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大会为何会变成洗白大会?

第四季《吐槽大会》已经播了三期了,但以观众的评价来看,质量不是太理想。

其实从第三季开始,就有些这样的声音“来吐槽大会的嘉宾都是为了洗白的。”

确实,从第二季开始,就很少能看完完整的节目了。

有时候没什么感兴趣的嘉宾,甚至看完脱口秀演员的表演就看不下去了。

视频截图

那么,《吐槽大会》真的丢掉了什么吗?

与其说是丢掉了什么,倒不如说它是暴露了本来的缺陷。

“吐槽”这个词的界限本身就很模糊,轻了没意义,重了就有点没品了。

可因为形式新颖,第一季播出的时候我们都忽视了这些。

而且那时候是一群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带着对“脱口秀”的一腔热血,试探着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就像李诞说的,“我从没想过这破节目能做到第四季。”

但现如今,他们望着这片“脱口秀江山”,真的不能毫无顾忌了。

视频截图

敢上这个节目本身就是洗白。

娱乐圈的消息本来就是半真半假,信与不信全看个人。

可懂得自嘲,给人的印象至少不会太差。

我们习惯主观分辨是非,而看一个人的表演,会影响我们的主观评判。

其实很简单,如果你本来对一个明星喜欢或是无感,那么他解释什么都会接受。

但如果你一直讨厌,那他说什么都是洗白。

至于事实如何,节目嘛,图一乐就好。

视频截图

说实在的,《吐槽大会》我实在喜欢不来。

可能是传统观念的束缚吧,对于一个“消费他人”的节目,还是有点芥蒂。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更喜欢《脱口秀大会》,因为那些脱口秀演员更纯粹。

也更贴近我的生活。

大家没发现《吐槽大会》的槽点其实很单一吗?

就像最新孙杨那一期,翻来覆去就是那几点:

范明的知名度;邓亚萍的身高;孙杨的“妈宝”;张梓琳的腿……

视频截图

而且就“不火”的这个槽点,从第一季到第四季已经聊了多少回了。

不是我说,自己请的的嘉宾,心里没点数吗……

其实说这些,还是希望大家看开一点。

反正我就把它当作一个“明星脱口秀体验节目”

这样就只有惊喜没有不足了。

(以上文字纯属个人编写,欢迎评论,点赞,右上角关注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