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上文,我们可以看出头疼这个小毛病不可以忽视,背后原因挺复杂,难以明状。

作为核保狮,日常也十分讨厌这种“日常小毛病”,处理不好的话,要么放过了高风险客户,要么就容易导致客户投诉……

我太难了!

(核保狮之咆哮)

面对客户健康告知提到头疼,我通常会想:

有诊断么,诊断的是啥呀?

真没有诊断的话,只能预估了,包括:疼痛有规律么?有以往受伤经历么?疼痛影响严重么?有其他线索么?

然后就开始“带着问题阅读”,当年英语阅读理解成绩不错看来:

最好的情况莫过于疼痛,且有明确原因!

这样我们核保狮,就可以参照已有标准进行核保了,比如:

高血压核保,就会看收缩压/舒张压,最好就是收缩压、舒张压、买呀:3:2:1,最好就是120:80:40。but,核保狮常常面对高血压,标准就是单纯性高血压,在没吃药控制的情况下,血压140/90,如果超限了或者需要服药了,那么基本就告别一半以上的保险公司产品了。不过现在很明显、很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面向慢病的客户推出友善的核保政策,比如高血压标准放到了149/109(不举例啦,以免误会)

颈椎病的客户,主要考虑颈椎病有没有影响活动以及确诊多久,要是没啥影响可能就都给pass了

眼部疾病,可能要看看具体是啥,提醒下800度以上近视也是会被拒保哟

麻烦些的就是,有规律症状的头疼

这种情况大部分核保狮都会延期……等待着病因明确再聊

最麻烦的就是只提到头痛,然后什么都没有后续

那么我们要面对的就是完全未知的恐惧,啥都有可能,这种我们通常沟通下可否补充资料,实在补不上来,那么只能拒保!因为未知的风险,最为恐怖!

简单聊聊,核保狮也是从前那个少年,期待着更多去扩展去深入,欢迎留言探讨!

图片参考:Photo by Ivan Diaz on Unsplash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