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道上绿灯时间非常短,年轻人飞奔着读秒,过个马路有点喘,而一些老年人只能停在马路中央,任凭车辆穿梭,战战兢兢。这一场景,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能不能让路人尤其是老年人从从容容过个马路,是城市快速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近日北京发布消息,将于明年4月起开始实施《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环境规划设计标准》,其中就规定,过街绿灯时长应满足行人安全一次过街的需求。

城市发展越来越快,马路越来越宽,车流越来越长,连人行道上的绿灯时长似乎都在加速,过个马路需要飞奔,这对路人来说很显然不是很友好。道路越建越宽,与之相适应,行人过马路的绿灯时间应当延长,可有些地方并没有考虑路口的实际情况,30秒时间让路人一次过街根本不可能。跑着过马路,停在马路中间等待二次过街,都非常危险。曾有人在微博上吐槽“中国式过马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这固然是一种不文明的举动。可有时候绿灯时间太短,不抢红灯就通不过,这种设置本身就不友好、不文明。要想路人文明过马路,人行道绿灯时长设置科学合理,这是必备的前提。

当前,各地都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智慧交通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地方在一些路口更新设备,行人需要过马路时,按动一个按钮,红绿灯就能自动切换,保障路人安全过马路;有的地方由于道路较宽,将道路分为两段,设置了两个红绿灯,让行人可以在马路中间的安全区等待;有的地方设置了红绿灯语音提示,提醒行人不要闯红灯,等等。这些都是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绿色安全出行的有效举措。这样看来,过街绿灯时长满足行人安全一次过街的需求,难的并不是技术,而是缺乏实事求是的论证。换句话说,各处人行道红绿灯设置需要根据路口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定制。具体来说,要根据道路的宽度、路口的人流量,与人们实际通过的速度做一些测试和论证,科学合理地设置红绿灯的时长,让路人能够从容安全地通过。

城市快速发展,人们生活的脚步也在加快,但过马路还是要以稳当、安全为前提。留足绿灯时间,让行人慢一点安全地过马路,是城市文明的细节彰显。我们常说,城市治理要从细微处着手,下足绣花功夫。让行人安全一次过街,要下的就是这绣花功夫,从这一细节中,我们也能看出一座城市的智慧和文明。

杨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