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仕",还禄位于君,就是退休。在封建时代,虽有退休制度,但执行并不严格,官员一般都是终身制的,所以"致仕"多少还包含了老子不干了的意思。

一、古往今来的"致仕"

在那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的时代, 一切都认为是君王给的,官职和俸禄也自在其中,所以说"还禄位于君"也。致仕之举,在我国很早就施行了。《礼记·曲礼上》载:"大夫七十而致事。"到了汉朝,则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官吏退休制度。据东汉班固等人编撰的《白虎通义》卷四《致仕》中记载,其规定大致如下:官吏七十,耳不聪、 眼不明,腿脚不便者须致仕;致仕者朝廷给予原官职俸禄的三分之一,以示尊贤;官吏告老退休,其目的是为国为君。在这种制度下,年老告退已蔚成风气,并视作荣耀之事。

明代官员

到了唐初,则规定官吏凡七十者均应致仕,不管你耳目聪与不聪,腿脚便与不便。不过,进至中唐之后,因政治腐败,令不行,禁不止,官吏贪恋禄位,致仕制度即遭破坏,诗人白居易还特地写了一首《不致仕》的诗以鞭答之。诗曰:"七十而致仕,礼法有明文。何乃贪荣者,斯言如不闻!可怜八九十,齿堕双眸昏。朝露贪名利,夕阳忧子孙。挂冠顾翠缕,悬车惜朱轮。金章腰不胜,伛偻入君门。谁不爱富贵?谁不恋君恩?年高须告老,名遂合退身。少时共嗤诮,晚岁多因循。贤哉汉二疏,彼独是何人?寂寞东门路,无人继去尘。"

这诗写于贞元、元和间,此时的白居易才三十四、五岁,很有一股子锐气,对时弊也看得比较真切,故笔锋所至不免带几分辛辣,今日读来仍觉痛快。诗中提到的"二疏",是指汉宣帝时一为太傅一为少傅的疏广、疏受叔侄。他俩为官五年,即告退休。疏广归乡之后不治田宅,亲友中有人劝他为子孙计,他回答说:"吾岂老诗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供衣食,与凡人齐。今复增益之,以为赢余,但教子孙怠隋耳。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其事载在《汉书·疏广传》中,一直被后世传为美谈。

白居易

二、"致仕"的原因说

"致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非全因"告老"而已。其中,有不少则出于政治上的利害得失考虑。就拿疏广来说吧,他的引退,可从其对疏受的一席话中窥出点春消息:"宦成名立,如此不去,惧有后悔。"同时,就以所谓"老"而论,也不是仅指年龄。唐制中曾明文规定:"年虽少,形容衰老者,亦听致仕。"(《通典》《致仕官》)。此外,也自有"让贤"的,如汉周勃在除诸吕、立文帝时建了大功,获右丞相之位,但他自知不是当宰相的材料,其能力远不如陈平,于是主动谢病告退,让相位于陈。又如鼎鼎大名的魏征,他在五十七岁时即向唐太宗请求辞职退位,在屡遭拒绝之后,上了一道情真意切的书表,读之发人深思:

魏征

——臣在隋朝,备经丧乱,如臣流辈,死亡略尽,臣奉得太平,又特蒙拔擢,恩泽既深,唯思报效。但臣先有眼疾,比加风疹。转加增剧。天才阴晦,数步之外,全不见人。仓卒转动,即觉心识闷乱。方今天下无事,英彦如林,无容痼疾之人,久在枢近,非但不可更加二品,仍乞解侍中之职。授臣一二品散官,不离左右,足申愚见,拾遗补阙,非敢虚饰,此实臣志愿。

魏征将其辞官原因写得明明白白,无须我们在此再加注释。他的"乞解侍中之职"的愿望,终于得到李世民的"恩准"而拜为"特进"(—种专为优待告老重臣所设置的高级"散官"。)

三、"致仕"之后呢

古人"致仕"之后干些什么?是无所事事呢,还是"治事"并有所作为?问题自然也很复杂,未可一概而论。但大致说来,似可归纳为这样几种情形,即:告老归隐,躬耕田园;寄情山水,放浪形骸;开门办学,传道授业;闭户著书,研讨学术。不言而喻,也还有继续关心朝政,象魏征那样"足申愚见,拾遗补阙"的。在魏征辞官后的七年之中,他仍进谏如流,不但口说,而且笔疏:他在退位的次年即连上四《疏》,就选贤用能、去奢从俭、居安思危、守法执法等诸多重大问题上直抒胸臆。著名的《十思疏》和《十渐疏》也是他晚年写的。直至他弥留之际,还劝谏李世民"用贤勿疑,去邪勿疑"!

"致仕"生活

不过总的来说,"致仕"后还孜孜不倦地批评皇帝者,除了魏征又有几人能有如此勇气和胆量,一般来说都选择了田园生活,能够坚持笔耕不辍的就相当不错了。

(欢迎关注一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