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的一天,一个叫做诚子的日本女人遍寻整个杭州,终于,在一个叫做“虎跑”的寺庙里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她的丈夫之前离开家,已经剃度入了佛门,而这一切,诚子都不知道,她甚至很难明白,为什么丈夫要抛弃自己,非得出家做和尚,两个人终究是站在了两个世界。

而诚子的丈夫,就是近代以来十分出名,且被诸多文人热捧的一位才子,他叫李叔同,入了佛门以后,他有了自己的法号,弘一法师。

1880年,李叔同出生在一个相当富裕的家庭,李家被誉为“津门巨富”,在这样的家庭里,李叔同受到了很好的教育,6岁开始读书,而到15岁时,面对着人生的感悟,他就写出了自己的诗“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

18岁那年,李叔同遵照母亲的意思,娶了一位茶商的女儿为妻,算是门当户对,哥哥对此也希望他过日子,特地拿出30万两银子给他,而李叔同却将这些钱都拿去,培养了自己的艺术爱好,他买了钢琴,学习音乐,之后他涉猎了书法,绘画,我们说熟知的歌曲《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就是由李叔同填词。

年轻,正是风流的好时节,如同大多数富二代一般,李叔同也活出了自己的风格,他喜欢梨园,经常约人去看,和他一般身份的还有另外四人,张小楼、蔡小香、袁希濂,许幻园,人们将他们五人称为”天涯五友“

母亲去世后,李叔同对于人生有了新的感悟,他考到了日本美术学校,也是在这里,他邂逅自己的第二位妻子,日本人诚子,两人一见如故,很快便好在了一起,两人在日本生活了6年,李叔同回国后,诚子也随之而来。

这时的李叔同,无论在艺术上,还是别的地方,他都达到了自己人生的巅峰,他桃李天下,丰子恺,李鸿梁等人都是他的学生,而他也在音乐,绘画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可就是这么一个辉煌的年纪,在1918年,李叔同却选择了抛弃妻儿,遁入空门,此后,一心向佛,而他一生才华横溢,在佛学上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1942年,李叔同在开元寺去世,终年63岁,临终写下遗言”悲喜交集“,这趟人生之旅,其中冷暖,或许也只有大师一人知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