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成功中标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工作区设计项目,持续拓展我院民航和大型基础建设领域业务。

项目概述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位于广州北部,白云区人和镇和花都区新华街道交界处,距广州市中心(海珠广场)直线距离约28公里,白云国际机场是中国三大国际枢纽机场之一,更是亚洲乃至全世界最为繁忙的机场之一。白云国际机场扩建是提升广州国际航空枢纽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三期扩建工程近期在T3航站楼南部区域规划东工作区,在西二跑道西侧和大广高速之间规划西工作区,布置综合业务用房、生活服务设施、生产业务用房、远距停车楼、旅客过夜用房、特种车库、维修用房等公用配套及生产辅助设施。终端规划南工作区、东工作区连片结合产业升级发展。建成投运后,将在机场周边聚集起以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产业区、物流区、会展区、商业区、居住区、酒店娱乐区。本期东工作区设计,全面融入“四型机场”理念,立足航站工作区打造新型“云芯”总部聚集地。

规划要点

东工作区位于T3航站楼前,是重要的景观节点控制区域。片区规划面积约76.8公顷,共有12块用地,起着城市形象逐渐导入三期扩建主体工程航站楼核心区的铺垫作用。作为机场前奏区,把握住“一轴、一核、多点”的绿地结构,采用中央公园与“校园”模式相结合,打造人性化的半开放花园式办公。

总体规划以近远期结合、分期开发、节约用地的思路为主,全面考虑、优先打造、充分预留。结合可研批复功能与使用单位需求,调整地块功能布局和开发节奏。目前设计一期开发的地块为进场路东侧三个地块,最北侧地块比邻南垂滑,视线可及东二东三跑道、T3航站楼,景观资源丰富。中部地块位于片区中心,重点打造为辐射周边地块的综合服务中心,集中高效。旅客离开机场二高收费站进入主进场路后,该些地块亦为旅客主要视线可达面,需要重点打造,保持城市形象延续性。

“一轴、一核、多点”的绿地结构,即沿着主进场路打造核心景观轴,设置慢行步道系统,片区中心设置集中绿地或者文化公园,与地块内部园区绿化和屋面绿化相结合,绿化层次丰富。“窄路密网”式的开放式街区与片区绿化结构相结合,打破传统大院式工作区布局,通过连续的绿化步行体系将整个工作区各个地块有机串联在一起,打破相互之间的壁垒。

东工作区沿着主进场路两侧为重要建筑形态控制区域,在确保建筑高度不超越航站楼的前提下,高低错落。建筑风貌以蓝天白云为整体建筑色彩,兼顾局部抽象岭南地域特色,延续城市文脉。在天际线控制中,以机场业务办公大楼等重点建筑为重要制高点引导整体建筑形态。

重点塑造

在片区中心设置的生活服务配套中心,集合餐饮、零售、银行、康体、娱乐、快递寄取等多种服务配套功能。机场业务办公大楼、员工倒班宿舍、远距停车楼、旅客过夜用房等围绕生活服务配套中心展开布置,营造机场5分钟工作生活圈,塑造具有归宿感凝聚力的共融社区。抽象岭南元素的设计,有效延续地方文脉特色,区别于其他机场工作区设计,给人留下美好印象。服务中心未来辐射周边产业功能,塑造联系机场空地协同的“共振磁场”,建设平衡工作生活功能的“共融街巷”。

机场业务大楼为白云国际机场有关单位提供现代化、智能化、人性化的办公场所。建筑本身不追求自身的形式出位,专注平实的语言塑造优质、稳定、大气的空间氛围。蓝白为主的建筑色彩,暗含着蓝天白云的印象。景观设计融入岭南地域特色,营造可持续办公氛围,多层次屋面绿化设计,在裙房屋面、塔楼屋面,提供给员工更多休憩场所。

拓展预留

本期规划范围外西侧均为远期预留用地,结合机场总规远期规划,南工作区与东工作区未来连片发展,期待链接远期会展发展区域,助力空港经济。

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工作区设计

项目地点: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国际机场

业主单位: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建设指挥部

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生产部门负责人:王珏

项目总负责人:郭颖,邓智敏

项目经理:郑霖强

设计团队:吴伟杰、范朝、王诗旭、黄思、廖文彰、谢晓宇、宋德运、张欣、邢银行、陈自清、张正、徐金栋、刘璐、王锡桂、代华阳

设计内容: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东、西工作区房建工程、市政工程、园林工程、装饰装修等

总用地面积:160公顷

总建筑面积:20.6万㎡(地上建筑面积16.7万㎡,地下建筑面积3.9万㎡)

本文资料来源:中建西南院广东分院,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