七日到来了。这一天,在鲁国的昌平乡郰邑的尼山,颜征在生下了她与叔梁纥的儿子,那个将要在中国创办第一所民间学校的孔子,那个将仁爱江河般流传不息的孔子。千百年来,关于孔子的降生,流布着许多的传说与神话,什么老虎前来喂奶,老鹰用翅膀为他打扇等。比如说他与别的孩子不一样,生下来头顶有些凹陷,像山之丘,所以名字才叫丘。其实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那些伟大的思想与业绩,都是他后天努力的结果。就连头顶的凹陷,不是神奇,只是一种缺钙的表现。

作者简介:

李木生,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高级编辑。1952年生于山东济宁农村,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曾出版诗集《翠谷》、传记《布衣孔子》、散文集《乔木森森》等。散文集《午夜的阳光》获山东省首届泰山文艺奖,散文《微山湖上静悄悄》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郭沫若散文随笔奖,散文《唐朝,那朵自由之花》获中国散文协会冰心散文奖,作品入选全国各种选刊、选本、大中小学读本及初、高中试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