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胞苏文桢(左一)和高诚光(右一)讨论黄金百香果长势

金秋十月,瓜香果甜。近日,记者来到苏平片区友谊村百香果种植基地,郁郁葱葱的藤蔓上挂满浑圆饱满的百香果。“下个月就能成熟采摘了,村民们都盼着呢!”友谊村党支部书记高诚光说。这些让村民们都期盼的果子是从台湾引进的黄金百香果,而当初提议种植百香果的则是台胞苏文桢。

盘活农村闲置土地

友谊村位于苏澳西南部,2017年先后被评为省级绿化示范村和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土地面积约992.7亩,常住人口约1000人。

2019年夏天,苏文桢加入友谊村乡村振兴工作。“开垦村里70亩荒地,种植经济果林,带动农户增收致富。”苏文桢说,让土地发挥它最大的经济效益,村民们的生活才能富裕起来。

与此同时,苏文桢向村干部介绍台湾百香果种植技术,并制作好详细执行计划书,仔细罗列种植各类经济果林所需的气候环境和生长条件等情况,分析种植可行性和收益。结合本地实际,他选择引种黄金百香果,这也是平潭相对稀缺的水果品类。

打造百香果衍生产业链

今年春季,在苏文桢和高诚光的带头下,村民们在荒地上开垦出十亩土地,种下台湾黄金百香果。苏文桢说:“目前试点只种十亩,如果百香果长势喜人,我们会继续扩大种植面积。让村民们都品尝到又香又甜的百香果,还要‘品尝’到黄金百香果带来的收益。”据介绍,目前市面上一斤黄金百香果售价可达20元人民币,是普通百香果售价的5倍。“保守估计,我们一亩地的年收入可达4至5万元,大大提高我们村的村财收入。”高诚光说。

据苏文桢介绍,台湾黄金百香果较普通紫皮百香果而言,不仅甜度高酸味少,而且浑身都是“宝”。果瓤多汁液,可制成芳香可口的饮料;种子可以榨油,供食用和制作油漆;百香果皮可以做成蜜饯,就连百香果叶片也可烘焙成茶叶。苏文桢说:“未来百香果产量稳定了,就可以发展一系列的衍生产业链,这些技术在台湾都已经十分成熟,我们可以借鉴台湾经验,助力友谊村产业发展。”

开辟农户增收新渠道

如今,一颗颗饱满果子挂满藤蔓,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光芒,让人垂涎欲滴。据了解,种植百香果园不仅为村里增收,还带动当地的村民就业脱贫。从荒地开垦到果苗种植、日常养护和果子采摘,每一项工序都需要劳动力。友谊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便出资雇佣村里赋闲人员,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据悉,友谊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还将所有的村民都纳为股民,让村民们共享收获“成果”。

村民林美娇,今年已经65岁,有着多年种植庄稼的经验,不论是开垦林地还是后期果园养护,林美娇始终参与其中。“从一片荒地变成果林,很不容易,但是想到果子成熟能给村里带来收入,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林美娇说,看着树上的果子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来源:平潭综合实验区融媒体中心

文字: 孙梦玲

图片:林君斌

责编:金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