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海關之戰中,吳三桂因爲不敵李自成的起義軍,最後選擇了向清朝投降。投降清朝的時候,明朝碩果僅存的戰鬥力最強的精銳邊軍部隊,關寧鐵騎也跟着他一起投降了清軍。

一般認爲,關寧鐵騎在投降清軍的時候,兵力大約在3萬到5萬人之間。這個部隊也是吳三桂在投降清朝之後南征北戰,追殺明朝殘部一直追到滇緬邊境的老本錢。因爲清朝在渡過黃河之後,八旗兵就已經不夠使用了,之後作戰的主力一直都是綠營兵。吳三桂的部隊是其中最大的一支,而且還一直在z戰爭中不斷擴張。

南明滅亡之後,吳三桂被封爲平西王,鎮守雲南。他的關寧鐵騎也跟着他,駐紮在西南邊陲地區。除了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等也是同樣的情況。 康熙熙之所以對三藩感到如芒刺在背,就是因爲三藩始終掌握着自己的軍隊。他們的軍隊的骨幹長期跟隨着他們,只忠於他們個人,處在朝廷的軍隊管理體系之外。並且,他們也在長期的征戰過程中逐步的形成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利益共同體。

這樣的勢力就是在王朝末期的分裂混戰過程中形成的軍閥勢力。雖然他們名義上也是清軍,和清軍穿一樣的衣服,但一樣的旗幟,使用同樣的武器,但清朝之所以能夠指揮他們,是因爲他們的首領聽命於清朝。如果他們的首領決心背叛清朝,那麼他們也會跟着一起背叛和反對清朝。也就是說,三藩的軍隊本身有很強的私人性。

吳三桂之所以能夠指揮他自己麾下的軍隊,並不是因爲他有清朝給予的平西王或者平西大將軍的職位,而是因爲這支軍隊本身就是他的。清朝之所以能夠利用和控制這支軍隊,完全是因爲吳三桂在利益上和清朝有一致性,願意聽命於清朝。清朝不斷的給吳三桂加官進爵,就是希望能夠穩住吳三桂和他的這支軍隊,並且利用這支軍隊來消滅其他的敵對勢力。而當其他敵對勢力都被消滅了的時候,這支勢力本身就會成爲清朝的敵對勢力。

在清朝平定天下的過程中,三藩這樣的武裝勢力,雖然在清朝的實際控制能力之外,但畢竟他們在爲清朝打天下,他們面對着共同的敵人,所以清朝能夠容忍他們存在。而到康熙繼位的時候,全國已經基本上都穩定下來了,明末以來的全國大動盪已經基本結束,三藩本身就成了對清朝的潛在威脅,是必須要消滅的。

對任何一個統一的王朝來說,都不會允許在自己的控制範圍之外存在強大的軍事勢力。這樣的勢力的存在本身就是潛在的威脅,就像是隨時都有可能會爆炸的定時炸彈。所以從維持全國統一的政治秩序的角度來說,朝廷都會採取各種方式來下面這樣的軍事勢力。如果能以和平的方式解決當然最好,和平的方式解決不了,那就必須通過戰爭。

在康熙即位之後,三藩就已經成爲一個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問題只是在於通過和平的方式解決,還是武力的方式。在一開始,康熙實際上也曾經試圖用和平的方式來解決,採取各種方式來分化瓦解和收買拉攏,以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在這些方式都已經失效之後,最終才又走向了戰爭,而且還是吳三桂首先發動叛亂。

爲了控制吳三桂,清朝唯獨要求吳三桂把他的兒子吳應熊派到京城,名義上是給他加官進爵,實際上是充當人質,也就是質子。所以這一點無論是吳三桂還是康熙,心裏都非常清楚。吳三桂之所以同意,就是因爲他還沒有做好反叛清朝的準備。等到他真的做好了準備,就算是吳應熊還在京城,朝廷對吳三桂無可奈何。

這種情況在歷史上非常普遍,經常會出現。比如在安史之亂之後,唐朝就曾經要求一些藩鎮遣子入侍,《三國演義》裏更是有馬騰自己入朝,把軍隊留給兒子馬超繼續帶領的故事。但這種都是常規操作,很少出現最後能夠真正化解危機,成功拆散這種軍閥集團的例子,多數最終都會演變爲戰爭。除非有些人能夠認清大勢所趨,主動放棄自己的軍隊,束身入朝,解除對朝廷的威脅,才能保全身家。而那些貪戀權位,不願意主動放棄的人,就會演變爲叛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