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闻名的诺贝尔奖,一年一度发给那些在物理学、化学、和平、生理学或医学以及文学上“作出重大贡献的人。该奖除了一笔数目可观的钱外,还包括一枚金质奖章和一张证书。钱可以花掉,而奖章和证书可以作为永久的纪念品而保存下来。伟大的物理学家玻尔,却在1943年“销毁”了两枚诺贝尔奖金质奖章。

事情还得从当时的局势说起。1943年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高潮的时候,德国和美国都在加紧研制原子弹。由于欧洲局势紧张,加上希特勒的迫害,许多欧洲科学家都跑到美国去了。哥本哈根学派的领导人玻尔却坚持留在哥本哈根。尽管德国人于1940年占领了丹麦,但魔爪一时还未伸到玻尔身上玻尔和他的同事仍能继续他们的研究。同爱因斯坦一样,玻尔反对一切暴力,但是他天真地认为,只要托人向希特勒说情,就能停止战争和迫害。

因为害怕纳粹抢先造出原子弹来,盟军一方,非常焦急不安。在原子核裂变方面,玻尔于1943年完成了核裂变的实验,指出只有原子量为235的铀才能由慢中子引发裂变。盟军和纳粹都知道玻尔的分量。现在玻尔在德国人的监视之下,万一被纳粹挟持到德国为他们服务,纳粹就有可能率先造出原子弹来。

尼尔斯·玻尔

尽管玻尔不愿为占领祖国的德国人服务,但盟军仍然极其担心。因此盟国就通过玻尔的好友秘密敦请他去英国,并保对证他可以得到“极有兴趣”的工作。玻尔不想离开自己的祖国,只要能呆下去,他是不肯走的。然而丹麦的情况越来越糟,德国人强令丹麦政府提供大量的军需物资,疯狂地追捕丹麦爱国者,枪杀反抗的平民和犹太人。到了1943年8月,纳粹宣布实行战时法令,玻尔有随时被捕的危险。战后人们从纽伦堡审讯中得知,纳粹确实曾打算在宣布实施战时法令的那一天把玻尔抓起来。

看来,玻尔不得不走了。9月29日,所有不能落入纳粹手中的纸张文件被销毁了。可是弗兰克和劳厄存放在这儿的诺贝尔金质奖章怎么办?它们显然是不能带走的,太危险了。玻尔将两枚奖章放进“王水”里。“王水”是一份浓硝酸和三份浓盐酸的混合物。金奖章逐渐变小,不一会儿就消失了。玻尔这些溶有金奖章的“王水”灌进不显眼的瓶子里,放在搁置不重要物品的架子上。

关于这期间的故事有许多被人误传了。最明显的一处是说玻尔销毁了自己的诺贝尔金奖章,其实,他的那枚1922年度金质奖章早已捐献给芬兰了。战后人们募集黄金,又为玻尔重铸了一枚。劳厄和弗兰克分别是1914年和1925年诺贝尔物理学得主。他们也是玻尔的好朋友,将奖章放在玻尔的研究所是担心因战乱而失落。特别是弗兰克,纳粹分子对他恨之入骨。

詹姆斯·弗兰克,美国原子弹研发的功臣之一

还有两个故事是被夸大了的。说玻尔在离开哥本哈根时,打算把研究所里的重水带走。按最流行的说法,玻尔把重水藏在一个普通的啤酒瓶子里。可是在匆忙中拿错了瓶子,竟把一瓶啤酒带到了瑞典。这个故事还说,英国后来采取果断行动,从研究所的冰箱里把这瓶重水抢救出来。实际情况没有这么浪漫,重水就在回旋加速器里。但是,玻尔丢失的一篇论文,始终没有找到。人们就传说,这份丢失的手稿里有原子弹的全部秘密,也是夸大了的。

沃纳·卡尔·海森堡

1943年底,玻尔的得意门生、测不准原理的创立者、德国原子弹研制的核心人物海森堡,到丹麦的玻尔研究所查看了一次,认为它对德国的战事并无价值。然而丹麦地下党以为德国人要利用它研究秘密武器,就安置了大量炸药,准备在危险时刻把研究所炸掉。

幸亏玻尔从美国及时来信,才使研究所保存下来。要知道,除了贵重的仪器设备,还有两枚诺贝尔金质奖章藏在那儿!1945年8月25日,二次大战刚刚结束,玻尔一家风尘扑扑地回到家乡。走进完好无损的玻尔理论物理研究所,玻尔一眼就看见在一个架子上的许多瓶子中间,有一个装着黄色液体的瓶子。它里面溶解的就是诺贝尔金质奖章。后来它又被重新还原并铸造了出来,回到了它们的主人手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