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十一”8天假期,全国各地共举办了23场音乐节。这种井喷现象固然令人欣喜,但就像前几年各城市扎堆兴办马拉松赛事,繁荣背后也不乏隐忧。

中国音乐节是否供给过剩?是真火还是虚火?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音乐节井喷,一定程度上与疫情后的报复性消费有关,但疫情并非决定性因素。数据显示,过去十年多间,国内音乐节数量从每年20多场增长到200多场,翻了10倍。如今,音乐节已不再是少数乐迷的专属活动,渐渐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娱乐和解压方式。不过虽然发展迅猛、遍地开花,大多数音乐节只是昙花一现,能连续3年落地的品牌音乐节不足两成。

究其原因,是很多音乐节主旨不明,缺少文化底蕴和特色内涵,同质化和恶性竞争严重。与乐迷和大众的需求相比,国内的音乐节产业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音乐节不是演唱会、文艺汇演,不追求“大而全”,而是注重“小而精”。在类型风格上,音乐节有很多垂直方向和品味标识,例如摇滚音乐节、电子音乐节、嘻哈音乐节、动漫音乐节等等。近年来,国内市场虽有细分趋势,但还远远不够,庙会式的大杂烩很常见。大家都争抢那几个主流乐队和歌手,结果就是音乐节越来越多,艺人却不够用了。

此外,音乐节区别于演唱会的另一个关键点,是对某种价值观的倡导,如国内某著名音乐节,每年的主题都围绕环保公益和低碳生活。国内音乐节存活率低,正是因为一些主办方将之视为聚集人气、推广旅游的幌子,缺乏对这种文艺形式的深刻理解,打造出来的音乐节或许热闹,却没有灵魂。

另一方面,音乐节之所以为“节”,不仅在于艺人数量、时间跨度和场地空间,更在于乐迷的消费体验。时至今日,音乐节已经成为一种综合性的消费服务业态,音乐是最主要的部分,但并不是唯一。美食、露营、创意集市、露天电影、科技表演……几乎成为音乐节的标配,过去那种租下场地,请几个乐队就能办音乐节的简单模式,已经行不通了。

今天,年轻人聚集在一起,不仅要听,更要吃、住、玩、购、游,这就对基础设施、道路交通、公共服务等方方面面提出要求,不仅考验主办方的组织能力,更考验城市发展水平和地方政府的认知能力。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音乐节要想做到独树一帜、持续发展,也必须结合时尚潮流与地方个性特色,一场成功的音乐节,将是城市文化底蕴、竞争力的综合体现。

作为文化娱乐产业的重要组成,美国每年有800多场音乐节,英国有400多场,相比之下,中国的音乐节远远谈不上供给过剩。当下,我们不应关注音乐节的数量,而是应该关注是否有高质量的现场演出,是否有人性化的现场体验,是否有鲜活生动的文化氛围。

音乐节以音乐为名,却不止于音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