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是世界邮政日,呼和浩特一位有心人,他收集了不少关于呼和浩特的老信封,这里面有很多归化城的老街和老字号。本期《玉泉故事汇》,我们一起去了解老邮封背后的故事。

归化城的老街道

董和平是呼和浩特一位资深集邮爱好者,他收藏了很多和绥远归化城有关的老邮封,从这些收藏品中,我们可以了解很多当年归化城的老街道和老字号。

这封信是当年从归绥市小召半道街45号,邮寄到天津市中纺公司杨亦周先生查收的。它是民国37年2月14日到的天津,盖的邮戳也非常罕见。

通过这个封董和平还收集到了民国25年,也就是1936年绥远省的邮政图。当年呼和浩特实际是两个城,一个是绥远城,一个是归化城。从邮政图上可以看到大召、大南街、小东街、半道街等老街道的名称。

历经百年重回呼和浩特

这是一封跨国信,是从归化城(当时归山西省)邮寄到比利时的。这个邮封是在1904年7月9日邮寄的,先后经过了大同、宣化、北京、上海,最终到了比利时。这个信封也是从呼和浩特寄出最早的实寄封。

这是一张1898年发行的大清国一版蟠龙的明信片,盖的邮戳是山西归化城。当年的这些信封和明信片,都是前前后后用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才到达目的地的。一百多年以后,才因为董老师的收藏,重新回到本土呼和浩特。

“走西口”的邮封

这是一个老字号的挂号实寄封,是庚戌年三月八日从西口大德城邮寄至祁县大西街大德城记。当年很多山西人从杀虎口出来以后往西,走到归化城以及周边经营生活,在历史上被称为走西口。董老师介绍说,一开始人们写信还写成西口归化城,到后来为了简便,就直接写成西口。西口就成了我们归化城的代称了。

老信封上的老字号

在董老师的收藏中,还有一封民国23年,也就是1934年,从绥远饭店邮寄到山西平遥的实寄封。当年的绥远饭店在归绥非常有名,很多达官贵人都曾在这里办过酒席。当年的位置就在如今玉泉区大北街路西九龙湾附近,后来又被改成了人民电影院。

茶叶对归化城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年旅蒙商走西口就是往蒙古国和俄罗斯运送茶叶。董老师还有一封归化城老字号德源隆茶庄的实寄封,是从归绥市大十(什)字北路邮寄出去的。

此次展现出来的老邮封只是董和平老师收藏中的一小部分,其中有在国内相互寄递的,还有往国外寄的,通过这些信封就能反映出当年归化城的繁华。一个个邮寄封传递着当年呼和浩特人的情感,也通过这里面的字里行间,让我们感受到了归化城曾经的往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