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时生活在城市里,新鲜的蔬菜、水果、鸡蛋、肉类等食物,天天都能吃到;然而,我们边防部队的哨所和执勤点位,我们最前线的官兵长期都很难吃到,他们基本上都是吃一些脱水蔬菜、干菜,还有罐头。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些哨所和执勤点位,位置太远、太偏、路太难走。以西藏军区某边防团的一个执勤点位为例,它驻扎在墨脱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密林当中,完全依靠官兵徒步接力背运补给物资。据介绍,从起点走到最前线,一般需要120人,通过两到三天接力,来完成物资背运任务。如果碰上天气不好的话,比如下雨下雪,时间还会长一些。

正是为了解决这些边防哨所和执勤点位老大难的问题,陆军后勤部今年已经在5个大单位组织开展了6项无人机空投补给试点,其中西藏军区已经有公开报道的就有三次,下一步还将在新疆军区继续深化作战,目的就是要打造无人智能化新质运输投送力量。

这预示着,我边防部队无人机空投补给时代已经来临。

而这个在目前全世界来说,都是开创性的,毕竟国外还没有这样成规模地做过。

无人机空投补给的优点明显,以前人需要3天走完的山路,无人机可能不到一个小时,就能点对点直线投送到位,物资补给量成倍增加。利用无人机投送,确保了物资运输途中的人身安全,战士们再也不用担心吸血的蚂蟥。而且,相比于运用陆航直升机,即使在能见度极低的情况下,无人机也可以自主起降,完成飞行。

西藏军区某边防连战士齐朕在墨脱已经服役4年,参加山上物资背运任务60多次。据他介绍,因为鸡蛋在背运过程中容易被打烂,以前很少吃到新鲜的鸡蛋。如今利用无人机投送,却能够轻易实现。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西藏军区的三次无人机空投补给情况。

第一次,青藏兵站部。

2020年9月,西藏军区青藏兵站部进行了一次无人机模拟为前线部队送热食。得益于先进的餐厨装备和流水化的装配线,数百名士兵“4菜1汤2主食1水果”的前线豪华饭菜短时间内即可完成。因道路受损,配送车辆无法通行,无人机出动,“蜂群”式先行空投单兵自热食品和物资。此次演练探索了空地立体补给保障新模式。

这次演练中出现的无人机,是一种6旋翼无人机,6个机臂都是可折叠的,下挂一个方形空投箱。具有全自主飞控,支持航线规划、一键起飞降落、AB点飞行、数据回传、仿地形飞行、无电自动返航,GPS定位。

从视频我们能看到,士兵向空投箱里面放的是捆好的2个单兵自热口粮和5瓶矿泉水,当飞到目标上空后直接打开箱子空投,还有一架无人机箱子下挂了急救包,直接投送给了卫生兵用于伤员抢救。注意,这种直接空投的方式,主要是应急用的,热食是不能采用这种方式空投的,也就是说,最终热食还是需要运输车运输的。

第二次,川藏兵站部。

同样在9月份,在海拔4500米高原腹地,西藏军区川藏兵站部演练在补给车辆、人员遭敌阻断无法通行的情况下,向前沿阵地利用无人机投送热食和药品。

只见,地面车辆前行受阻,补给分队官兵从冷链车中取出快餐,进行加热后将热食、药品等物资分类装进无人机保温箱。不到10分钟,空投物资全部准备就绪,9名无人机操作手按照“战斗编组”依次拨动操纵杆,9架无人机如密集的“蜂群”成梯次升空,飞向“前沿阵地”。几分钟后无人机顺利抵达目的地上空悬停,缓降线轮将挂载的保温箱精准投送至任务地域,官兵们分组取下保温箱组,将快餐分发至每个战位。在“战场”上吃到热腾腾的饭菜,不仅能补充体力,还能提高士气。

这次川藏兵站采用的无人机尽管也是一种六旋翼的,但外形看上去科幻感十足,据悉是深圳某公司研制生产的战斧H16-V12特种装备无人机,最大载重能够达到25公斤,最大飞行高度5834米,最大飞行半径14.4千米,能够抗7级大风或中雨。该机性能十分先进,安装有多种先进传感器,能够实现六向720°避障,感知范围20-200米。该机具有智能飞行能力,能实时生成决策命令并执行规避动作以应对突发威胁,确保飞行安全。

第三次,西藏墨脱。

10月初,国庆中秋双节来临之际,西藏军区再次利用无人机给边防哨所送去了新鲜的果蔬、鸡蛋、肉,还有月饼。

这次,陆军后勤部组织中国邮政、无人机厂家等地方单位,使用十余架多旋翼无人机、无人直升机在西藏墨脱组织实飞实投验证攻关。从山脚到哨所,共有5个点位,技术人员经过几天的循环往返飞行测试,按照卫星定位、自主起降、智能巡航、定点投送的模式,相继打通了这个边防团部署在一线的所有执勤点位空中航路,实施了无人智能化空中物资投送补给。

打通了物资保障的“最后一公里”,墨脱一线执勤点位上的官兵们依次接到空中补给。国庆中秋双节到来之际,他们第一次在执勤点位上吃上新鲜的果蔬、鸡蛋和肉食,喝上牛奶饮料,还收到了月饼。据报道,截至目前,陆军后勤部已使用多旋翼无人机和无人直升机在这个地区飞行170余架次,航线全面覆盖了所有一线执勤点位,投送各类生活保障物资和个人快递信件150余件、1600余公斤。

这次演练中使用的是中国邮政、无人机厂家等地方单位的十余架多旋翼无人机和无人直升机。其中,无人直升机是中国邮政的,因为机身上印有“中国邮政”字样。该机主桨叶为两片式,采用了雪橇式起落架,先是由地面车辆(无人机控制指挥方舱)运输,到达目的地后,将无人直升机从车辆上取下来,然后将袋装大米(金龙鱼十公斤装)和礼盒直接装在方形纸箱中,最后将封装好的纸箱子挂在无人直升机的机腹部,运往执勤点位。由于视频缺少空投瞬间的画面,故无法判断是直接扔地上还是采用缓降线轮投送的。

无人机仍旧是六旋翼的,据无人机厂家技术人员介绍,这款多旋翼无人机载重能力是15到25公斤,在满载情况下可以续航1小时,飞行20公里。通过快速更换电池,保证了飞行和空中投送的效率。无人机挂载的也是同样的纸箱子,视频明显能看到采用了缓降线轮投送方式,故连新鲜鸡蛋都有。

随着无人机空投补给时代的来临,我边防部队高原山地作战后勤有了可靠的保障。

后勤有保障,方能打胜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