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兵叙利亚似乎已经耗尽了俄罗斯在境外维护其势力范围的主要力量。当亚美尼亚和吉尔吉斯斯坦分别发生战争冲突和变乱,莫斯科罕见地并未第一时间出手干预,更像是看客。

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的冲突已经进入了第10天。战事之惨烈,已经从杀伤对方军事人员发展到攻击对方基础设施的地步。

在双方都损失惨重的情况下,短暂的停火姗姗来迟。据外媒10月7日报道,阿塞拜疆总统表示,军事冲突的激烈阶段结束之后,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将重新进行谈判,而土耳其有权参加调解。

之所以停火,不是因为什么爱好和平,而是因为需要补充战争资源。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都不算人口很多的国家,一个约1000万,一个只有300多万。连日的战争让双方消耗都比较厉害。打到这个地步,谁对谁错其实已经不那么重要。决定成败的就是看谁胳膊更粗。

阿塞拜疆背后有土耳其的鼎力支持,亚美尼亚背后则有俄罗斯和欧洲。不过,作为亚美尼亚的“幕后老板”,俄罗斯似乎没有要打代理人战争的强烈意愿。如今莫斯科方面并未像土耳其那样为小弟提供空中支援,甚至还直接调兵4000人,而只是给予亚美尼亚一些援助,以确保其不被KO而已。

这2个高加索国家之所以争端不断,其导火索“纳卡”问题还是前苏联埋下的。如今这个烫手山芋既无法吞又无法甩。作为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俄罗斯对此也没有什么办法。考虑到俄境内存在近700万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后裔,莫斯科方面出于自身利益和稳定的考虑也不能像土耳其那么中二,拉偏架拉得过于明显。

如果说对外高加索的战事不愿介入过深是因为研判形势、以不变应万变的结果,那么对于中亚地区的变乱,俄罗斯的反应就显得比较迟钝乃至软弱。

据俄媒10月7日报道,俄总统普京称,俄罗斯正在接触吉尔吉斯斯坦冲突各方,并保持联系,希望各方可以和平解决政治冲突。

发表不痛不痒的声明,很不像俄罗斯的作风。吉尔吉斯斯坦如今的局势有点不像话。就因为对10月4日的议会选举结果不满,多个没能如愿获得议席的政党就组织起示威,要求取消选举结果,并决定把总统热恩别科夫轰下台。

就在10月6日,吉尔吉斯斯坦反对派及其支持者占领了总统府和议会办公地,还释放了前总统阿坦巴耶夫。在这种形势下,首脑和议长辞职。反对派头领如愿“当选”代理首脑。

总统热恩别科夫在向全国发表讲话时强调,一些力量试图非法夺权,呼吁各方维护稳定。而吉尔吉斯斯坦官方则宣布,议会选举结果无效,14天内将确定新的日期。

吉尔吉斯斯坦折腾得这么欢,不可能没有外力的介入。中亚地区一直是西方着力渗透的重点,但俄罗斯一直将篱笆扎得比较牢固,美国迟迟无法找到下嘴的机会。直到2001年阿富汗战争打响,美国以反恐的名义,租用吉尔吉斯斯坦的马纳斯国际机场作为空军基地。

话说吉尔吉斯斯坦与阿富汗并不接壤,美军在此一呆就是12年,即便是冰块也能捂成水了。更何况,马纳斯机场就位于吉国首都比什凯克近郊,随时都能进行深入交流,美方如果不在这里下几个蛋那才奇怪。

如今,这些蛋里孵化出来的东西,开始搅动吉尔吉斯斯坦这一潭水。而西方更大的目标,恐怕还在于整个中亚。现在不过是开始而已。

亚美尼亚和吉尔吉斯斯坦都是前苏联加盟国。苏联虽然解体,但俄罗斯依然将这些小伙伴视作自己的地盘。如今莫斯科对于自己“势力范围”内的事务似乎正在弱化掌控,这是一个并不太妙的迹象。

在疫情和西方制裁与封锁的双重打击下,俄罗斯经济也在衰退,最早到2021年才能恢复增长。在这种情况下,要精打细算过日子,有限的资源要用在刀刃上,譬如说应对西方的军事围堵等。至于偏远边疆地区,就顾不上那么多了。

现实证明,指望俄罗斯分担压力是不现实的,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自己的事情终究要靠自己。在四面有事的严峻形势下,保持战略定力,站稳脚跟,步步为营,逐步化解危机。(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