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利物浦以1.68亿欧元的总价,先后引进了阿利松、纳比-凯塔和法比尼奥三名球员。三笔引援工作完成后,克洛普的队伍建设基本竣工,俱乐部也随即收紧钱袋子,直至今年夏窗开启前,再也没有出现千万以上级别的引援。

在当时,最受关注的引援莫过于纳比-凯塔,攻守能力兼备的几内亚人被视为利物浦未来的中场核心。尽管从身价来看,纳比-凯塔比阿里松少了200多万,但人们相信,如果不是卡利乌斯在欧冠决赛上巨大巨大的失误,这个从杰拉德手里接过8号球衣的小伙子会是球队在那个夏窗的“标王”。难以进入主力阵容,伤病因素并非主要原因

然而阿利松和法比尼奥几乎从刚加盟的那一刻起,就成了球队不可或缺的一员,而纳比-凯塔却很难获得较为稳定的比赛时间。不要说亨德森、维纳尔杜姆等主力,就连米尔纳、张伯伦、沙奇里等轮换球员,出场顺位也一直高于纳比-凯塔。

2018-19赛季,几内亚人出场33次,有22次首发;2019-20赛季,出场次数则下降至25次出场、14次首发,场均比赛时间也从56分钟滑落到45分钟。

当然,伤病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据统计,加盟利物浦之后,纳比-凯塔共有9次伤停记录,上赛季其盆骨及腹股沟部位的伤势更是连续复发,疗养期最长达到40天之久。

不过,被伤病困扰的不只是凯塔一人。近2年以来,亨德森伤停10次、米尔纳14次、维纳尔杜姆7次,可这些球员在痊愈之后,随即便能回归主力或者主要轮换阵容。可见,伤病不是纳比-凯塔难以脱离边缘的主要因素。

本赛季,队长亨德森遭遇伤病困扰,纳比-凯塔获得了不少出场机会。对阵阿森纳时,克洛普指挥弟子们成功压制住负责推进的扎卡和蒂尔尼,打得阿森纳几无还手之力。这其中,被克洛普定为“第四前锋”的纳比-凯塔作用相当明显,很多球迷乐观地认为,几内亚人终于迎来了进入主力框架的机会。

然而仅仅6天之后,利物浦在面对阿斯顿维拉时又吞下了一场2-7的惨败。半场结束时,利物浦已经落后对手3球,克洛普第一个换下的就是纳比-凯塔。这一调整绝不是出于保存实力的安排,而是他在场上没有达到战术要求。

从这场比赛来看,尽管纳比-凯塔有过出彩的表现,但以利物浦的标准,几内亚人的表现还难言稳定。恐怕在亨德森回归之后,纳比-凯塔很难保住现在的出场顺位。能力没兑现?节奏不适应?都不对

很多人说,纳比-凯塔的能力还没兑现,毕竟伤病、休赛等客观困难太多,他很难得到较为理想的环境去适应英超的节奏。

从客观环境来看,纳比-凯塔遇到的困难的确不少,但翻看一下数据,却发现所谓“能力没兑现”的观点并不准确。

——上赛季,纳比-凯塔平均每90分钟抢断3.3次,在其余中场球员中,最高数据是法比尼奥的2.7次;封堵传球2.2次,与张伯伦并列中场球员第一;拦截1.1次,位于张伯伦、法比尼奥、亨德森之后,排名中场第4。

——平均每90分钟突破2.5次,这不仅是中场球员中的最高数据,还是全队的最高数据,比马内还多出0.2次;传球成功率达到88.8%,同样是中场球员中的最高数据。

——在攻击球门方面,纳比-凯塔联赛出场814分钟,贡献2个进球、3次助攻,而出场2244分钟的亨德森则是4进球5助攻,出场2075分钟的法比尼奥是2进球3助攻,出场2948分钟的维纳尔杜姆是4进球0助攻。论攻击效率,纳比-凯塔明显高过三名主力中场。

——此外,纳比-凯塔平均每90分钟能够送出1.4次关键传球,位列中场球员第一,比排在第二的亨德森多出近1倍。

以上数据中,纳比-凯塔除了拦截还欠火候,其余可谓门门优秀。而且,除了拦截和突破,纳比-凯塔均超过了自己在莱比锡RB效力时的水准。无论是与队友的横向对比,还是和历史数据的纵向对比,我们都可以得出结论:纳比-凯塔已经习惯了英超的节奏,能力也展现得差不多了。

在更衣室层面,我们也没听说过纳比-凯塔与队友之间存在矛盾的新闻,而且只要伤病无碍,克洛普也是尽可能地给纳比-凯塔提供机会。无论怎么看,纳比-凯塔都不应只是个轮换球员角色,可是在场上,几内亚人的表现却总是让人感觉有所欠缺,这也让很多球迷感到难以理解。结合表现来看,纳比-凯塔只能在特定计划中有出色表现

顺着出场时间的线索,或许我们能够找到答案。刚刚加盟球队的2018-19赛季,纳比-凯塔受到的伤病困扰较少,得到的出场机会也比较多,可即便如此,几内亚人平均每场比赛也只是出场56分钟。

可能有人认为,这是克洛普在给凯塔提供锻炼的机会,加快他的适应、融入。可以说,这种看法完全错误。2018-19赛季,纳比凯塔出场时间共1848分钟,折合场次为20.5场,作为一支争冠球队的主教练,绝对不会拿出这么多的时间去给一个新援提供所谓锻炼的机会。

所以,克洛普把纳比-凯塔派上场,肯定是出于一些特定目的,而相应的场上任务,往往具有针对性、阶段性。只要战术目的得以完成,克洛普便会将纳比-凯塔撤下,或者在需要调整的时候将其派上场。

联赛战胜阿森纳的比赛,或许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这一点。在那场比赛中,克洛普先是用维纳尔杜姆和罗伯逊压制住阿森纳的右路,让球队得以在阿森纳的左路投入更多兵力,限制扎卡和蒂尔尼。

在这一过程中,纳比-凯塔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在前场的积极跑动帮助球队完成了压制计划,4次封堵传球更是全队最高。

但是,封堵传球这项数据,除了需要球员本人的积极跑动,更重要的是队友们要封锁住传球路线,让对手的持球队员无法快速出球,才能创造上前封堵的机会。简单来说,就是队友们把铺垫工作做好,纳比-凯塔需要做的就是完成最后一步工作。

从这一点能够看出,纳比-凯塔所背负的特定任务,往往是目标明确,而且易于执行。如果任务更加综合化,那么纳比-凯塔的表现便会出现下降。

比如对阵阿斯顿维拉的比赛,马内无法出场,严重影响到球队的前场逼抢、压迫力度,而且维拉不像阿森纳那样,推进核心过于靠后,所以他们敢于也必须在中场展开针锋相对的反绞杀,利物浦中场球员的防守压力也随之提升。

而纳比-凯塔没有延续上一场比赛的防守效率,尤其在由攻转守的过程中,几内亚人没能及时保护好阿诺德压上后的空间,让对手由右向左的调度相当顺畅,维拉上半场的进球以及威胁进攻,很多都是在利物浦的右路发动。结束位置尴尬,需要尽快理解克洛普的战术体系

显然,任务一旦加重,纳比-凯塔的发挥便出现问题,因此克洛普在半场时第一个撤下的就是纳比-凯塔。不难想象,如果是亨德森在场,类似的情况恐怕很难发生,利物浦队长无论是纵向进攻支援,还是协防保护,很少会出纰漏,另一侧的维纳尔杜姆也是如此。

与队友相比,纳比-凯塔更像是一个“特勤”人员,对于主教练专门布置的任务,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所以能够刷出相当漂亮的数据;可对于主力球员的任务,几内亚人还没有能力承担,由此很难获得更加靠前的出场顺位。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纳比-凯塔目前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他还没有完全理解克洛普的战术理念,不能把能力完全融入进球队的战术体系。

不过,纳比-凯塔虽然迟迟没有摆脱“特勤人员”的尴尬,却不代表完全失去了机会,至少他的态度没有任何问题,这也是克洛普始终没有放弃他的原因。目前,纳比-凯塔并无伤病困扰,他应当利用好这个机会,认真思考一下球队战术体系的要点所在,将自己的努力调整到与球队一致的频率,早日与球队形成共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