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朱艺璇:《傅雷家书》中的叮嘱和寄托 | 夜读往事FM·委员读书

编者按:

继“家风”“故乡”主题后,《夜读往事》继续推出“委员读书”系列节目,展示委员读书的价值和思想。

今年是《文史博览》杂志创刊60周年,而《夜读往事·委员读书》活动为系列活动之一。诚邀您参与!

委员读书—朱艺璇

毛姆说过“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养成阅读的习惯,也就为自己营造了一个几乎可以消化生活中一切愁苦的庇护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阅读带给人快乐,更是让我知识更丰富、思想更睿智、生活更充实。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傅雷家书》,它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傅雷先生写给他的钢琴家儿子傅聪的书信合集。有人说这是一本“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有人说这是一本“艺术学术修养读物”,我看到的是一份沉甸甸、毫无保留的爱,是一丝真切切、充满期盼的牵挂,更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叮嘱和寄托。

傅雷写给自己儿子的信数不尽,其中一篇竟长达7000多字,字里行间都是人生哲理。在儿子落寞之时,他往往给予足够的鼓励,信中这样写道:只有保持积极正确的态度,才能够以坦然平和的内心来面对,不会被荣誉和金钱冲昏了头脑,也不会在遭受打击和困厄时一蹶不振。

在儿子成功后,他会提出表扬,更会提出不可骄傲的告诫,“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决心和信念,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成功,另外还要采取行动,有一个良好的态度,两者俱全才可以有所成功。”

在儿子犯错之时,他会予以引导,“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字字如珠玑,句句是箴言。人的一生很长,每个阶段都会犯错,大到人生方向选择,小到考试的选择题。有错不要紧,要敢于直视自己。当人生的阶段翻篇的时候,就会发现改正的错误都是自己脚下的路。

透过一封封家书,我仿佛看到了傅雷点起小灯,伏案疾书,在百忙之中抽空认真地给自己远方的儿子写着信;仿佛听见了他“第一件我要郑重嘱咐你的事,就是你千万不要下海游泳”的家长里短;理解了他“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的教育信条;领悟了其中丰厚的家训智慧——作为一个年轻人对生活、对工作该有怎样的态度和追求,要有计划地工作生活,减少不必要的时光消磨。

傅雷写的这句话也让我印象深刻:“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或事物呢?抚躬自问,自己又完美到什么程度呢?……我觉得最主要还是本质的善良,天性的温厚,开阔的胸襟。有了这三样,其他都可以逐渐培养;而且有了这三样,将来即使遇到大大小小的风波也不致变成悲剧。”

这些朴实而又不凡的语句告诉我们功成名就也好,安稳一生也罢,最重要的是平常心。“百学须先立志”要做到宠辱胜败,波澜不惊。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最是安好。

家书承载着家风,家风培育着家教,家教传递着家训。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安世之道。千百年来,中华优秀文化通过一代代家庭长辈的言传身教和家风传承,深入到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

家风、家训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微观载体,以一种无言的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灵,对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直接作用。

去营造一个温暖的家,做个温暖的人吧!做“好家风”的创建者、实践者、推行者,让我们从一个个小家,凝聚成祖国这个温暖的大家。

推荐书籍

《傅雷家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