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紧急提醒!台风+冷空气+暴雨三连击!东莞人挺住……

近一个星期

东莞人明显感觉到天气凉了不少

在 东莞生活了几十年的街坊都觉得奇怪

"今年入秋这么早?"

入不入秋不知道,

但小编可以告诉大家——

又有新冷空气+台风要来了!

第16号台风今早生成

10月12日08时,南海热带低压加强为今年16号台风(热带风暴级,暂未命名),其中心距离海南省万宁市偏东方向约740公里,也就是在北纬17.6度、东经117.3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1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98百帕。预计,该台风将以20公里左右的时速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继续加强,趋向海南到湛江附近海域,并于13日夜间在上述地区登陆。

东莞台风白色预警生效

东莞市气象台于10月12日08时43分发布台风白色预警信号:南海热带低压10月12日08时中心位于我市偏东南方约700公里的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18米/秒),预计其将以20公里左右的时速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受热带低压和冷空气共同影响,13-14日我市有暴雨降雨过程,沿海伴有6-8级阵风,请注意防御。

新一股冷空气影响广东

据广东气象台报道

今明两天

新一股冷空气将先后影响广东

同时气温将下降 2~4℃

沿海海面和南海北部海面

伴有6~8级大风、阵风9级

13日—15日

广东将有一次明显的降水过程

雨水也发货了!

随着降温的到来

雨水也发货了!

据@广东天气预计,菲律宾附近海域的热带扰动发展西移,较大可能于13日-15日给我省南部市县带来明显的风雨影响,珠三角和粤西市县有暴雨局部大暴雨,沿海市县伴有6级左右大风,全省各地气温下降3~5℃。我省海面将持续有8级左右大风,台湾海峡、南海中北部和北部湾海面风力8级到9级阵风10级。滨海旅游、海上活动及航行需注意安全。南海台风复杂多变,预报时效较长,请注意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最新预报信息!

东莞未来几天具体天气

东莞气象台预测,预计我市12日多云为主,早晚凉爽,午间较热;

13-14日受弱冷空气和热带系统影响,有暴雨、局部大暴雨降雨过程,沿海及高地伴有6-8级阵风;

15日降雨减弱;

展望16日起受冷空气补充影响,多云为主,天气清凉。

早晚凉爽,请注意适时添衣;沿海及海面风力较大,滨海旅游和水上活动请注意安全;天气干燥,请注意森林防火和居家用火安全。

东莞应急管理局

发布紧急提醒

据气象预报,受南海热带低压和冷空气共同影响, 预计13-14日我市将有暴雨、局部大暴雨降雨过程,沿海及高地伴有6-8级阵风;过程累积雨量80-100毫米,局部150毫米左右,强降水将出现在13日下午到14日白天,最大小时雨强50毫米左右;展望15日起降雨减弱。同时,南海预报中心11日16时发布海浪消息,预计10月12日夜间至15日,南海北部、中部海域将出现一次巨浪到狂浪过程,珠江口海域将出现一次大浪过程。

东莞市三防办于10月11日发出通知,要求各镇街(园区)、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属地主体责任和行业监管指导职能,对建筑工地、地质灾害隐患点、内涝点、危房、削坡建房、临时工棚、危旧厂房、地下车库、广告牌、霓虹灯、旅游景区等进行拉网式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重点落实以下三个“加强管理”:

一是加强渔船管理。农业农村部门、有关镇街要建立渔船管理台账,督促受影响海域渔船落实防风措施。10月12日中午12时前,我省海域所有海上航行作业渔船全部回港避风,渔排养殖人员上岸避险;目前在中沙、南沙和西沙海域的渔船,全部就近靠泊岛礁并做足防风避浪措施,要落实专人对接每一艘渔船,并保持联络畅通,台风影响消散前不得擅自出海生产,对不服从规定的坚决予以惩处。

二是加强商船、跨海航道的安全管理。海事、交通等部门要对在风浪影响区域的过往商船、海上作业平台做好提醒,督促落实防风安全措施,备足应急力量及时处置险情。

三是加强滨海旅游安全管理。旅游部门、各镇街(园区)要密切关注热带气旋发展动态,提醒公众合理安排出行,尽量避开受影响区域海边等危险区域,熟悉自救互救知识和转移避险路线;强化受影响区域的滨海旅游景区的安全管控措施,一旦发生险情果断转移,防止游客遇险。同时,各镇街(园区)、各相关部门要严防次生灾害,突出抓好石马河等中小河流洪水、地质灾害、城市内涝等防范工作,做好转移低洼易涝区、危旧小区、地下设施、在建工地等危险区人员准备,预先做好抢险救援各项措施,严防出现人员伤亡。

市三防办提醒水务部门、各镇街(园区)科学研判,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当前降雨的有利时机,做好山塘水库的科学蓄水保水工作。

市三防办要求各镇街(园区)、各有关单位要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的和领导带班制度,及时掌握和报送水情雨情。同时做好应急抢险的准备,提前预置抢险物资到重点区域和危险部位,及时处置险情。

各位互相提醒下

天气多变,注意保暖,别生病了~

来源 | 综合中国天气网、广东天气、东莞天气、东莞应急管理

编辑| 章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