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敏感的人容易多想,势必导致会活的辛苦,但这份多想,往往又是自己无法克制的。

不说性格敏感,就说皮肤敏感:

正常人的皮肤屏障厚,恢复能力强,在外面暴晒几小时回来敷个面膜照样能打

但敏感肌的人,连护肤品的挑选都小心翼翼,出个门帽子口罩墨镜全部安排上,护肤过程如履薄冰。

一件小事,正常人一笑而过,性格敏感者非要在头脑中翻来调去十个回合,给自己出了无数个难题,进行好一通头脑风暴后,才能勉强得出跟正常人一样的结论。

那么,你说敏感的人,会不会比正常人更累?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说:一个敏感的人永远都不会是一个残忍的人。

心理学研究却实实在在地提出,生活中确实客观存在一部分“高敏感”人群。

Elaine Aron是最早对高敏感人群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在她的研究中发现,15%~20%的美国人属于高敏感人群(Highly Sensitive Person)

如你所说的:“别人说的什么话很容易多想,很在乎别人的感受。自己受了委屈没法方面讲出来,怕伤到别人”,这些特征的显现很可能与“高敏感度”有关。

一、“高敏感人群”具备哪些特征?

那么,所谓性格敏感,有哪些特征?你是不是这样的人呢?我整理下,分享给大家。

1、关注行为背后的意义:

可以说,他们并不“肤浅”。相较于多数人,他们会关注任何看似违背常规的行为的背后意义。所以,他们的共情能力更强,更擅长理解那些“怪人”。

2、颇高的情绪洞察力

高敏感的人对自己或他人的情绪察觉能力都很高。

特别是对自己造成的他人情绪波动,可以说达到了“即刻发觉,百发百中”的状态。所以,他们通常更知趣,更会看他人脸色。

3、同情心和同理心

性格敏感的人对待他人的痛楚感受极深,对他人的处境和情绪察觉力十足。

4、病态的完美主义

对于外界,对于自己,高敏感人群都会有一种偏执的完美主义。过度的重视细节,加之其胡思乱想的能力,直接导致他们总是能洞察到生活中的各种负面事态,也会比常人更易受伤。

5、行为结伴,但思想独立

高敏感的人可能更加缺乏安全感,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她们不太习惯独自行动;但在思想上,他们通常看待问题更加周到全面,不太容易随波逐流。

6、缺乏安全感

如处半空,如履薄冰,是高敏感人群的感知常态。异常发达的感知神经让她们随时处于被“恐吓”的担忧中,十分缺乏安全感。

7、 常被人视作“文青”、“异类”

“不接地气”,可能是周围人对高敏感者的统一评价。

她们常被艺术、音乐等感动,总能在世俗的基础上露出一点曲高和寡的独特性。

8、更易被压垮,抗打击能力弱

无疑,高敏感者多数都是“玻璃心”的存在。她们很容易陷入“自我怀疑”的漩涡,所以每当遇到挫折困难,她们的本能反应可能不是抵抗,而是向内进行自我攻击。

9、无法合理分配感情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多数高敏感的人无法理性对待感情,总是无法控制地将自己完全交付于某一个人,即使她清楚这不是正确选择,但往往还是丝毫不考虑给自己留任何后路。

10、责任感强,甚至成为压力

对于稍微与自己有所关联的人或事,他们总是自觉冠上一种责任感。

但敏感者善自责,所以永远在为他人的喜怒牵肠挂肚。可以说,他们非常恐惧他人的变动是因他所起,他们努力避免给他人带来不便或痛苦,这种不影响他人的“责任感”,甚至成为他们的一种压力。

11、自卑,自我认知低

敏感的人常常跟自卑关联。

他们太注重别人眼中自己的形象,倒不是虚荣好面子,更多的是怕他人讨厌自己,怕自己的存在带给他人不愉快。

习惯性夸大负面评价、忽略正面评价,即使对方夸了你一百句,其中有一句是你的缺陷,就是直戳你的软肋,然后深印在脑海里,成为心结。

12、委屈自己,讨好他人

或许你已经或多或少地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有点“不同”:

“我是一个很难搞、很难相处的人。”

一旦有了这样的自我认知,你就会形成一种自我要求:

“如果我不把这些异常藏起来,就会被大家讨厌。”

于是你按照自我要求的高标准行事,不断委屈自己讨好他人,同时也时刻战战兢兢地猜想自己不招人喜爱了。

13、悲观抑郁

敏感者对世间艰苦有着极其灵敏的洞察力。相较于复原能力较强的普通人,敏感者的所有负面情绪波动更容易生成一种悲观的潜意识。

14、多疑,胡思乱想

客观来讲,很多敏感者不仅在主观情感上是感知更多,在声音、味蕾方面也有超乎常人的触觉。

“你关门声音大一点,我就觉得你讨厌我了。”

她们对待每件不符合常规的事都要特地琢磨,冥思苦想,各种揣测。最常听到外人的评价就是:

“想那么多干嘛啊?不累吗?”

当然累,但问题在于敏感者无法自控,只能任由自我折磨。

二、高敏感人群的三个层次

同时,对于敏感度,我们也可以从三个层次来入手:

第一层次:对他人敏感第二层次:对自己敏感第三层次:对环境敏感

注意,对于后天养成、或敏感度中等偏上的“普通敏感”人群来说,一般会集中在第一层次:对他人敏感。

而对于高敏感人群来说,敏感度则蔓延到了第二和第三层次:对自己和周围环境敏感。

不同于普通敏感人群,高敏感人群的神经更为发达,看待事物也更为通透深刻。想知道自己是否属于“高敏感人群”,你可以一一对照,具体详例如下:

第一层次:对他人敏感

1、 过分在意他人对自己看法,自身价值会因为他人的评价而忽高忽低。

2、 觉得与人交往是一件很累的事,因为觉得社交需要自己八面玲珑,做不好就会惹来非议。

3、 对他人的话容易对号入座,对他人的不良情绪也容易往自己身上联想。

4、 跟他人描述自己的负面情绪时,容易陷入夸张的戏剧化程度,以此来突出自己的敏感脆弱,从而抵挡来自倾听者的二次伤害。

5、 无法接受批判,即使是他人真心实意的合理建议。

6、 容易给自己树立假想敌。

7、 在团队中无法自如谈吐,莫名觉得有来自他人的怪异眼光。

第二层次:对自己敏感

1、 时常感觉到悲观、厌世。

2、 消极情绪带动生理反应。如遇上伤心事,会觉得心慌气短、头痛胸口闷等。

3、 能察觉到自己身体或情绪的细微变化,并为此顾虑。

4、 经常思考人生的意义,并想方设法让自己拥有与众不同的人生。

5、 非常有自知之明,即使是替自己说话,也会尽量站在客观角度。

6、 注重隐私感,即不会盲目追问他人隐私,也讨厌他人追问自己隐私。

7、 感知力强,有艺术细胞。对绘画、文字之类有超乎常人的天赋。

8、容易依赖咖啡因。

第三层次:对环境敏感

1、 对周围环境的生物数量有要求,比如不喜欢人很多或人很少的地方,否则会坐立不安。

2、 恐惧噪音。

3、 对音量大小很敏感,旁人稍微提高音量就会被你觉得在吼。

4、 感受力强,对任何生物的劣势处境都容易感同身受,常常为了民众或国家的处境感到沮丧。

5、 关注细节,谁的眼角有皱纹了,谁买了件新衣服,谁身上的味道变了,你总是第一个发现。

6、 天气变化对你的情绪影响很大,阴天会忧郁,过于炎热会暴躁等。

对于普通敏感人群,可能是由于后天养成的,他们更多的敏感会突显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更像是吃一堑长一智,因为曾经吃过亏受过伤,所以才神经敏感。

而天生的高敏感人群,则更为全面对世界上任何方面的感受都更为强烈。所以,情绪容易大喜大悲,经常在他人眼中“小题大做“、“偏执极端”。

三、什么是“高敏感人群”(HSP)?

Elaine Aron是最早对高敏感人群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在她的研究成果中体现,在美国,有15%~20%的人属于高敏感人群。

有关学者也对此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有一种叫做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对人体敏感度和情绪健康都有重要影响。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推测,天生的“高敏感人群”是有生理基因的,HSP释放一种行为反应,所需要的刺激,比一般人的平均值要低得多。

他们与生俱来的基因差异代表着——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些人天生更为敏感,感知力更强,当然,也更容易受伤。

四、“高敏感人群”自救指南

从现在开始,你要认真看我接下来说的每一句话,并完全记在心里。

众所周知,建房子之前,先要建立地基。而在你身上,这个地基就是:

你要知道,你的敏感不是一件坏事。甚至从某些程度上来说,它是一件好事。

它能让你更透彻的感知世界的善恶,让你第一时间接收到别人接收不到的信息量。

所以,别急着摘掉这个帽子,你只需要将它填补完美。

从事HSP人群研究的Elaine博士,根据多年研究,给过高敏感人群一些建议,我根据我的理解和完善现分享如下:

1、把自己的想法展现出来:

不论是通过文字,或是绘画。总之要给自己找一个发泄口,不要闷在心里,释放你的攻击性很重要。

但在此建议,尽量不要通过对外人宣泄的方式。因为一旦你接收到对方“不耐烦”的信号,可能会对你的情绪雪上加霜。

2、对所有对你情绪产生影响的事情,分清主次,然后问自己值不值得产生如此大的情绪波动:

比如,一个路人对你竖起中指,你可能为此勃然大怒,心情不好一整天——然而,你只需要想,他根本不认识你,竖中指毫无缘由,除了证明对方恶意攻击,是个loser,并不能证明什么。完全是他的错误,却让你承担一天的忧愁,道理何在呢?

3、接纳自己,让产能 > 耗能

如果你不是一个外向的人,就没必要强迫自己进行“无用社交”;

如果你讨厌做某一件事,也无需硬碰硬折磨自己,尝试找捷径解决,别跟自己过意不去。

根据自己的接受程度,寻找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拒绝情绪内耗。接纳自己,认可自己,性格没有好坏之分,都有利弊。

4适当对自己降低要求

敏感者几乎都是病态的理想主义者。不仅对别人,对自己下手也毫不留情。甚至会产生内在攻击,贬低自己。

这是因为你把标准放的太高了,苛求完美,只会让你在一次次的自我否定中愈加脆弱。

5、懂得释放压力

高敏感人群对压力的感受更加深刻,有时甚至会产生一些生理上的应激反应,比如反胃、胃痛等消化系统的疾病。

所以,通过适当方式放松、冥想、旅游等减压,是非常重要的。

6、利用好自己的同理心,从中寻找自己的价值:

作为高敏感人群,你需要一点“清醒感”。

这种清醒指的是,你要知道自己是善良的,在接受到他人或环境的伤害时,你要从中理解对方“为什么这样做”,理解后的包容和笑而不语,会让你顿时感觉到自己浑身散发圣光。

笑而不语地看他装腔作势,这种旁观者的视角,会使你很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情绪。

高敏感人群的确获得比常人更辛苦,他们接受的信息量太大太多,像是带着一双透视眼看世界。

但与之呼应的,是高敏感度带来的强烈感知与深度思考。所以他们身上总是带着一种与众不同的光环。

接受自己的敏感,不必视若大敌。但要在承受范围内改变,别给自己过大压力。

同时,也要认识到性格敏感其实也会带给我们一些生活上的好处,分析问题可能更细致细心,可能更容易自我觉察,但却是会让我们神经过于绷得紧而草木皆兵和过于焦虑担忧。

大家要努力的利用好敏感的性格带给我们的好处,同时做好自我调节,避免敏感性格对我们的伤害和生活、人际方面的负面影响。

我是深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书籍《非暴力沟通 · 两性篇》译者,大连市心理协会会员,34岁,已婚已育,愿意分享我的态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