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鲁晓芙 来源:功夫财经

9月份有件关注度不高但极其重要的事:中国和欧盟签订了《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并确认加快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将努力在今年之内实现谈判目标。

中欧之间的高水平贸易投资谈判早在2013年就启动了,七年之间一直谈谈停停。直到去年谈判速度开始加快,三四个月一次变为每个月一次。

欧盟驻华大使郁白曾经表示:中国在2019年12月的出价是谈判开始以来最好的出价。而且因为新冠疫情的爆发,欧洲真的越来越着急。据外媒报道称,欧盟27个成员国10月1-2日齐聚布鲁塞尔举办特别峰会,并针对对外关系发表声明,再促今年年底前完成中欧投资谈判协定。

欧盟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中欧双边贸易额达到了3827亿欧元(约2.63万亿人民币),同比增加了2.6%,中国已经成为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超过欧美贸易额52亿欧元。

再加上美国的“反向助攻”,在欧洲经济问题上指手画脚,使得欧洲客观上越来越需要中国。

1

外循环的新姿势

《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完全聚焦在农产品和食品上,看起来很基础,但其实这次欧洲非常有诚意,协定里提到的产品都是欧洲“最拿得出手的”。

依照协议,中国将保护275项欧盟食品的地理标志名称,而欧盟也将保护275项中国食品的地理标志名称。

地理标志名称可以理解为一种专属认定,举个例子,只允许产自法国东北香槟地区的气泡酒,称为香槟;只有在爱尔兰蒸馏熟成的威士忌,才可以贴上‘爱尔兰威士忌’标签。

受保护的食品中,大都名声显赫,广受中国消费者喜爱。比如我国的绍兴酒、六安瓜片、安溪铁观音等;欧洲的香槟、巴伐利亚啤酒、帕尔玛火腿、马吉那山脉橄榄油等。

而且欧洲对这个协定的重视程度非常高,因为农业问题是欧洲各国政党的“兵家必争之地”。欧洲政府最头痛的,就是农民把拖拉机开到首都街头抗议。

农业食品的突破,都会被欧盟做为对外合作的“胜仗”,对内大规模宣传,因为农业和农民,是任何国家的根基,代表着实实在在的选票,安安稳稳的民心。

比如2018年欧盟和日本签订自贸谈判,被称为“大米换汽车”,日本放开严格保护的农产品市场,欧盟放开之前加征10%左右关税的汽车市场,给予日本汽车免税待遇。

中国是欧盟农业食品第3大出口目的地,去年金额达145亿欧元。中国消费者对产自欧洲的各类食品、酒水需求旺盛。

以农产品为例,据中国海关数据,2020年上半年,中欧双边农产品贸易额达143.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8%,占中国上半年农产品贸易额的12.3%。

其中,中国自欧盟进口农产品105.6亿美元,同比增长27.8%。签下来这个协定,欧洲各国政府的“业绩”基本稳了,食品生产商更是迎来今年最好的消息,心里是真的美滋滋。以至于德国总理默克尔签完协定都要感叹一句“这是美好的一天”。

《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对于中国更是意义重大,这是中国对外商签的第一个全面的、高水平的地理标志保护双边协定。

协定覆盖欧盟27个国家,中国的食品标准在欧盟得到了承认,获得以最高食品标准著称的欧盟认可,有利于中国特色食品打入国际市场,树立中国优秀食品的品牌影响力;

其次,中国继续稳住欧洲市场,欧洲做为拥有5亿高收入的消费市场,深化合作,有利于中国推行国内和国际市场“双循环”,打通国内国际市场。

让好东西到好市场,以最基础又最重要的农业食品作为突破口,中国在“外循环”上第一个大突破非常耐人寻味。

2

中欧携手阻击美国出口?

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对于维护欧洲食品竞争力居功至伟。有地理标志食品产品的平均售价,要比普通产品高出2.23倍。享有欧盟地理标志名称保护的农业食品,销售总额达747.6亿欧元,其中1/5以上用于出口。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他发达国家不接受欧盟的地理保护标准。例如美国市场上卖的香槟,其实可能是加州生产的香槟(气泡酒),并不是法国香槟省出产的。

欧洲人非常认死理,相信“风土”的概念:土地、风、水蒸气、矿物质都不同了,食品品质也肯定不同了。

美国地大物博,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成本低,欧洲如果不保护地理标志,根本无法维护高档的地位、高价的市场。

要知道之前欧盟和美国自贸谈判,就在地理标志谈判上碰了壁。而且美国还对中欧之间的谈判进行过干扰。

美国不承认地理保护标志,欧盟也不允许美国的模仿产品在欧洲销售。

欧盟能够说服中国承认食品标准,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的相关食品,就无法轻易出口到中国市场了,中国有义务在中国市场保护欧洲的地理保护标志,中国也可以用同样标准要求欧盟各国保护中国的地理保护标志。

这样,中欧既打开了对方的广阔市场,又阻击了美澳新等竞争国家,可以说双管齐下,名利双收。

3

“理想主义者”欧洲的试探

《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只是开胃菜,重头戏当然还是年内和欧盟签署投资协定。

经济上,如果中国在年底实现目标,和东盟签署RCEP自贸协议,和欧盟签署投资协定,那么中国所面对的国际市场,可以说继续保证基本盘和潜力盘,中国的国内国外双循环机制,才能更好的实现发展。

中国需要欧盟的技术、标准和市场,欧盟需要中国的劳动力、制造能力和市场,中国同欧盟的贸易在过去15年里翻了三番。仅仅对德国而言,中国就是第三大出口市场和重要的廉价商品供应者。

欧盟一直推崇多边主义、气候保护(巴黎协议)、数字主权独立自主、世界贸易组织改革等,也需要中国的参与支持才能维持国际话题,相互“抬轿子”。

从中欧视频峰会中,看出中欧采取了相对务实的态度,能够开诚布公讲分歧,能够理性务实聚拢利益基础,能做的就加快,不能做的就沟通,采取“小步快跑”的方式,合作领域积少成多,希望从“量变”等到“质变”。

说白了就是,能谈的先谈好,谈不好的先放放,现在能谈的,已经比疫情爆发前要多得多。

此前,欧盟对于投资协定多少有点理想主义,希望把一揽子议题全都打包,让中国全盘接受,议题包括国企地位、政府补贴、技术转让、市场准入、投资保护、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等方方面面,而中国似乎更愿意从经济和行业角度去考虑整体合作。

但是从自身利益来讲,欧洲已经没有时间永远沉浸在理想里了。

此前美国利用疫情带来的对全球产业链的冲击,大肆鼓动欧企与中国脱钩,迫使欧洲站队,然而欧洲人也不傻,最重要的考量还是欧洲企业自身对中国巨大市场的需求和高额利润回报的渴求。

如对德国来说,其与中国的经贸往来占中欧经贸总体规模1/3左右,自2016年起,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其最大的经贸伙伴,是重大的经济利益所在。

而作为德国支柱产业的汽车业更是严重依赖中国市场。去年,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全球总销量的40%来自中国。这绝非简单地美国支付些在华欧企的搬迁费就能解决的。这也就是为何在美国屡屡施压下,仍未见欧企大规模回流和与华脱钩的主要原因。

意识形态的分歧并非一日就能改变,但无论什么国家,都不会和钱、吃饭过不去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