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退休政策出臺之際,養老產業再被喊話。近日,工信部印發《關於推進信息無障礙的指導意見》,鼓勵一批代表性養老服務品牌做優做強,智慧養老、科技養老再被提上日程。

與此同時,相關領域代表企業“基因港”最新啓動港交所IPO上市流程,或成康養領域上市第一股。該企業利用旗下全酶技術設備,實現“β-煙酰胺單核苷酸”大規模量產上市,成功將一款在美國幾大頂尖實驗室叫囂、甚至被炒出2萬/克的抵禦生理老化物質,做到100%國產平價自給自足。延遲退休契機之下,養老問題備受關注。老齡化問題日益凸顯背後,科技康養技術主導型企業,逐漸從幕後走向臺前。

一.科技加碼養老,第一步:未病先治

養老,不如先養未老;治病,不如先治未病。

趕在老年期衰弱前,做好未病防治成當下康養關鍵一步,可最大程度減少養老成本,告別病牀式養老。

衛計委數據,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2.53億,佔比18.1%,相當於每個家庭至少需要贍養一位老人,這一比例仍在持續擴大。其中75%以上的老年人患有1種以上慢性疾病,衰弱伴隨年齡增長而來,成爲降低老年羣體幸福度一大關鍵。這並非不可逆,科學家從生物學角度展示了這一過程如何被幹預。

經典“海夫利克極限”理論指出,端粒(DNA末端帽狀保護結構)是人體生命時鐘,會伴隨細胞每次分裂磨損縮短,受限於端粒長度,人類最大壽命約120歲左右。如何減慢端粒縮短速度是“養未老、治未病”的關鍵。2019年,貝勒休斯敦醫學院(全美最傑出的醫學院之一)首個發現“β-煙酰胺單核苷酸”可以維持端粒長度,雖實驗對象是老年鼠,不過其多項生理表徵恢復健康水平,對人類而言有頗強借鑑意義。

線粒體老化也是防治老年病關鍵,9月末,英國紐卡斯爾大學在Nature Cancer發刊,從線粒體角度解釋了爲何年齡越大越容易生病,研究認爲線粒體老化引起的DNA突變是直接原因。目前有較深實驗基礎的線粒體激活劑有β-煙酰胺單核苷酸、PQQ(太歲主要成分)等。此外運動、熱量限制也是干預生理老化的技術,登榜《Nature》最有價值7大抵禦老化技術名單。

相關研究奠定了該物質在康養體系中的地位同時,成功讓生物科技公司“基因港”迎來黃金期。京(官)東(旗)戰報數據顯示,該品牌自2017年以來,長期盤踞營養品領域銷售第一。用戶畫像顯示,絕大多數客戶年齡介於40-60歲之間,整體消費思路仍以“預防爲主”。部分消費者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想告別病牀式養老。

二.養老產業勢頭正盛,可解“延遲退休”後顧之憂

養未老、治未病思路背後,與之配套的是養老服務體系升級。以近期短視頻平臺走紅的“日本上門洗澡服務”爲例,在老齡化問題嚴峻的日本,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可預約上門洗澡服務,團隊會自帶盆浴設備登門拜訪。中國部分城市也出現了類似的上門服務,養老產業鏈日趨完善。

與工信部最新印發的《意見》相契合的是,近年來“智慧養老”快速發展。跌倒探測、生命體徵監護可穿戴設備,遠程智慧醫養結合等新智能產品,受到老年消費人羣普遍歡迎。從第一步的“防治未老未病”,到疾病監護,深度老齡化到來前,養老服務的日趨完善,對於延遲退休政策實施提供一定保障。

從人社部多次回應來看,延遲退休已是板上釘釘之事。尤其是在某些壽命增長技術(基因港)平價化普及之下,延遲退休至80歲不無可能。專家黃奇帆曾給網友算過一筆賬“如果女性延遲退休10年,每年可爲國家增加1萬億的養老金”。

延遲退休可節省大批養老金,節省出的錢再去支持養老產業發展,可謂破局。有人問,養老產業風口以來已是必然,如何才能掘金?

三.如何掘金養老產業?這家公司3年業績翻百倍

從巨頭到新興企業都有一定借鑑意義。養老產業風口之下,國內巨頭可謂動作頻頻:孫宏斌向清華大學捐贈10億,與其共建醫療中心;阿里收購國賓、美年健康兩大體檢公司;京東健康獨立運營融資10億美元。

部分新興企業更是短期內業績飛速翻漲。基因港總裁王駿對媒體表示,自2017年在電商上線“β-煙酰胺單核苷酸”產品後,每年業績同比增速都超出6倍,3年不到業績翻超百倍。期間更是在大型商場開出多家線下實體旗艦店、在浙江餘姚開設佔地40畝的百噸大型工廠、並啓動港交所IPO上市流程最快明年年初走向國際資本市場,成長速度令人驚歎。要知道,2017年之前,這家企業過去14年幾乎一直“低調無名”。

美銀美林預估,未來10年,最值得投資的是壽命延長技術,相關市場規模將達6000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