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以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persistence of SARS-CoV-2 on common surfaces 为标题发布在 Virology Journal 期刊

来自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工业组织(CSRIO)的科学家们近期在BMC旗下开放获取期刊Virology Journal 上发表了最新研究,他们发现新冠病毒(SARS-CoV-2)在较低温度以及光滑表面(如玻璃、塑料、不锈钢等)上更有可能存活,最长可在手机屏幕、不锈钢及纸币上存活28天。

COVID-19在全球的传播速度令人担忧,虽然SARS-CoV-2的主要传播途径似乎是通过气溶胶和呼吸道飞沫,但污染物也可能是病毒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们对相关污染物在疫情传播中的作用尚未完全了解,因此更需要有关SARS-CoV-2环境稳定性的精确数据,以确定污染物从受污染表面传播的风险。

来自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测量了传染性SARS-CoV-2在符合标准ASTM E2197的实验室条件下,在几种常见表面类型上的存活率。所有的实验都在黑暗中进行,以消除紫外线的任何影响。被接种的表面分别在20℃、30℃、40℃中进行培养,并在不同时间点被取样。

结果表明,在20℃下,我们获得了1.7 - 2.7天的半衰期,当温度上升到40℃时,半衰期减少到几个小时。最初的病毒载量大致相当于感染患者排出的最高滴度,在20℃下从玻璃、不锈钢、纸张以及塑料钞票等常见表面分离出存活病毒长达28天;相反,传染性病毒在某些表面上,在40℃下存活不到24小时。

在20℃下,所有非多孔表面测试(玻璃、不锈钢、塑料、乙烯基及纸质钞票)28天后仍可检测到传染性SARS-CoV-2病毒。与大多数非多孔表面相比,多孔材料(棉织物)上SARS-CoV-2的存活率降低,14天后无传染性病毒。棉织物上的病毒减少大部分发生在施用病毒后不久,表明有立即吸附作用。

在30℃下,传染性病毒在不锈钢、塑料钞票和玻璃中可存活7天,在乙烯基钞票和棉织物中可存活3天。对于纸质钞票,21天内仍检测到感染病毒(但在14天和21天时间点内检测到病毒的记录少于1 log)。

在40℃时,与20℃和30℃实验相比,病毒存活率显著降低。传染性SARS-CoV-2在棉织物和所有剩余表面测试的48小时后均未再次出现。在40℃下,在24小时内,所有表面都观察到了大于4 log的减少量(从开始滴度开始减少了99.99%)。

本研究中的数据表明,在环境温度和湿度(20℃和50% RH)下,传染性SARS-CoV-2可以在无孔表面保持至少28天。在保持湿度的同时提高温度,可以大幅降低病毒的存活时间,在40℃的环境下,病毒存活时间仅为24小时。

本研究中证实的SARS-CoV-2的传染性比一般认为可能的时间长得多与公共卫生和运输部门有关。在当前的大流行应对行动中,这些结果可用于为改进的风险缓解程序提供信息,以防止COVID-19的污染物传播。

Virology Journal

doi:10.1186/s12985-020-01418-7

相关文章