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是喜欢以原始的书信来交流,因为字迹里有神态,有温度,有情怀,有真实的心跳,真好。朋友们祝你们在自己的命运里完成自己。”著名散文作家刘烨园先生,在病逝前几天以书信的方式告白朋友(刘烨园口述,陈群立执笔)。

是的,刘烨园先生说的真好,字迹里有神态,有温度,有情怀,有真实的心跳。

最近这几年,我喜爱品读古人关于书信文字的《书帖》,就是想品读几百年前、一千多年前,古人字迹里的神态、温度、情怀、心跳,就是想品读那种信笔挥洒、随意写下的欣悦与忧伤,以及漫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烟火。

怀素是我喜欢的书家之一。

怀素是僧人,可是这老和尚却比较贪馋,也不怎么严格地守戒律,又是喝酒又是吃鱼食肉的,但毕竟是僧人的身份,还不能太明目张胆,惹人非议,于是就有了书法史上这么一个可爱的帖子。

在《食鱼帖》里,怀素写道:老僧在长沙食鱼,及来长安城中,多食肉,又为常流所笑,深为不便,故久病,不能多书,实疏。还报诸君,欲兴善之会,当得扶羸也。九日怀素藏真白。

古人的书信里面,经常会有什么顿首啊,什么死罪啊,什么,等等类似的客气话、套话。从怀素的《食鱼帖》和《苦笋帖》可以看到,怀素和尚的真性情,整封信里面没有一句废话,言简意赅,直接明了,也没有魏晋时代、宋人信札里的那种礼貌客套话。这才是真正的写给好朋友的信札,熟不拘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