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进彪

10月8日,文化和旅游部综合各地旅游部门、通讯运营商、线上旅行服务商的数据,经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八天长假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9.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69.9%。同日,多个在线旅游平台也相继公布国庆中秋8天长假的旅游消费数据报告,显示境内交通、酒店、景区、度假产品等均迎来不同程度的复苏。(澎湃新闻10月8日)

旅游消费是人们心理层面对疫情平稳可控度的试金石。在疫情发生以来,人们心中的旅游需求已被压抑很久,处于一种蓄势待发的“亚井喷状态”,只要基本条件出现,就会瞬间释放。

在疫情平稳可控背景之下,这次十一中秋双节合一的长假,虽然是拉动“国内大循环”的利好契机,不过,人们是否能够实现无忧消费和大胆消费,仍然还要取决于两个基本方面。

一方面,是对疫情本身平稳可控的真切感知。今年的十一中秋长假,与往年都不同。往年,人们只需考量景点区域的食、住、行等主要方面,而今年,对疫情的考量就更显得尤为重要,甚至是决定性因素之一。

如果疫情没有表现出平稳可控态势,再好的景区和食住行都无法让游客无忧消费。而对于这次十一中秋长假,其实每一个人在作出旅游出行决定之前就都做足了“功课”。

但这个功课并不仅仅是路途中的行程安排,而是从心理层面通过对国家新闻报道的关注和分析,来考量全国的疫情可控情况。人们从新闻报道中清晰地感受到了各省市防控措施的科学性和严密性,以及政府决策的坚决性,从而找到了“无忧消费”的现实基础和充分的心理依据。

另一方面,是对中国经济快速复苏的确信。人们在作出旅游决定之后能够配套多大的支出预算?其实,这不是一道加减乘除的数学题,而是一道社会公共感知和全民公共心理,以及自我期望值是否持续向好的“信心题”,从很大程度上说,后疫情时代的社会经济恢复元气的特征展现,就是“信心经济”。

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可能完全避免经济波折,而关键在于所有社会成员对恢复社会经济的信心指数是否高涨,说白了就是,今天花了钱,明天是否依然能够持续地挣到钱。7月21日,企业家座谈会上强调:“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显然,这个重要论述正在给人以强大信心,而这种信心,也恰表现在这次十一中秋长假中: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9.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

显然,这道 “信心题” 已经有了答案,人们确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能够使人们今天花出去的钱,明天就能挣回来,没有后顾之忧,并且,“信心经济”还会持续在宏观产业链的更多领域体现出来。 而这一切的根因,就是人们对中国经济必然快速复苏的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